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西亚与北非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地理—西亚与北非人文地理特征

耶路撒冷
西亚、北非 ——世界上唯一“水贵于油”的地区
社会经济特征
思考:西亚和北非为什么合并为同一区域?
这两部分地域相连,且反映有共同的区域地理特征: 1.共处于两洋、三洲、五海之间的交通要冲; 2都是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为主; 3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十分相似; 4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区; 5居民绝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以阿拉伯人为主,语言、
风俗习惯相同或相似等。
提起西亚,你首先想到的往往会是什么?

----为石油而战、为水源而战、为宗教而战 的西亚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五海三洲’之地的人口、城市概况 2、能够根据和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能够在地图上找出西亚主要产油国的位置和石油输出路线
位置与范围
判断西亚与北非大致的与经纬度位置
一、西亚与北非
经济 (1)工业: 石油出口、加工为支柱
所产石油本地区消费量少,输出(西欧、美国、日本)为主;石 油运输以海运为主,部分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地中海和红海沿岸。
管道
石 油 输 出 海运
北非:向北 波斯湾:向西
波斯湾 三条线路
地中海、红海沿岸(转海运) 西欧、北美、日本
经济 (1)工业:
波斯湾
一、西亚与北非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运油量最多)
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 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北美
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和前景
石油的大量出口,使石油输出国成为世 界上人均收很高的国家(人口少,收入多), 但是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储量虽 多,但总有开采完的时候,因此要及早另谋 出路。如进一步发展农牧业,北非阿尔及利 亚提出:“金子,要由黑色(石油)变绿色 (农业)。”及早建立一些其他工业,特别 是加工工业等。
(1)分布 北非:撒哈拉沙漠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2)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3)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
工业----石油出口加工为支柱
资源
1.两种经济类型国家 石油输出国 非石油输出国
1、北非:磷矿(摩洛哥 )
2、世界石油宝库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
总结
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
总结
气候与农业
拓展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
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向产油国输出劳务
一、西亚与北非
经济 (2)农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发达
一、西亚与北非
8、经济 (2)农业:
农业分布
畜牧业 高原上较湿润地方或沙漠中有地下水的绿洲地区,多
游牧。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有名; 伊朗等国的羊毛织品和地毯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1)分布:
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 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
(2)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3)主要产油国
西亚: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阿联酋)
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4、输出:输出量占世界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本地区消费量少,输出为主,采用输油管道和大油轮(海 运为主),有三条主要线路
①修建完善的水渠和输水管线系统; ②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和滴灌技术),提高农业灌溉
水的利用率; ③是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
一、西亚与北非
经济
(3)新兴的沙漠旅游业
西亚的沙漠绿洲地区,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 他们来这里骑骆驼,欣赏沙漠奇景,参观历史名胜,品尝 新鲜的椰枣和烤羊肉,喝清凉的泉水,观看别开生面的骆 驼赛跑,另有一番情趣。
安卡拉 橄榄
枣椰 油橄榄
游牧业
枣椰树
枣椰是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3.农业
农业 区位 因素 分析
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部分为热带 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分布有地中海式气候 地形——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有:两河流 域、尼罗河谷地及河口三角洲。
市场,交通——市场广阔,离海近,海运较 发河达流——河流较少,主要有尼罗河、底格里 斯河、幼发拉底河;有的国家为无流国。
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节流
以色列的农业灌溉网
以色列先进的农业滴灌设备
中东地区的海水淡化
沙特阿拉伯(无流国)的节水农业
兴修水利 海水淡化 高效节水技术 农业科研
农业生产
一、西亚与北非
经济 (2)农业: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以色列气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由于大力发展 节水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成就。以色列农业节 水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点:
10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
1
32
土耳其
6
4
伊拉克
57
埃及
阿富汗 伊朗
9 8
1-格鲁吉亚 6-黎巴嫩
2-阿塞拜疆 7-约旦
3-亚美尼亚 8-阿联酋
4-叙利亚 9-卡塔尔
5-以色利和巴勒斯坦 10-突尼斯
一、西亚与北非
国家
两大经济类型的国家 非石油输出国 非石油输出国除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外,其它各国多是生产力水 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
一、西亚与北非
苏伊士运河与曼德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大大缩短了 欧洲和亚洲的海上航距
一、西亚与北非
新苏伊士运河,以扩大通航能力, 拉动国家经济复苏。 通航能力(吨位、数量、时间、双
向通航)、收益、就业
国家
一、西亚与北非
语;伊斯兰教、基督斯兰教、基督教、 犹太教),多信奉伊斯兰 教。以色列 居民多信
奉犹太教;黎巴嫩、亚美尼亚等国居民多信 奉 基督教。
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
读图,判读图中各城市名称
安卡拉 开罗
德黑兰 巴格达
利雅得
一、西亚与北非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运输的主要的通道
一、位置与范围
(一)位置 纬度位置:20°N-40°N,北回归线横贯南部 海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古代:丝绸之路 交通位置: 现代:联系两洋三洲的海陆空
要道(重要海峡和运河)
(二)范围 亚洲西部(20个国家)、非洲北部(6个国家和 地区) 大西洋上3个群岛
三(一、)经人济口地理概况
西亚与北非约有四亿、 白色 人种、多民族(阿拉 伯、波斯、格鲁吉亚);阿拉伯人 占半数、阿拉伯
知识梳理
一、西亚与北非
思考:西亚—北非为什么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 图示西亚—北非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东西方交通要道 西亚—北非 宗教纷争










民族、宗教文化、风俗差异显著
中东问题(含巴勒斯坦问题)有其深刻的地理背景
1、极具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导致西方列强 争相控制该地区。 2、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大国争夺、控制的 主要目标之一。 3、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该地区居民宗教、 民族意识强烈的原因之一。 4、水资源危机是该地区新一轮矛盾和冲 突的导火索。
400N
200N 200W
600E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直布罗陀海峡


黑海 土耳其海峡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霍尔木兹海峡


阿 拉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并注意其位置的重要性)
曼德海峡
一运——苏伊士
两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四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5、土地之争是中东问题的焦点之一。从历史看,中东 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 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以冲突而引 起的国际问题。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引起阿、 犹民族矛盾;二战后,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 反对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犹太国和阿拉 伯国的决议以及以后阿以之间的多次战争是中东巴勒 斯坦问题激化的历史渊源。从政治上看,国际社会特 别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站在以色列的立场 上促使所谓的“中东和谈”,其结果使中东和平进程 一波三折。此外,阿拉伯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也层 出不穷,使中东和平步履维艰。
非石油输出国
非石油输出国除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外,其它各 国多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多 以农牧业为主,采矿业、加工工业均较薄弱。非石 油输出国采矿业规模都很小,第三产业、制造业和 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近些年不少国家利用邻近 产油国的有利地理位置,在运输和加工原油,提供 劳务和商品上,深得石油之利。
两种民族类型国家 其中非阿拉伯国家(8个) 最东边2国: 阿富汗、伊朗 最西边3国: 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 外高加索3国: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资源
一、西亚与北非
气候资源:光照、热量丰富 矿产资源:石油(波斯湾、北非)、磷矿(摩洛哥)
一、西亚与北非 资源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灌溉农业 河谷平原和有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地区,如:尼罗河谷 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伊拉克两河流域地区(美索不 达米亚平原)。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当地人的主要 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国出口特产。
园艺业
地中海沿岸平原和丘陵地区,是油橄榄、柑橘、葡萄 等水果产地。北非摩洛哥盛产油橄榄,并大量出口橄 榄油,被称为“橄榄之邦”。
技术——欠发达,多为发展中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