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扬扬小朋友是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比较散漫、随便。在活动中喜欢随便走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觉、吃饭他都是最有问题的一个,吃饭的时候喜欢突然自言自语起来;睡觉的时候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就算一定要老师盯着才会安静。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叫的却更加的起劲。可以说该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而且十分任性,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
作为老师与家长,从内心上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行为,全是批评。也不能放任不管,任他自由发展。应该以良师益友的角色持续的给予爱、倾听和关注,肯定他个性中好方面,不好的方面及时指导,以使扬扬心理、行为健康发展。
三、采用教育措施:
1、关爱照顾,融入集体
老师给予扬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他慢慢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集体环境和规则。具体做到尽量多与扬扬沟通,让他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感到幼儿园像家一样的温暖。比如,早上迎接孩子入园时,多叫叫他的名字,蹲下来与扬扬交流,握握他的小手,吻吻他的脸蛋儿,摸摸他的头,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先有安全感。无论是活动中还是游戏中有意找扬扬回答问题、交谈或一起做游戏,从谈话和游戏中逐步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扬扬与老师、小伙伴们交流的自信心。如安排他和其他幼儿一起做游戏、玩玩具等。相信爱的教育能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关注到周围的事儿。
每天接孩子回家十分钟进行亲子聊天,家长可以问:今天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了?玩什么游戏了?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家长根据老师提供的情况进行提示、引导,最后加以肯定、鼓励。
每天晚上给孩子讲关于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睡前故事,前期让幼儿学会倾听故事内容,后期请幼儿自己简单讲述故事,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照顾妈妈》游戏,妈妈假装生病宝宝询问妈妈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妈妈回答孩子说有点冷,孩子取来毛毯替妈妈盖上。在孩子精心照顾下妈妈病好了,妈妈像孩子表达感谢和爱意,注意运用“谢谢、爱你”等词语。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提问和倾听,并懂得照顾人。
四、教育成果——走出“自我世界”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扬扬对幼儿园的生活已经基本可以适应,处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扬扬已经有所好转,但是还是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影响幼儿,相信扬扬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从扬扬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家庭环境是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的基地,幼儿园则是使孩子从单一环境中走出来的快乐天空。帮助幼儿走出自己的世界,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教育指南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当好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爱心、关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等。
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教室,环境是崭新的,老师同伴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各自的特征,其中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的特点:智力正常、生活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短暂,小动作过多,情绪易冲动,在家庭及幼儿园缺乏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适应集体生活,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指责式的、命令式的。你怎么这样,你去干干么你。这是一中粗暴的教育方式,更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榜样,创造快乐的气氛,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取到快乐。
3.家庭游戏和活动
教育《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扬扬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好家园沟通、合作,并指导家长:
2、心灵陪伴,融入家庭
对于父母来说,常见的情况是都非常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当下班回到家中,身心已经很疲惫了。看到这个爱动精力充沛的小家伙,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对于孩子的教育、陪伴。除了口头上的直接教育和把孩子带着身边。
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和睦互爱,给孩子安全感。当不能时刻陪伴孩子的时候,常给孩子带个合适的礼物,让孩子感觉到即使不在,她时刻在父母心理。回到家中,用倾听的方式,问问今天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
案例描述:
在这一个月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我发现扬扬的许多行为都属于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特征。比如: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每位孩子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忽然听到扬扬大喊一声:“我是奥特曼!”我连忙走过去,蹲下来问他怎么了?他开始手舞足蹈,嘴里还不停的嘿哈嘿哈,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完全听不进我的话,其他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案例分析:
1、幼儿家庭情况分析:
一个孩子个性的养成不仅仅是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引导教育,也来自于家庭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对扬扬的家庭情况的了解,扬扬的父母日常忙于工作,把抚养甚至是教育的重任,完完全全地落到了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对扬扬除了吃饱穿暖很少交流,扬扬在家里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喜欢到处乱走,乱碰东西,他谁也不怕,尤其沉迷看电视。
二、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新《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根本所在。3~4岁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自己想要什么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他们很少与人交流。
三、概括分析和实施策略
刚刚户外活动结束,我让小朋友们排队进教室入厕、洗手、喝水等一系列常规活动时,其他小朋友都能听到指令安安静静的排队,我一扭头,只有扬扬蹲在地上没有照做,我喊了一句:“扬扬!来排队”可他就像没有听见我叫他似的,我只能走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原来他在观察蚂蚁,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对于其他一切的声音充耳不闻,仿佛隔离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儿童世界之外。
附件3
教育案例分析表
案 例 名 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扬扬》
教 师 姓 名刘一方、罗贤慧
申 报 园 所滑县实验幼儿园新华南园
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教 育 厅 基 础 教 育 处 制
案例题目《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扬扬》
案例题目:《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扬扬》
案例背景:
开学了,有的小朋友是上过幼儿园的,有的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但如今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存在完全一摸一样的孩子,不同的孩子独特的个性。扬扬日常集体活动中突然间的跳起来,开心的大叫:“哇哦,我是奥特曼”、小朋友一个个整齐排队,他蹲在地上,低着头,专心致志,认真的观察蚂蚁。
扬扬的独特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家长与他缺少有效的沟通,在家庭中,没有心灵的陪伴。但科学的来说,这也是3~4岁孩子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正常表现。
利用周末、假期带孩子去串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去公园(关注大自然),相信陪伴是对孩子最长久的爱。
家长陪伴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如:
《打电话游戏》注意电话里的礼貌用语,如“你好、再见”等,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在日常对话中逐渐发展的,通过与妈妈的电话对话游戏,可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规范与提高。
《小小主人》游戏,让孩子当一家之主,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爸爸或妈妈扮演客人。孩子微笑开门邀请客人进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端果盘请客人品尝,拿玩具与客人分享,客人离开时把客人送出大门,对客人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最后收拾果盘等。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接待客人的基本过程和礼仪,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