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情悲、喜剧背后的文化暗涌——从人物形象塑造看《白蛇传奇——中国的魔法世界》

爱情悲、喜剧背后的文化暗涌——从人物形象塑造看《白蛇传奇——中国的魔法世界》


第 3 2卷 第 3期
Vo 1 . 3 2 NO . 3
爱情悲 、 喜 剧 背后 的文 化 暗涌
从人 物 形 象 塑造 看 《 白蛇 传 奇— — 中国的 魔 法世 界 》
韩 梦 怡
( 同济 大学 德 语 系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 白蛇 传 是 中 国 四 大 民 间 传 说 之 一 , 其 情 节 从 明 代 起 历 经 岁 月 不 断 变化 , 产 生 了许 多 立 意 不 同、 风 格各 异 的版本 。 它 们 体 现 了不 同 时 期 作 者 的 写作 意 图 和 当 时 社 会 盛 行 的 价 值 理 念 。本 文 以 正反 两 派 人 物 形 象 塑 造 为 切 入 点 . 将 这 些 版 本 与 德 国 学 者 赫 尔穆 特 ・ 马特 2 0 0 9年 出版 的 《 白 蛇 传
思路。

引言
作 为 中国 四大 民问传说 之 一 , 白蛇传 的故 事对 于 中 国 人 来 说 并 不 陌 生 。 与 大 多 数 民 问传 说 相 同 ,
白蛇 传 的故 事 随 着时 间 的推 移 , 受 不 同时期 社 会思 潮、 政 治 环 境 的影 响 . 从 明代 至 今 流 传 下来 众 多情

学 者 赫 尔穆 特 ・ 马 特 所作 的 《 白蛇 传奇 —— 中 国 的 魔 法 世界 》 ( 以下 简称 《 白蛇传 奇 》 ) 于 2 0 0 9年 出版 ,
作 者 用 活 泼 灵 动 的 文 字 塑造 了许 多 个 性 鲜 明 的人 物 形 象 , 为 我 们 展 现 了西 方 人 眼 中 的 白 蛇 传 故 事 。 文学 作 品作 为文 化 的子 系统 ,与其具 有 一致 性 、 密
元祭塔” 等情节 , 白蛇 传 已 经 从 最 初 具 有 警 示 意 义 的 精 怪 小 说 演 变 为 一 个 女 子 勇 敢 追 求 幸 福 的 悲 剧 爱 情故 事 。尽 管故事 内容逐 渐 丰 富 , 人 物 性 格 亦 有 所 变化 , 但 几 乎 所 有 版 本 的 白 蛇 传 都 与 中 国 当 时 的 社 会 现实 、 主 流文 化 紧密 结合 。此 中人 物 一 举 一动 都 带 着特 定 时代 的精 神 印记 , 其 思 想 理 念 都 与 大 环 境 有 着千 丝万 缕 的联 系 ,因此形 象 都 相对 复 杂 , 无
切性 , 而不 同文化 背 景下 的作者 对 于 白蛇传 的解读 自然 也 各不 相同【 l 1 ( ) 。 对《 白蛇传 奇》 进行研 究分析 , 揣 摩作 者 赫 尔穆 特 的写 作 意 图 , 能 帮助 我 们探 寻 中
中图分 类号 : 1 2 0 7 . 7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o 0 9 —1 0 7 6 ( 2 O 1 3 ) 0 3 一o 0 7 2 一O 4 西方 文化 的差异 , 从 而进 一 步加 深 我们 对 西 方 思想
观念、 文化 传统 的理 解 。 因此 , 本 文将 聚 焦 《 白蛇 传 奇— — 中 国的魔 法世 界 》 与 原 著 中 的正 反两 派 人 物 形 象塑 造 对 中西文 化差 异进 行 讨论 。 一 窥西 方 人 眼 中的 白蛇传 。 试 为 白 蛇 文 化 的 研 究 提 供 新 的 视 角 和
奇—— 中 国的魔 法世 界 》 进 行 对 比评 析 , 分 析 原 著 中 亦 正 亦 邪 的 人 物 形 象和 德 国相 对 较 单 纯 的 人 物 形 象 背 后 所 隐 藏 的 文化 因素 , 对 中 西 方 文 化 差异 进 行 探 讨 。
关 键词 : 白蛇 文 化 ; 白娘 子 ; 法海; 绝 对 化
对 其 演变 历 史 。 不 同 时 代 版 本 中 女 性 地 位 变 化 的 研
二、 《 白蛇传 奇》 内容概 述
白蛇传 的故事 初见 于 明代 《 清 平 山堂 话 本 》 中 的《 西 湖 三塔 记》 , 讲 述 的是化 身 为美 女 害 人 的 白蛇
精 被 得 道 之 人 镇 于 西 湖 三 塔 之 下 的 故 事 。到 明 末 冯
的阐释 , 白蛇 传 文化研 究遍 地开 花 。然而 , 绝大 多数
研 究 都仅 局 限在 白蛇传 流 传 于 中国 的各 个版 本 . 而 未 给 予 西 方 的 白 蛇 传 改 编 作 品 以 足 够 的 关 注 。德 国
培 的《 雷 峰 塔 传 奇》 , 又 加 人 了“ 水 漫金 L 和“ 白状
梦 龙所 著 《 警世通言》 里《 白娘 子 永 镇 雷 峰 塔 》 一 文
中, 剧情 被 进一 步 丰富 , 故 事 中出 现 了各 色 的人 物 ,
究, 到 从 民俗 学 、 符 号 学 以 及 人 类 学 角 度 对 其 进 行
而作 者 虽严 厉地 批判 女 色 害人 , 但 字 里 行 问 却 隐 隐 对 白蛇 透 露 出 同情 。至 清 代 梨 园 旧 抄 本 和 清 末 方 元
2 0 1 3年 9月
伊 犁 师范学 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i l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Se pt . 2 01 3
节 各 异 的版本 , 以 其 为 基 础 衍 生 出 的 大 量 经 典 的 影 视作 品更是 深 受 人们 喜爱 。这些 作 品风 格 多样 , 立 意不 同 , 其 丰 富 的 文 化 意 蕴 从 侧 面 反 映 出 了 中 国人 民各 个 时 期 独 特 的 精 神 世 界 , 因 此 极 具 学 术 研 究 价 值。 近 年 来 ,学 术 界 对 白蛇 传 的 解 读 层 出 不 穷 : 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