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考试题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语言接触的总趋势是()。
1.0分我的答案:D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1.0分我的答案:D3“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句话是()说的。
1.0分我的答案:A4《逻辑哲学论》的序是谁写的?()1.0分我的答案:D5下列哪一项不是汉文化流中的文化活动?() 1.0分我的答案:A6在所有语言中,最为高级的语言是()。
1.0分我的答案:D7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1.0分我的答案:B8北京话音系中声母共有()个。
1.0分我的答案:D9下列哪个词语不是在理据性的基础上形成的?()1.0分我的答案:C10记录濒危语言应采取的方法是()。
1.0分我的答案:D11下列文化因素中哪一项是文化中最基本的成分?()1.0分我的答案:B12在汉语和傣语的接触中,傣语对汉语的影响首先发生在汉语的()上。
1.0分我的答案:A13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是()。
1.0分我的答案:A14语言的变异主要有()种。
1.0分我的答案:B15下列哪一座山是茶马古道经过的山脉?()1.0分我的答案:A16《诗经》总共有()个韵部。
1.0分我的答案:C17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字系统的类型?()1.0分我的答案:C18由词演变成词组(例如铁和路都是词,后演变成词语铁路)的过程叫做()。
1.0分我的答案:C19“同一个物理证据,并不是所有的观察者都得到相同的宇宙图式,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同或相似。
”这句话反映了沃尔夫的()观点。
1.0分我的答案:C20记录濒危语言应采取的方法是()。
1.0分我的答案:D21汉语和侗台语之间是()的结果。
1.0分我的答案:B22人体大脑中哪一部分损伤会影响人对音位文字的识别?()1.0分我的答案:D23汉语宽式语形的形成与()密不可分。
1.0分我的答案:D24在中西方视觉艺术对比中,汉文化比较重视()。
1.0分我的答案:C25“丝绸之路”在早期的名称是西域道,后来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名称。
1.0分我的答案:A26下列哪一项文字对不同的实验对象都有干扰?()1.0分我的答案:D27下列哪一项属于左视野具有优势的文字?() 1.0分我的答案:B28世界上最顽强的东西是()。
1.0分我的答案:D29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1.0分我的答案:B30“涨”的读音与它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体现了语言的()。
1.0分我的答案:C31“每一个人,不管什么语言,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
”反应了洪堡特的()观点。
0.0分我的答案:C32下列哪一条河流不是茶马古道经过的河流?()1.0分我的答案:D33保护民族语言的前提是()。
1.0分我的答案:C34语言是一个群体的()的记录者。
1.0分我的答案:A35汉语的阅读主要依靠()。
1.0分我的答案:A36下列哪一项语言中可以省略?()1.0分我的答案:D37本课程中以哪部电影为例介绍思维的层次性?() 1.0分我的答案:B38()的语言学观点既包括语言文化相对论,也包括生成语法。
1.0分我的答案:C39()提出了标准欧洲语的概念,认为欧洲人都具有相同的世界图式,各种科学观念都是建立在这个世界图式基础上的。
1.0分我的答案:B40下列哪一项不是亲属称谓对立系统中的语义特征?()1.0分我的答案:D41下列哪一项不是思维的层面?()1.0分我的答案:C42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与茶马古道相重合的部分是()。
1.0分我的答案:D43语言范畴化的深度发展方向是()。
1.0分我的答案:B44下列哪一项属于严式语法范畴?()1.0分我的答案:A45下列语言中哪一种语言的宗族关系最为复杂?()1.0分我的答案:C46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1.0分我的答案:A47茶马古道中川藏线和滇藏线兴起于()朝。
1.0分我的答案:C48借词以()形式出现,是语言复杂化。
1.0分我的答案:C49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1.0分我的答案:C50茶马古道促进了茶文化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官话。
1.0分我的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语言演化最重要的观察角度之一是语言接触。
