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试验机操作规程
问题是复 杂的;进 行正式调 查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卖方评级
进行,买方 质量审核毫 无用处
不进行,质 疑大多数评 价系统
进行,但 要帮助供 应商改进 质量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独家供应
可以
不可以, 可能忽视 提高竞争 优势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13.2 质量定义
• 13.2.1 产品质量 • 13.2.2 服务质量 • 13.2.3 质量新视角
适用性
(满足顾 客需求)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高层管理者责任程度
对质量负 有责任
对85%的 质量问题 负责
个人对质 量问题所 负的责任 少于20%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绩效标准/动机
零缺陷
质量有很多测 度;运用统计 方法度量各个 领域的性能; 零缺陷是关键
避免通过 发动运动 来做到完 美的工作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戴明改进质量的14个要点
8. 消除畏惧心理 9. 打破部门界限 10. 取消针对工作人员制定的口号、勉励语和
奋斗目标 11. 取消数字定额 12. 取消让员工为自己的才能感到自豪的障碍 13. 建立生动活泼的教育和再培训项目 14. 采取行动使计划真正落实
13.1.3 约瑟夫 M.朱兰
• 在日本期间致力于传授质量概念及其在工厂 层面的应用
质量新视角
预期与感知
– 顾客满意度 – 对服务绩效的感知 – 预期
• 戴明奖--日本表彰在质量方面出类拔萃的 企业的最高奖
• 证明了生产更高质量产品要花更多成本的观 点是错误的,真相恰恰相反!
• 把PDCA循环介绍给日本人 • 一个企业85%的质量问题可以归结到管理部
门
戴明改进质量的14个要点
1. 坚持不懈的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2. 采用新的质量思想 3. 停止依靠大量检验达到高质量 4. 停止只根据报价奖励合作企业的行为 5. 持之以恒的改进生产和培训系统 6. 建立在职培训制度 7. 培养领导能力
必须运用 质量控制 的统计方 法
建议使用 SPC,但 警告可能 导致对工 具的依赖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改进的基本方法
一个流程而 不是一个项 目;改进目 标
不断减少 波动;取 消没有方 法的目标
项目团 队方法; 设立目 标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团队工作
质量改进团 队;质量理 事会
员工参与决 策制定;打 破部门之间 的界限
• 在日本公司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质量理 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善
• 定义质量为顾客需要的适用性,包括:时机 质量、符合性质量、实用性、安全和现场使 用。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 以质量成本作为介绍其质量方法的框架:预 防成本、鉴定/检验成本、故障成本
13.1.4 艾蒙德·费根堡姆
• 1956年,提出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 • 质量是组织中每个成员的责任 • 强调部门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对于产品设计
载荷试验机操作规程
• •
主要内容
• 13.1 质量管理大师 • 13.2 质量定义 • 13.3 质量成本 • 13.4 企业质量创新 • 13.5 评价和奖励质量 • 本章小结
13.1 质量管理大师
• 13.1.1 沃尔特A.休哈特 • 13.1.2 W.爱德华·戴明 • 13.1.3 约瑟夫 M.朱兰 • 13.1.4 艾蒙德·费根堡姆 • 13.1.5 菲利普·克劳斯比 • 13.1.6 山口玄一 • 三位质量大师的质量理念的比较
控制、来料控制和生产控制等方面 • 和朱兰一样推崇质量成本框架,并强调仔细
地度量和报告这些成本 • 认为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专业人员,既复合
型的质量控制工程师,仅靠统计学的单独运 用已经不够
13.1.5 菲利普·克劳斯比
• 与统计学家朱兰和戴明不同,克劳斯比是科 班出身的工程师
• 任何组织都能够通过改善过程质量来减少总 成本
13.2.1 产品质量
维护性
性能
特征
美观
产品质量
可靠性
感知质量
符合性
耐用性
13.2.2 服务质量
可靠性 响应度
可信度 安全
礼貌
服务质量
接触度 沟通
了解客户 有形性 能力
13.2.3 质量新视角
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
– 技术质量指产品或服务 的核心要素 – 功能质量指顾客感受到 的产品的功能或接受的服 务 – 顾客很容易评价功能质 量,但往往缺乏评价技术 质量所需知识,希望通过 一些客观标准帮助评价
• “质量是免费的” • 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成本是巨大
地,要占到制造企业收入的25%和服务企业 运营费用的40%
13.1.6 山口玄一
• 用工程学的方法来设计质量,致力于用实验 设计来提高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产量和性能。
• 强调使波动降低到最低程度,是其理论体系 的基石
• 关注整个社会的质量成本,进一步发展了朱 兰的外部故障成本的概念
一般方法
预防而 非检验
通过持续改 善减少变异; 停止大批量 检验
对质量的 全面管理 方法,尤 其重视人 的因素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结构
质量改 进的14 步法则
质量管理 的14个要 点
质量改 善的10 个步骤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统计过程控制(SPC)
拒绝统计意 义上的可接 收质量水平 (要求 100%的完 美质量)
团队和 QC小组 方法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质量成本
成本是不符 合要求造成 的,质量是 免费的
不存在最优, 不断改进
质量不 是免费 的,存 在最优
克劳斯比
戴明
朱兰
采购和收货
申明要求;供 应商是自身业 务的扩展;大 多数错误是由 采购人员自己 造成的
检验滞后;在 AQL(可接受 质量水平)下 允许次品进入 系统
13.1.1 沃尔特A.休哈特
• 贝尔实验室的统计学家,研究工业工程中的 随机性
A.随机波动: “受控”
B.非随机波动: 找出原因,
进行改正,使其回 到A。
处理 计划
Act
Plan
检查 执行
Check Do
休哈特的PDCA循 环
13.1.2 W.爱德华·戴明
• 对统计过程控制(SPC)的透彻理解是戴明 质量方法的基石
• 从工程和哲理的双重视角揭示了不合格产品 造成的损失
三位质量大师的质量理念的比较
• 质量定义 • 高层管理者责任程度 • 绩效标准/动机 • 一般方法 • 结构 • 统计过程控制 • 改进的基本方法 • 团队工作
• 质量成本 • 采购和收货 • 卖方评级 • 独家供应
质量定义
符合 要求
低成本条件下 可预测的一致 性和可靠度, 适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