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风险及防控措施(汇总表)

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风险及防控措施(汇总表)

3、合理设定掘进参数,控制掘进线形,合理纠偏;
4、加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教育及交底;
5、严控管片拼装、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质量;
6、螺旋输送机采用双闸门、保压阀设计,加强耐磨措施;
7、根据隧道地层、线路长度等情况合理设计密封结构,选用坚实耐用的密封材料,严格把控密封油脂涂抹、注入质量;
8、采用超前加固及土体改良技术;
4、检测加固效果(垂直、水平钻探、取芯检测);
5、合理设计洞门密封结构,严控施工质量;
6、采取注脂、注浆、盾体涂抹润滑油脂等有效措施;
7、严格管控盾构始发姿态,确保准确入洞;
8、合理制定洞门凿除方案;
9、编制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评审;
10、储备足够应急物资,组织应急演练;
11、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及班前讲话。
3
掘进中涌水、涌沙、涌泥、坍塌事故
1、地下水及泥沙涌入隧道,盾构机被浸泡、掩埋;
2、隧道坍塌;
3、地层沉陷;
4、建构筑物倾倒、损坏,地下管线损坏;
5、人员伤亡。
1、管片破损、变形导致渗漏;
2、螺旋输送机喷涌;
3、铰接密封损坏失效;
4、盾尾密封损坏失效。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评审;
2、储备足够应急物资,组织应急演练;
6、加强监测、巡查。
6
盾构机非正常停机
1、设备损坏,无法正常维修,甚至被迫变更工法;
2、掘进受阻,造成工期延误及巨大经济损失。
1、掘进中遇到孤石、障碍物;
2、地层突变;
3、不明管线;
4、刀盘及盾体卡死。
1、做好地质详勘及补充勘查,详细调查地层及地下建构筑物、管线情况;
2、盾构机根据地质及工程环境作针对性设计;
5、严格审批、审查设备进场报验、维护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6、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及班前讲话;
7、设立警戒区、疏散作业影响范围内无关人员;
8、监理及安全工程师全过程旁站监管。
2、吊运设备、构件及材料坠落,人员伤亡。
1、钢绳断裂、卸扣及吊环断裂;
2、作业范围未警戒、人员未疏散。
1、对钢绳、卸扣、吊环承载力进行验算,严格把控材料、器具采购质量;监理及安全工程师全过程旁站监管。
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
序号
风险
导致后果
致险原因
防控措施
1
起重吊装事故
1、吊装机械倾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1、地基承载力不足;
2、恶劣天气;
3、违规操作。
1、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做好支垫;
2、选择良好天气作业;
3、对吊点进行设计计算,合理选用吊装方式;
4、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评审;
5、未配备有效的安全、劳动防护、救生设备;
6、未制定进舱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评审;
7、违规操作。
1、合理选定进舱作业点,对进舱作业位置地层进行预加固;
2、采取合理、有效的保压措施;
3、对进舱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6、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及交底,做好施工过程控制;
7、储备足够应急物资并组织应急演练。
5
建(构)筑物、管线、公用设施损坏事故
1、建构筑物开裂、倾斜、倒塌;
2、既有地铁、铁路、公路沉降、变形,中断运营;
3、管道变形、爆裂、损毁,引发水毁、燃爆等次生灾害。
1、掘进参数控制不当,地层隆起或沉陷;
2、隧道坍塌;
2、设立警戒区、疏散作业影响范围内无关人员;
3、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及班前讲话;
4、监理及安全工程师全过程旁站监管。
3、撞击伤亡。
1、吊运物体摆动、扭转。
1、控制吊运移动、下放速度;
2、作业人员于安全区合理采用缆风绳牵引、控制;
3、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及班前讲话;
4、监理及安全工程师全过程旁站监管。
3、注浆不及时导致地层沉陷或超注导致地层隆起;
4、钻探、地层加固钻穿地下管线。
1、详细调查建(构)筑物、管线、公用设施情况,做好调查、鉴定工作;
2、与产权单位建立联动机制、签订安全保护协议;
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申报审批;
4、储备足够应急抢险物资并组织应急演练;
5、严格控制掘进参数、注浆参数,确保地层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
2
始发与到达端涌水、涌沙、涌泥、坍塌事故
1、盾构井及盾构机被泥沙掩埋、水浸;
2、盾构井范围沉陷、坍塌。
1、端头加固工艺选择不当、施工质量管控不严,加固效果不满足设计要求;
2、未检测端头加固效果;
3、洞门密封失效。
1、详细调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2、合理选择加固工艺;
3、严格管控端头加固施工质量;
9、及早处理隐患,避免“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10、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4
联络通道施工涌水、涌沙、涌泥、坍塌事故
1、地下水及泥沙涌入隧道,盾构机被浸泡、掩埋;
2、隧道坍塌;
3、地层沉陷;
4、建构筑物倾倒、损坏,地下管线损坏;
5、人员伤亡。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不详细;
2、联络通道及辅助工法选择不当;
3、对孤石、地下障碍物采取针对性预处理措施;
4、合理设定掘进参数,制定刀盘及盾体方卡死针对性预防措施。
7
盾构机机械故障
1、设备损坏,无法正常维修,甚至被迫变更工法;
2、,造成工期延误及巨大经济损失。
1、刀盘变形、开裂、破损;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机故障;
3、驱动系统齿轮损坏;
4、主轴承密封损坏失效;
5、螺旋输送机轴承断裂;
3、联络通道加固质量不满足要求;
4、施工针对性措施不足;
5、违规施工。
1、详细调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2、合理选定联络通道施工工法;
3、合理选定联络通道地层加固等辅助工法;
4、严格把控联络通道加固或冻结质量,检测加固或冻结效果;
5、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评审,方案中制定针对性施工措施;
8
进舱作业事故
1、开挖面突泥、涌水、坍塌;
2、高空坠落;
3、机械伤害;
4、溺水;
5、触电;
6、中毒、窒息;
7、开挖舱突然失压;
8、减压病;
9、火灾及爆炸;
10、误操作。
1、未合理选定进舱作业点,未对进舱作业位置地层进行预加固;
2、未采取合理、有效的保压措施;
3、进舱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教育、交底;
4、未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实施进舱作业;
6、盾构液压及电气故障;
7、同步注浆系统故障,泥水、泡沫、压缩空气及油脂注入系统故障;
8、管片拼装设备故障;
9、铰接密封及盾尾密封损坏。
1、详细调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合理选型并做好盾构机适应性专家评审;
2、优化盾构机设计,针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环境选用耐久、坚固零部件;
3、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定期保养、状态监测、按需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