()1.0分我的答案: √2侍茶行为是指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不能脱离。
()1.0分我的答案: √3核磁功能共振可以测试眼球直视的方向。
()1.0分我的答案:×4茶马古道主要运送的茶叶是普洱茶。
()1.0分我的答案:√5“一尺之楼,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表达的是极限思想。
()1.0分我的答案: √6只有双语现象时才会有借代和干扰的发生,干扰往往是母语的影响。
() 1.0分我的答案:√7汉语各个方言之间有同源关系。
()1.0分我的答案:√8语言接触的结果是受借成分多于施借成分。
() 1.0分我的答案:√9人类的语言都具有任意性和还原生成能力。
()1.0分我的答案: √10语言是一个准开放的自组织系统。
()1.0分我的答案: √11在严式语言中,严式语法形式不可以省略。
()1.0分我的答案:√12没有语言能力很难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智慧与语言之间有绝对的关系。
()1.0分我的答案:×13蜜蜂的交际行为没有任意性。
()1.0分我的答案: ×14上古汉语中严式范畴较多,但是随着语言发展逐渐减少。
()1.0分我的答案: √15通过英、汉亲属称谓的对比可知,汉族的宗族系统更复杂。
()1.0分我的答案:√16猿猴的行为最接近人类的行为,智力发达。
()1.0分我的答案:×17英语阅读和汉语阅读一样,都涉及了语音解码。
()1.0分我的答案:√18借词是有规则的。
()1.0分我的答案:√19Stroop干扰实验证明每个语言都会出现干扰现象,激发语义代码,干扰颜色判断。
() 1.0分我的答案:√20康德尔最早公开良序集悖论,也叫最大序数悖论。
()1.0分我的答案: ×21声音在短时记忆中没有任何作用。
()1.0分我的答案: ×22茶马古道既是一种文化遗产,也是生态遗产,更是民族遗产。
()1.0分我的答案: √23中医属于分析性思维模式。
()1.0分我的答案: ×24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1.0分我的答案: ×25汉语的量词可以省略,但是被动不能省略。
()1.0分我的答案: ×26在汉语和英语的同辈亲属称谓词中都都有区分的是长幼和性别。
()1.0分我的答案:×27语言可以作假。
()1.0分我的答案:×28从儿童智力发展观察,思维能力先于语言,而且可以独立于语言。
()1.0分我的答案:√29自然语言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1.0分我的答案: √30语言会随着不断与其他语言接触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1.0分我的答案:×31词汇范畴比语法范畴更深。
()1.0分我的答案:×32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侧重理科哲学的研究,维特根斯坦则侧重人文哲学的研究。
()1.0分我的答案: ×33汉文化是一种悟性思维模式。
()1.0分我的答案:√34语言的分化造成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 1.0分我的答案:√35虚拟范畴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并体现在汉语中。
() 1.0分我的答案:×36茶马古道上渡河主要靠船只。
()1.0分我的答案: ×37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1.0分我的答案:√38最原始的元语言是人工语言。
()1.0分我的答案: ×39语言保护的最根本目标是记录濒危语言。
()1.0分我的答案: ×40汉语中第三人称的指代对象多依赖上下文确定。
()1.0分我的答案: √41汉语中有严格形式区分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即使上下文提供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的信息,形式标记也不能省略。
()1.0分我的答案: ×42丝绸之路一直以运输丝绸为主。
()1.0分我的答案: ×43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
()1.0分我的答案:√44语言运用就是语言能力的运用。
()1.0分我的答案:×语言接触的有阶性很稳定,不会变化。
()1.0分我的答案:×46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在stroop干扰试验中,对于英文数字没有干扰。
()0.0分我的答案:√47早期的远征古道只有茶马古道。
()1.0分我的答案: ×48语音对应的两种语言一定是同源语言。
()1.0分我的答案:×49人的行为习惯与人的思维模式、文化模式有关,会在行为中有所表现。
()1.0分我的答案:√50汉语的阅读主要注重读音和规则。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