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知识讲解
后,需停歇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这样才能使能量集中于微小区域,而不致于扩散到邻近的材料中 去。如果形成连续放电,就会形成象电焊一样的电弧,使工件表 面烧伤而不能保证零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2、必须采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 以保证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间微小的放电间隙。间隙过大,极间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电火花加工的点及其应用
• 主要优点:
• 1、可以加工任何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以及时高 纯度的导电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工业纯铁、淬火钢、硬 质合金、导电陶瓷、立方氮化硼和人造聚晶金刚石等。
• 2、加工时无明显机械力,故适用于低刚度工件和细微结构的 加工。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在工件上,再加 上数控技术的运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型孔和型腔加工。 甚至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电极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电压难以击穿极间的液体介质,不能产生火花放电;间隙过小, 容易产生短路,也不能产生火花放电。电参数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很 大 , 精 加 工 时 单 边 间 隙 仅 有 0.01mm, 而 粗 加 工 时 则 可 达 0.5mm,甚至更大。 • 3、火花放电必须在具有一定绝缘强度(103~107Ω·cm)的液体介 质中进行 • 常用的液体介质有煤油、皂化液和去离子水等。液体介质又称工 作液,它除了有利于产生脉冲式火花放电外,而且有利于排除放 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蚀产物和冷却电极及工件表面。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电火花加工原理
电火花加工是在如图1-1所示的加工系统中进行的。加工时, 脉冲电源的一极接工具电源,另一极接工件电极。两极均 浸入具有一定绝缘度的液体介质(常用煤油或矿物油)中。 工具电极由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控制,以保证工具与工件在 正常加工时维持一很小的放电间隙(0.01-0.05mm)。当 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将当时条件下极间最近点的液 体介质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放电通道形成后电子、正离子运动→动能转热能电极表面高温→工作 液气化、热分解→电极材料熔化、气化→迅速热膨胀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机理
3、电极材料的抛出
热膨胀产生微爆炸→电极材料抛出→大部分抛入工作液中收 缩成小颗粒,一小部分飞溅、镀覆、吸附在对面的电极表面 上(这种互相飞溅、镀覆以及吸附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可 以用来减少或补偿工具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 )
电火花加工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电 火 花 加 工 又 称 放 电 加 工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EDM):
原理:在一定介质中,利用两极(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之间 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对侵蚀多余的金属,以使零件 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很小,放电时间极短,致使能量高度 集中(106~107W/mm2),放电区域产生的瞬时高温,可 达10000℃以上,足以使材料溶化甚至蒸发,灼热的金属 蒸气具有很大的压力,引起剧烈的暴炸,而将熔融的金属抛 出,以致形成一个小凹坑。第一次脉冲放电结束后,经过 很短的时间间隔,第二个脉冲又在另一极间最近点击穿 放电。
1、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5
极间电压升高或极间距离减小→极间电场强度增大10 V/mm即 100V/μm左右时→产生场致电子发射→雪崩电离小于0.1μs→建立放电 通道(电流密度达105-106A/cm2(103 - 104A/mm2))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机理
2、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
3、放电过程有部分能量消耗在工具电极上,从而导致工具电极 损耗,影响成形精度。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根据工具电极和工件相对运动方式和用途的不同,电 火花加工分类:
电火花穿孔成型加工
工
电火花线切割
艺
电火花内外圆和成型磨削
类
电火花同步共轭回转加工
型
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
电火花表面强化和刻字
• 3、脉冲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而,可以在同一台机床 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
1、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导电材料,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加工半 导体和非导体材料。
2、一般加工速度较慢,在一般情况下生产率低于切削加工。为 了提高生产率,常采用切削加工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电火花 加工。目前电火花小孔加工的生产率已明显高于钻头钻孔。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电火花加工原理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如此周而复始高频率地重复地循环下去,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 进给,它的形状最终就复制在工件上,形成所需要的加工表面。 与此同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也释放到工具电极上,从而造成工 具电极的损耗。电蚀过程如图2-3所示。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机理
➢ 电火花加工基于电火花腐蚀原理,是在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相 互靠近时,极间形成脉冲性火花放电,在电火花通道中产生瞬 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气化,从而将金属蚀除下来。 那么两电极表面的金属材料是如何被蚀除下来的呢?这一微观 物理过程,也就是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机理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机理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随着脉冲电压的结束,脉冲电流也迅速降为零,标志着一次脉冲放 电结束。但此后仍应有一段间隔时间,使间隙介质消电离,即放电 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本次放电通道处间隙介质 的绝缘强度,以免总是重复在同一处发生放电而导致电弧放电,这 样可以保证按两极相对最近处或电阻率最小处形成下一击穿放电通 道(放电点转移原则)。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电蚀产物以及 热量等都需要在此阶段排出。由此,为了保证电火花加工过程正常 地进行,在两次脉冲放电之间一般都应有足够的脉冲间隔时间t0。
• 日、英、美称之为放电加工,俄罗斯称电蚀加工。
• 在特种加工中,电火花加工的应用最为广泛。
• 电火花腐蚀
电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中瞬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很高的温 度,足以使任何金属材料局部熔化、气化而被腐蚀掉,形成 放电凹坑。
第一节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电火花加工的条件
• 电火花加工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 1、必须采用脉冲电源 • 以形成瞬时的脉冲放电。每次脉冲放电延续一段时间(10-7~1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