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地域文化

青海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20个)
1、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2、约在距今约6000年前,地区进入了()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

A、辛店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D
3、发达而且规模宏大的()是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A、制铜业
B、制业暨彩文化
C、石器制造业
D、青铜器制造业
答案:B
4、齐家文化除铜器之外值得注意的又一文化元素是()。

A、彩文化
B、青铜器文化
C、玉文化
D、建筑文化
答案:C
5、()对我们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宗日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A
6、两汉时期,()是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汉族文化
B、藏族文化
C、鲜卑人文化
D、羌人文化
答案:D
7、东晋隆安元年(397年), 河西鲜卑秃发氏首领秃发乌孤在境建立了(),存在了18年,对开拓河湟地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A、前政权
B、后凉政权
C、南凉政权
D、吐谷浑政权
答案:C
8、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境建立的(),立国达350年之久,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A、前政权
B、后凉政权
C、南凉政权
D、吐谷浑政权
答案:D
9、南北朝时期境的()即道由于河西的战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A、丝绸之路南道
B、丝绸之路西道
C、丝绸之路北道
D、丝绸之路
答案:A
10、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兴起,对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
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道学
B、佛学
C、藏传佛教
D、儒学
答案:D
11、()西巡,征服了吐谷浑,疏通了丝绸之路,发展了中西贸易的目的,并在湖地区重设西海郡,使中原王朝直接统辖地区延伸到整个北半部地区晚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太祖
答案:B
12、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13、吐蕃对河西、陇右的统治一直维系到()中期,延续了百年之久,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9世纪
B、8世纪
C、7世纪
D、10世纪
答案:A
14、()被后世誉为沟通汉藏两族联系的“黄金桥”,其线路,经今民和古鄯、乐都、、湟源,过日月山至
A、丝绸之路南道
B、唐蕃古道
C、逻些沙州道
D、丝绸之路
答案:B
15、宋时期的()政权是继以地区为中心的吐蕃王朝以后,青藏高原出现的又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

A、吐谷浑
B、青唐吐蕃
C、南凉政权
D、吐蕃
答案:B
16、唃厮啰经济中最负盛名的是()。

A、兵器制造
B、驯养良马
C、屯田
D、锻造铁甲
答案:D
17、元代根据地区藏传佛教盛行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的统治方式。

A、土司制度
B、千百户制度
C、政教合一
D、土流参治
答案:C
18、明朝为了加强控制,在河湟地区实行()的治理政策。

A、土司制度
B、千百户制度
C、政教合一
D、土汉参治
答案:D
19、地处边卫,文化落后,明代的()开展,使得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一定改观。

A、儒学教育
B、佛学教育
C、道教教育
D、社学
答案:B
20、()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成立省,为省会,任命连仲为首届省主席。

A、1925年
B、1943年
C、1928年
D、1927年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10个)
1、境青铜器时代的考古文化主要有()。

A、齐家文化
B、卡约文化
C、诺木洪文化
D、辛店文化
E、马家窑文化
答案:ABCD
2、省境的齐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最为密集。

A、B、民和C、乐都D、大通E、湟中
答案:BC
3、南北朝时期地区形成了()。

A、乐
B、凉州乐
C、湟中乐
D、狄乐
E、羌乐
答案:BDE
4、唐代在的政区制度大体沿袭隋朝而略有变化,设()州,辖县较隋时略有变化。

A、廓州
B、米川县
C、鄯州
D、湟水县
E、龙支县
答案:AC
5、省境的齐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最为密集。

A、B、民和C、乐都D、大通E、湟中
答案:BC
6、隋唐时期,地方文化中占主流的是()文化,它们相互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最为密集。

A、匈奴文化
B、唐文化
C、汉族文化
D、吐蕃文化
E、藏族文化
答案:BD
7、清代编修的地方志如()等,保存了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史料,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

A、光绪《府续志》
B、顺治《志》
C、乾隆《府新志》
D、《循化志》
E、《卫志》
答案:ABCD
8、到明代,境形成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
A、藏族、蒙古族
B、保安族
C、撒拉族
D、土族
E、回族
答案:A BCDE
9、塔尔寺的()被称为“艺术三绝”。

A雕塑B、酥油花C、绘画D、堆绣E、建筑
答案:BCD
10、清代初、中期,在境的府城、县城办有少数、、),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A、书院
B、小学堂
C、社学
D、儒学
E、中学堂
答案:ACD
三、判断分析题(10个)
1、1973年在大通上家寨和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纹彩盆,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作品。

()
答案:√
2、护羌校尉和金城郡的设置,是西央政权开始对羌人地区行使有效管辖的开始。

( )
答案:√
3、两汉在东部湟水、黄河两岸实行军屯或民屯,并逐步扩大屯田规模,开发了大片土地,大大提高了河湟地区的农业生产力。

( )
答案:√
4、晋南北朝时期,因受民族大迁徙和社会大动荡的影响,地区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有了新的变化。

( )
答案:√
5、隋唐时期,河湟地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同时并重开屯田。

( ) 答案:×
6、唐代地区佛教盛行,如今北禅寺的两尊露天金刚像雕成于唐代。

( )
答案:√
7、甘青一代自唐朝以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

( )
答案:×
8、土司制度主要在的土族和藏族中实行,正式产生于明初。

( ) 答案:×
9、自元代撒拉人先民迁徙循化后,经过不断补充和吸收新的成员,到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 )
答案:√
10、民国时期的近代教育制度逐步确立,全省有初等、中等学校960所,在校学生5.4万余人。

( )
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