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姓名:方功学号:211134****班级:中药专硕3班摘要:黄连的有效成分很多,对许多细菌、真菌以及病毒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近年来, 由于老药新用的提出, 黄连抗癌、降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 其中降低血糖、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抗癌作用是黄连药理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黄连;有效成分;药理作用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Coptis dle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的根茎。
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为名贵的常用中药,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黄连有效成分及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除了传统的医药价值及使用范围外, 还发现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及新用途,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连这一传统中药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就近年来黄连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有效成分[2]黄连根茎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Ber )又名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含量约为5 % -8%。
不同的黄连的有效成分也不同, 迄今已得数十种生物碱类成分。
黄连根茎含小檗碱(Berberine) ,表小檗碱(Epiberberine) ,黄连碱(Coptisine) ,甲基黄连碱(Worenine) ,小檗红碱(Berberrubine ),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 ),药根碱(G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e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 ,黄柏酮(0bakunone) ,黄柏内酯( Obakulactone)。
三角叶黄连根茎含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 甲基小檗碱, 药根碱, 木兰花碱。
云南黄连根茎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木兰花碱。
2.药理作用2.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1.1 抗菌作用黄连和Ber都具有抗菌作用[3]对某些G+和G-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痢疾杆菌,大肠埃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菌痢、化脓性中耳炎和眼结膜炎等有效。
廖志香[4]应用Ber片治疗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54例, 有效率约为93%。
匡铁吉等[5]报道, Ber用于结核病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确保体内Ber达到有效作用浓度, 并能维持在抑菌浓度以上足够长时间。
有报道[6]表明, Ber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较佳, Hp 根除率高, 且价廉、服用简单、患者易接受。
2.1.2 抗病毒作用李建军等[7]应用Ber口服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58例,其解脲支原体的清除率为60% ,沙眼衣原体的清除率为100% ,总治愈率达66.1% ,达到常规西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水平, 而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马伏英[8]用柯萨奇B3病毒(CB3V)感染BALB/ C小鼠,建立CB3V心肌炎动物模型, 然后用黄连、黄芩、栀子及复方制剂对感染鼠进行治疗, 结果表明4种药物均有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
2.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2.2.1 对心脏的作用Ber有稳定心肌电活动,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及正性肌力等作用[9],且对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心肌的能量代谢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0],药理研究证实Ber还有抗氧化作用[11]。
郑凌云等[12]采用体外的缺血再灌注模型, 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有很好保护作用, 其作用与浓度有一定依赖关系。
2.2.2 抗心律失常作用Ber与谷维素联合[13]可以治疗心律失常, 既安全、简便、毒副作用少, 又可纠正病人的焦虑悄绪,可长期服用,这些优点是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所无法比拟的。
2.2.3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Ber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功能作用是一种有前途的中药正性肌力药[14]。
2.2.4对脑血管系统的作用临床上对脑血管病患者广泛试用黄连解毒汤,获得与脑循环代谢改善药相同的改善率[15],并具有益智的作用。
2.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2.3.1 利胆作用Ber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形成,使胆汁堆积。
Ber 5-20 mg ,饭前服用, 3次/日,治疗慢性胆囊炎, 24-48 h可使其症状消失。
2.3.2 止泻作用Ber临床上能抵抗蓖麻油或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次数、严重程度和延长潜伏期。
其抗腹泻作用不是由于收敛作用,而是与抗炎作用有关。
2.3.3对胃黏膜损伤和溃疡的保护作用黄连甲醉提取物灌服对盐酸、乙醉所致的胃黏膜损伤呈显著抑制作用。
Ber 皮下注射能抑制胃液分泌,有明显的抑制溃疡作用。
孙强等[16]以黄连为主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73例,总有效率97.5% 。
2.4降血糖作用黄连、小檗碱有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有磺酰脲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特点,即对正常小鼠、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也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王睿等[17]研究工作者,比较了黄连素同传统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 发现黄连素的降糖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刘长山等[18]研究黄连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发现黄连在体内外均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 AR)活性, 而在临床研究中黄连对AR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2.5抗炎与免疫调剂作用黄连、黄连制剂和小檗碱都有抗炎作用。
如黄连甲醇提取物和小檗碱对多种实验性炎症早期渗出、水肿和晚期肉芽增生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何贤辉等[19]将正常人外周血全血进行体外培养, 测定黄连素对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黄连素对T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和中期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提供了黄连素抑制T细胞活化的直接证据。
Ekaterina K.M arinova等[20]通过采用裸鼠作为实验模型,研究了黄连素对肾性免疫性疾病的影响. 黄连素治疗组(治疗组)在造模前,先给予裸鼠一定剂量的黄连素, 再用牛管状基底细胞膜作为抗原,诱发自身免疫性肾炎。
结果显示,治疗组裸鼠肾脏的损伤程度明显比模型组轻。
外周血细胞分析,治疗组CD3+,CD4+, CD8+以及slg淋巴细胞较模型组有明显的减少;未造模仅给予黄连素组的CD3+ , CD4+ , CD8+ 以及T淋巴细胞也有明显的减少说明黄连素对此模型存在免疫抑制作用。
