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绘画中细节的表现
细节是构成一个体系中最小的又是相对独立的单位。
绘画细节,顾名思义,是在美术绘画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作为美术爱好者,尤其要讲究细节,因为正是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观众。
美术创作中,我们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去捕捉绘画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作品呢?
一、寻找绘画细节
面对物体,我们往往是熟视无睹或者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对于一个社会人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绘画者是绝对不行的。
绘画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从眼睛的观察到大脑的整理再到手的表现,缺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物体。
而作为第一环节的“观察”——看,是构筑整个绘画“大厦”的基础。
绘画学习过程中,有些人一出手就画得像,就有内容,而有些人却表现得很空泛,这不完全是天生的,这是从小形成的观察习惯使然其实,观察的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比到细微处也就看到了细微处,看到了内容的细致才能表现出内容的细致,俗话说:有的放矢。
一个可乐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看它像什么,如果再加上什么会更加生动。
本以为这类问题谁都能回答,没想到一位女生也许因为紧张,一时答不上,只得垂头丧气的坐下。
在接下来添画的环节,笔者又请这位女生当众试画,并微笑着鼓励她说:“还请你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的想象一定会与众不同。
”这一次,女生羞愧的表情变成了自信的神态,因为她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称赞,也收获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二、想象绘画细节
绘画本身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眼所看到的任何物体都要经过大脑的分析与
判断,分析判断得准确到位,画面才可能生动合理,反之就不可能。
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形成准确的概念,只有准确的概念,才能展开合理的联想,只有合理的联想,才能生动细致地表现。
只能观察不能总结,满眼是菜,就形不成概念;只能看到不能想到,脑中无物,就展不开联想。
想到就是要用好脑子,用脑子带领眼睛去深入细致地观察,用脑子去分析比较,用脑子去归纳总结,用脑子去联想判断。
绘画中面对的物体,不管是写生还是默写,只有想到了才能做到,只有想得细致才能做得细致。
写生过程,一览无余,想到就更显重要。
默写过程更是一个联想的过程,画其所思,画其所想,想得平淡必然平淡,想得深刻才可能深刻。
现在的美术高考基本上都是默写,想不到就寸步难行,想不深刻就苍白空泛。
三、表现绘画细节
画面的实质是内容,内容的实质是细节,只有充分、合理地表现出细节,才能真正明了绘画的真谛。
细节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细节是恰如其分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画到整体效果,统一中浑然一体;画到激情时刻,挥洒间大气磅礴;画面点睛之笔,精微处妙笔生花。
看到是想到的基础,想到是画到的前提,画到才是最终的目的。
画到是手上工夫,是实实在在的基本功。
能看到能想到而不能画到,是“眼高手低”,是基本功的欠缺,是因“量”的不足而致“质”的低下。
看不到也想不到就不可能画到,硬想画到,只能是痴人说梦。
不过,细节的表现并不是俞细俞好,物极必反,处处都是细节就没有细节,要对细节进行梳理,正确判断何处当画何处不画,何处当实何处当虚,做到虚实有致,条理清晰,万不可陷入细节。
总之,细节往往是成就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的东西。
绘画细节是闪光点,是开启思维的金钥匙,是创作中的重难点和破解点。
因此我们应关注细节,让美术世界开出更亮丽更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