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制度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制度

防止交叉污染管理制度
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与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防止交叉污染管理制度,请各
员工严格执行。

交叉污染是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与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

交叉污染是指生
产过程中的物料在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由于工艺流程或生产设备等原因,通过机械
设备、器具、环境及食品加工人员而造成的污染。

1、交叉污染危害分析
1.1 直接交叉污染因素
直接交叉污染因素是指污染源直接污染食品而无任何中间防护,并导致食品在加
工中发生严重危害的因素。

主要包括:
a、食品加工操作人员的不健康、不卫生;
b、车间布局及设备工艺不合理而造成不同清洁程度的物料在同一区域;
c、直接接触加工食品的设备、工器具等不安全;
d、加工区域存放废弃物不当等。

1.2 间接交叉污染因素
间接交叉污染因素是指污染源通过影响食品加工环境而间接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

主要包括:
a、厂址不当,厂区内外环境不佳;
b、车间内地面、墙壁及设备表面等未达到清理要求;
c、虫害控制不当。

2、交叉污染防治措施
2.1 生产过程中辅料管理
淀粉车间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除原料玉米外,唯一添加的辅料是食用硫磺。

现对食用硫磺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a、食用硫磺领用必须由专人负责,责任人为每班制酸操作工。

其他岗位人员不得领用食用硫磺,有特殊情况当班制酸操作工无法领用需代领时,必须上报质量负责人或生
产经理,经同意后,方可领用。

b、食用硫磺存放时要求隔离存放,将食用硫磺放置在制酸岗位二楼平台上。

要求保持平台卫生良好,保持现场环境干燥。

c、食用硫磺管理由制酸操作工负责,其余任何人员在未经生产经理同意的情况下,不允许接触食用硫磺。

d、对食用硫磺的领用、添加、结余要求做好详细记录。

2.2 人员健康、卫生控制
a、要求直接接触淀粉或副产品的的员工,具有健康证,保证健康上岗。

b、工作期间,任何员工出现腹泻或呕吐症状时,应立即上报车间经理,康复后经批准才能继续上岗。

c、淀粉包装间包装工,机械手操作工在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包装间消毒制度,执行七步洗手法等洗手消毒要求;必须着装防尘服(防静电),必须佩戴头套、鞋套、口
罩等劳保用品;女工不得佩戴任何首饰,手镯等饰品,防止出现物理交叉污染。

d、副产品包装间蛋白包装工与混料操作工上班时间必须着装防尘服(防静电)。

所有副产品包装工必须佩戴头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e、生产车间员工上班期间必须着装工作服,要求干净整洁。

要求注重个人仪表,不允许出现脏、乱等邋遢形象。

2.3 设备卫生控制
为避免各班组物料交叉污染,要求对加工车间中的分离机、浓缩机、筛片、储罐
等进行定期清理。

详见《加工车间设备清洗、消毒制度》。

2.4 虫害控制
a、生产加工车间与包装车间均配置有捕鼠器、灭蝇灯等防护装置,且要求相关岗位负责人、运行车间工段长每个班组进行巡视检查,确保捕鼠器与灭蝇灯等防护装置正常
运行。

避免有害动物对食品或私聊造成交叉污染。

b、加工车间内部不允许出现废弃物聚集的情况。

同时,垃圾桶必须加盖、保证封闭性;加工车间外部应保持整洁,无野草、积水等。

减少有害动物的食物与藏身之处。

本项
内容纳入现场管理考核,由负责人耿彦彬进行检查落实。

c、若出现加工设备、器具、工作平面等遭到虫害的污染,应立即上报车间经理,将上述设备、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进行生产,防止出现对淀粉或副产品的交叉污染。

2.5 包装间物流控制
a、包装袋隔离存放。

淀粉包装间包装袋不同规格(1MT,500KG,25KG,40KG)要求隔离存放;副产品包装间包装袋,胚芽、纤维、蛋白粉包装袋要求隔离存放。

避免出现
因包装物混杂而出现交叉污染。

b、落地粉、除尘器物料控制。

包装过程中出现的落地粉要求单独存放,不得混入成品中,可返回上一加工工序进行处理;蛋白除尘器中清理出的物料属较细颗粒蛋白物料,可定期返回上一加工工序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