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在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方法中,让被试者评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职业社会地位层级序列中的位置的方法是()(1分)A:民意法B:指标法C:统计法D:自评法2、个人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称为()(1分)A:无边界职业生涯B:内职业生涯C:外职业生涯D:易变性职业生涯3、主要用来解决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技能,既不期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又不希望随着职业的发展而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的职业路径设计方式是()(1分)A:传统职业路径B:双重职业路径C:横向职业路径D:行为职业路径4、丁克里奇将人们的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分为八种类型,其中,抓住遇到的第一个选择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收集信息的决策风格是()(1分)A:顺从型B:直觉型C:冲动型D:延迟型5、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学说兴起于()(1分)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6、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概念是()(1分)A:职业分层B:职业分类C:职业指导D:职业声望7、萨柏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1分)A:三阶段理论B:五阶段理论C:九阶段理论D:三三三理论8、约翰•霍兰德将人的职业性向分为六种类型,其中表现为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等个性特征的人的职业性向属于()(1分)A:企业性向B:现实性向C:社会性向D:常规性向9、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称为()(1分) A:职业行为B:职业态度C:职业素质D:职业道德10、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1分)A:帕森斯B:佛隆C:班都拉D:施恩11、个人运用习得知识和经验,对所获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程称为()(1分)A:职业定位B:职业选择决策C:职业规划D:职业生涯目标确定12、从人的生理角度而言,职业生涯中期阶段一般是指()(1分)A:30〜35岁B:35〜40岁C:40〜45岁D:40〜55岁13、员工在职业中期可能会面临职业渠道的选择越来越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的困境,这种情况常常被称为()(1分)A:职业高原现象B:玻璃天花板C:职业生涯寒流D:落伍14、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1分)A:宽严相济原则B:以人为本原则C: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原则D:重点管理原则15、组织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和水平,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开展的各类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训练活动称为()(1分)A:组织职业生涯规划B:组织职业生涯开发C:职业生涯学习D:个人职业生涯开发16、职业生涯面谈的基本类型是()(1分)A:情感型B:鞭策型C:理智型D:启发型17、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部门是()(1分)A:员工个体B:主管部门C:人力资源部门D:员工直线领导18、员工职务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提升的职业生涯阶梯发展方向是()(1分)A:纵向发展B:向核心方向发展C:向周边方向发展D:横向发展19、在导师计划的功能中,指导者对被指导者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提供支持,替一些被指导者发生的错误承担责任,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带的功能是()(1分)A:友谊功能B:保护功能C:心理辅导功能D:提携功能20、工作角色方面要求一位经理有理性、有权威、客观、有闯劲,但家庭角色方面希望这位经理慈爱、热情、富有人情味。

如果这位经理在进人不同角色时不能迅速转换角色,就有可能在工作和家庭角色之间产生()(1分)A:时间冲突B:情绪紧张冲突C:行为冲突D:利益冲突21、在“橱窗分析法”中,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称为()(1分)A:“公开我"B:“隐私我”C:”潜在我”D:“背脊我”22、在组织职业生涯开发方法中,在实际工作职务和工作场地所进行的职业训练的方法称为()(1分)A:案例研究法B:见习培训法C:工作轮换法D:在职培训法23、设定一个最接近工作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受训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从而提高受训者主动地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种职业生涯开发培训方法是()(1分)A:案例研究法B:工作模拟法C:角色扮演法D:在职培训法24、组织或企业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只有一种行政管理职位,其职业生涯阶梯一般为: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等等。