2.6 抗肿瘤作用王光平等[21]应用cDNA表达芯片研究了黄连对CNE1鼻咽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Kuo Chili等[ 22]研究了黄连素在体内和体外对COX-2以及AP-1的合成的影响,从而阐明黄连素抗癌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连素能够抑制PGE2的合成,但对COXs酶的活性没有影响.黄连素能够抑制人体表皮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 并对AP-1在口腔癌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Noriyasu Mitani等[23]还研究了黄连素对刘易斯肺癌(LLC) 转移性淋巴癌的作用。
黄连组小鼠给药14d 后,发现转移癌细胞的生长同黄连素的剂量呈反比,但对原发癌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作用。
2.7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小檗碱对ADP、花生四烯酸、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抑制作用最强。
付晓春等[ 24]利用动物的在体实验,观察了黄连解毒汤的抗血栓作用。
他们通过给小鼠和家兔灌服黄连解毒汤,1 h后,发现小鼠体外凝血时间显著延长,家兔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有显著延长,并能显著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2.8 毒性作用黄连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文献报道[25],黄连及其制品有时会发生下列不良反应: 药疹, 药敏性荨麻疹, 过敏性紫癜, 药敏性休克, 血色素及红细胞减少, 头晕、心慌、气短、关节痛等。
张德付[26]报道了,从1997年至2000年双黄连粉针剂静滴所引起的3例异常反应. 1例是类阿托品反应: 患者因感冒就诊, 静滴双黄连粉针剂后出现面赤、口干、心悸, 随即出现四肢阵发性抽搐,双瞳孔散大等症状.另2例患者仍然是以感冒就诊,静滴双黄连粉针剂后,出现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皮疹。
3.总结展望综上所述, 黄连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尤其是其较好的抗癌、降血糖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药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 要充分利用我国黄连的资源优势, 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 在其有效成分、制剂工艺、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人地研究, 黄连有可能成为良好的抗炎与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抗心律失常、治疗胃肠炎症与溃疡方面疾病的药物,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魏•吴普等述,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6[2]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下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15-1724[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2[4] 廖志香.黄连素片治疗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54例[J].中成药,2001,23(8):618-619[5] 匡铁吉,萱梅,宋萍等.黄连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867-868[6] 孟庆玲.奥美拉座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2):2450[7] 李建军,佟菊贞,李亿,等.黄连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观察[J].中药材,1999,22(6):319[8] 马伏英.黄连等中药抗实验性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的实验研究[J].武警医学,1998,9(4):187-190[9] Marin-Neto JA,Maciel BC,Secchea AL,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berberine inpatients with 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Clin Cardiol,1988,11(4):253 [10] 周祖玉,孙爱民,徐建国,等.黄连素对离体灌流心脏的能量保存作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33(3):431[11]Choi DS,Kim SJ,Jung MY.Inhibitory activity of berberine on DNA strandcleavage induced by hydrogen and cytochrome[J].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1,65(2):45[12] 郑凌云,周祖玉,陶大昌,等.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3):452-454[13] 郑金荣,王兵.黄连素与谷维素联合治疗心律失常38例报告[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52-753[14] 康巧真,叶非,杨顺裕.黄连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7例疗效观察[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4(2):83-84[15] 于庆海,周雪梅,张逸凡,等.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脑缺氧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J] .中成药, 1996, 18( 8) : 27-28.[16] 孙强,朱冰芝,陈亚娟.黄连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73例[J].现代中西医j结合杂志,2003,12(10):1024[17] 王睿,顾月荣.黄连降糖胶囊与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J] .中医药学刊, 2003, 21 ( 7): 1189-1190.[18] 刘长山,王秀军.黄连素对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及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意义[ J]. 中国中药杂志,2002, 27( 12): 950-952.[19] 何贤辉,曾耀英, 徐丽慧,等. 黄连素对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18( 10): 1183-1186.[20] MANR INOV AEK, NIKOLOV A DB , POPOV ADN, et al Suppression of Exper-imental Antoimmune Tubulointe rstitial Nephritis in BALB/Cm ice by Berber- ine[J]. Immunopharmacology, 2000, 48( 12): 9-16.[21] 王光平,唐发清.应用cDNA表达芯片研究复方黄连对CNE1鼻咽癌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 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8( 4): 347-352.[22] KUO CL,CHI CW. The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Berberine in Vitro and inVivo[ J]. Cancer Letters, 2004,203( 9): 127-130.[23] MITANIN, MURAKAMIK, YAMAURA T. Inhibitory Effect of Berberine on the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Produced by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of Lewis Lung Carcinoma[ J] . Cancer Letters, 2001, 165( 11): 359-427.[24] 付晓春, 王敏伟. 黄连解毒汤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 18( 6): 425-427.[25] 张宪印.安丽华,邵智.黄连及其制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714[26] 张德付.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注射致异常反应3例[ J].中医研究, 2001,14( 5):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