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性心律失常PPT课件

窦性心律失常PPT课件

一般针对原发病及诱因治疗,必要时加 用β阻剂、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
12
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率<60次/分时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一般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窦性心率不齐 (不同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2秒)
13
特征: 1.窦性P波频率<60次/分;2.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14
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 ➢心外因素:颅内病变、严重缺氧、低温、 甲减,阻塞性黄疸; ➢心脏因素: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 梗死; ➢药物因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 胺碘酮及心律平
22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1)P波呈窦性特征 2)P波在同一导联中的表现是大小、形态略有差异但P波的方 向没有改变 3)P-P间期互差>0.12秒以上 4)P-R间期>0.12秒,可有轻微差异
23
24
4
窦性P波形成机制
窦性冲动由窦房结发出,由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 静脉入口交界处的心内膜下,优先地通过前、中结间束等心 房内传导组织使心房肌除极产生P波,其除极方向从右前上 向左后下除极,所形成的P波前1/3为右心房除极,中1/3为 左右心房及房间隔同时除极 。
5
窦性P波形成机制
P波在各导联中的正负方 向取决于P波的电轴方向。 正常窦性P波额面平均电 轴在0°-+90°之间 ,一 般在+50°左右,所以P 波在Ⅰ、Ⅱ、aVF导联中 直立,在aVR中倒置,且 通常在Ⅱ导联最明显
6
正常窦性P波
7
正常窦性P波特点
✓P波时间:各导联P波时间<0.11s,两切迹的峰 距<0.04s; ✓P波振幅: Ⅱ、 Ⅲ、 aVF导联P波振<0.25mV, 或低电压时,其P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 1/2; ✓V1导联P波正相波的振幅<0.15mV,V5导联P波 振幅<0.2mV ; ✓心房肌传导速度约为1.0m/s,冲动通过心房的 传导距离约为10cm ;
•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指窦房结内起搏点不是在一个部位, 而是从某一部位转移到另一部位,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 某些抑制因素(如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或药物影响),使窦房结 内频率较快的部位受到了抑制,此时频率较慢的部位开始 工作。当这些抑制因素去掉之后,频率较快的起搏部位又 恢复了其起搏功能,频率较慢的部位又受到了抑制,这样 循环下去,使窦性心律时快时慢, P波形态也发生变异
17
特征心电图: 在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无P波 (常>2秒),长的P-P与短的P-P不成倍数关系
18
➢一般针对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无症状的窦性停搏无需治疗; ➢如有因窦性停搏引起症状需心脏 起搏治疗
19
窦性心律不齐
由于各种原因使窦房结不规律发放冲动而产生 节律不整齐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时迷走神经张力变化 有关; 非呼吸性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无关,为病 理性表现,多合并有冠心病、颅内压增高,吗啡等药 物中毒; 窦房结内游走节律:窦性冲动起搏点不固定。
9
窦性心动过速
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在成年人为60~100次/分,通常为 65~85次/分。婴幼儿和儿童的频率比成年人快,婴儿期心 率约为110~150次/分,平均为13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率逐渐减慢,接近8岁时就能达到成年人的频率;
当窦性心率>10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10
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
窦性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律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控制 整个心脏电活动的主导节律,可分为正常窦性 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
窦房结的解剖及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 与右心房之间的心外膜深 面,呈长梭形或半月形, 长轴为15-20mm,短轴为 3-5mm,厚度为1.5-2mm。
15
➢一般针对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 ➢如因心率慢,心排出量不足,导致头晕、 乏力、心悸、黒蒙甚至晕厥,临时可给予阿 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 ➢长期需心脏起搏治疗。
16
窦性停搏
由于各种原因使窦房结不能按时பைடு நூலகம்生冲动
常见于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AMI、脑血管 意外及应用奎尼丁、钾盐、乙酰胆碱、洋地黄 等药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亦可引起 窦性停搏
①P波为窦性 ; ②成人窦性P波的频率一般在 100~150 次/分,很少超过160次/分 ; ③PR间期 ≥ 0. 12s。
11
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生理状况和病理状况 下,也可由药物引起。
➢健康人: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病理情况: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 血等; ➢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窦房结内恒定的有窦 房结动脉穿过其中央,是 心脏正常自动节律性兴 奋的起搏点。
3
窦房结的解剖及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电生理的基本特 性是其跨膜电位具有4相自 动除极化的性能,并且自 动除极化的速度明显快于 周围心肌组织,窦房结的 激动频率为60-100次/分, 房室的激动频率为40-50 次/分,希氏束以下低于40 次/分。
8
正常窦性P波
应当注意 :
①窦性心律并不一定表示窦性激动均能够正 常地下传心室,而仅表示窦性起搏点正常地发 出激动,因窦性心律可以合并三度房室阻滞。 因此,只要窦性P波规则出现,不论其后有无 QRS波群,均应诊断为窦性心律; ②若在一系列窦性P波中同时出现逸搏、早搏、 房室分离等,只要窦性P波规律地发生,其基本 心律也应诊断为窦性心律。
20
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窦房结冲动传导至心房时发生延缓或阻滞 I度窦房阻滞:不能凭体表ECG诊断 III度窦房阻滞:难与窦性停搏鉴别 (II度)莫氏I型: PP渐短,直至出现一长PP,长PP<2个基本PP (II度)莫氏II型 : 长PP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倍,PR间期固定
21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