这种职业生涯阶梯模式是()(1分) A:单阶梯模式B:双阶梯模式C:三阶梯模式D:多阶梯模式25、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一种()(1分)A:金字塔型结构B:蜘蛛网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D:扁平化结构二、多选题(共5题,共5分)26、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有()(1分)A:职业环境B:社会评价C:职业功能D:任职者的素质要求E:职业地位27、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则包括()(1分)A:利益整合原则B:可行性原则C:发展创新原则D:可持续性原则E:动态目标原则28、职业生涯中期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有()(1分)A:工作重新设计B:提供员工帮助计划C:完善培训体系D:制定公认的晋升机制E:建立弹性工作制度29、职业生涯早期个人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有()(1分)A:认识组织B:融入组织C:行为管理D:树立职业形象E:确定职业发展方向30、工作——家庭冲突的主要形式有()(1分)A:时间冲突B:地点冲突C:情绪紧张冲突D:行为冲突E:利益冲突三、填空题(共5题,共5分)31、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三个:职业能力、职业意向和________(1分)32、工作重新设计的方法有四种:工作轮换、________、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

(1分)33、从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的形式来看,可以细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________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1分)3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自我剖析、________、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分)35、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包括的具体内容有:职业生涯阶梯模式、职业生涯________以及职业生涯阶梯设置等。

(1分)四、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36、内职业生涯(3分)37、职业机会(3分)38、职业锚(3分)39、工作压力(3分)40、组织社会化(3分)41、简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6分)42、简述职业生涯中期自我管理策略。

(6分)43、简述职业锚的功能。

(6分)44、简述组织应对工作压力应采取的措施。

(6分)45、简述组织继任计划的功能。

(6分)46、试述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的区别。

(10分)47、试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10分)1104-江苏省-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考点】职业声望答案:D解析:职业声望的调查与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自评法,即让被试者评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职业社会地位层级序列中的位置。

②民意法,即让一群被试者评价一系列职业。

③指标法,即在“职业环境”、“职业功能”和“任职者素质”三项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中,分别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给这些指标规定一定的分值,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的总分值来评价某项职业的声望。

2、【考点】外职业生涯答案:C解析: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3、【考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答案:B解析:双重职业路径是用来解决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技能,既不期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又不希望随着职业的发展而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

4、【考点】描述性职业生涯决策模型答案:C解析:冲动型:抓住遇到的第一个选择,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收集信息。

5、【考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答案:D解析: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学说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传入我国。

6、【考点】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答案:C解析:1909年,美国学者帕森斯出版《选择职业》一书,书中首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

7、【考点】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理论答案:B解析:萨柏以美国白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8、【考点】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相关概念答案:D解析:常规性向,通常表现为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等个性特质,会被吸引去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结构性的且规则较为固定的职业。

9、【考点】自我要素的开发答案:A解析: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10、【考点】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模型答案:C解析:社会学习理论由班都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强调的是个人独特的学习经验对其人格与行为的影响。

克朗伯兹将这一理论引用到职业生涯辅导上,用以了解在个人决策历程当中,社会、遗传与个人因素对于决策的影响。

11、【考点】慎重对待职业选择决策答案:B解析:职业选择决策指的是个人运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程。

12、【考点】职业生涯周期划分答案:D解析:传统的职业生涯周期划分主要是在年龄基础上进行的,其代表性划分方法是著名职业管理专家格林豪斯的五阶段说,他认为完整的职业生涯周期包括:(1)职业准备阶段(0-18岁)。

(2)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

(3)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

(4)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

(5)职业生涯晚期(55岁到退休)。

13、【考点】员工个体方面答案:A解析:个人在职业中期可能会面临职业渠道的选择越来越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的困境,这种情况常常被称为“职业高原现象”。

14、【考点】员工个体方面答案:A解析:职业生涯中期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管理原则;提倡成功标准多样化原则;重点管理原则。

15、【考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答案:B解析:组织职业生涯开发是指组织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和水平,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开展的各类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训练活动。

16、【考点】职业生涯面谈答案:D解析:启发型:通过启发、诱导、暗示、提示和点拨,让部下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进而自我反省,通过启发的方式推进面谈。

这是一种基本的类型,但不能适合任何性格、资历和态度的人。

17、【考点】人力资源部门答案:C解析:人力资源部门:“执行”部门,承担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