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测量专题讲义

初中物理测量专题讲义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二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新授教学内容测量教学内容〖知识点梳理〗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正确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正确进行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首先要记住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其次,要弄清被换算长度表示的意义;最后代入相应的进率,得出换算的结果.4﹑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卷尺、三角尺等。

如测量要求更精确的,则需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1)、认:①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②分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③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怎么办?上左图分度值为:上右图分度值为:(2)放: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其它刻线作起点,(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3)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4)读: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5、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较精确的长度。

(2)、以直代曲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棉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的棉线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线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取样法:适用于不便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情况。

方法是先测出“样品”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量算出来。

例如,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铁丝的长度,可以先取一小段铁丝,测出它的长度l0和质量m0,然后称出整卷铁丝的质量m总,就可以算出整卷铁丝的长度为l总=(m总/m0)·l0(5)、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平移的方法来测量。

例如:用刻度尺和两个三角板测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圆形的物体的直径等。

二、误差1.含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或者其他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

(所有的测量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差)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4.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5.误差与错误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A.刻度尺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B、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C、必须将尺的最左端对准被测物体一端D、放置和读数时视线均不能歪斜2.用下图所示的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D )A.B.C.D.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它的量程是,所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3.1mm,0~7cm,3.6cm4.现有以下几种测量工具:①总长是1m的毫米刻度尺;②总长是1m的厘米刻度尺;③总长是1.5m的厘米皮尺;④总长是30m的厘米卷尺;量衣服的长度时应选用第种尺,测量跳远成绩时应选用第种尺;配窗户上的玻璃应选用第种尺。

7.③,④,①【板块三】特殊的测量方法1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D )A.B.C.D.2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B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以上都不可取。

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200页厚的书的总厚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6mm,7.7mm,7.8mm和7.85mm,其中错误的测量记录是,每张纸的厚度是mm。

3.7.85mm,7.7×10-2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3.5.00,1.565想办法完成下列实验,测量工具可任选(1)如何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一条细棉线绕车轮一周,始端末端做上标记,拉直棉线,测量棉线上标记的长度(2)如何测量你们学校的操场一周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骑自行车沿着操场走一圈记录下自行车车轮转过的圈数,然后用转过的圈数乘以车轮的周长即是操场的周长【板块四】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有关测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C.在测量中,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记录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C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B.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C.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课后练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测量的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米刻度尺2、只是为了测量身高,用最小刻度是的刻度尺就可以了。

为了装配窗玻璃,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度,要用最小的刻度是的刻度尺。

厘米毫米3、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_____;新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

教室的长度是850____;m dm cm4、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写出换算过程)36cm=____m;换算过程: 0.36 3×104m=____km。

换算过程: 305、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1mm(或0.1cm) 4.6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B ]A.B.C.D.分析: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圆形的圆柱体,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柱体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解答:A、刻度尺容易发生倾斜,这样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故A不是最佳测量方法;B、因为是测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故B正确C、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C错误;D、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的起始端或末端没有对准一个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不是最佳测量方法.7、如图8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B ]图88、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有的是分米,有的是厘米,有的是毫米,使用时:[ C ]A.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B.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C.要根据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9.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B ]A.2cmB.2mmC.2μmD.2dm10、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D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11、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cm,18.1cm,18.2cm,18.3cm,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C ]A.18.1cmB.18.15cmC.18.2cmD.18.3cm12.下表是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所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a_________;b_________.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 12.【答案】纸的张数;总厚度/mm;减小误差.【解析】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量多张纸的总厚度L,数出纸的张数n,L与n之比是一张纸的厚度,所以a 代表纸的张数,b代表纸的总厚度. 最后一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知识点梳理〗一、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此外,时间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 )、毫秒(ms)、微秒(μs)等。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1min=60s;1ms=10-3s;1μs=1×10-6s2.单位关系:1d(天)=24h(小时);1h(小时)=60min(分);1min(分)=60s(秒)3.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有秒表、电子表、钟表等。

4.时间的测量工具(1).电子秒表(2)、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线序打点的仪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的点也相应的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研究纸带上的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即一秒打50个点。

〖典型例题〗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h= min= s.(2)1d= min.解(1)1.2h=1.2×60min=72min=72×60s=4320s(2)1d=24h=24×60min=1440min2、下列各种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最接近于1min的是(A )A.健康人的心脏跳动70次B、时钟的秒针转70圈C、健康人正常呼吸70次D、康的中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70米3、第一个发现并提出“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A .伽利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