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论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武汉大学通识课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环境化学概论论文题目:化学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效应及其防治——“末日危机”之地下水污染任课教师:周培疆教授院(系)名称: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罗忠中学生专业:经济学类学生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二○一六年六月二十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环境化学概论》课程论文年级 2015级本科学号任课教师周培疆专业经济学类姓名罗忠中系主任签名化学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效应及其防治——“末日危机”之地下水污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在《劝学》中如此感叹蚯蚓为了生存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
这里的“黄泉”指的就是地下水。
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其对包括蚯蚓在内的所有地球生命的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上升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用未来的眼光和负责任的态度,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肩负起这一保障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崇高使命。
然而,一切都还任重而道远,现实总是不那么容易让人乐观。
2013年4月21日,据新华社报道: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点显示,近六成地下水水质为“差”,其中16.8%监测点水质呈极差级。
国土资源部20日公布《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部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为1999个,占40.6%;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为826个,占16.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仅占22.2%,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
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保障。
我国饮用地下水的人有70%,如若再不提高警惕并彻底根治,那么终有一天我们将没有活命之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将无从谈起。
因此,说地下水污染为“末日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这些残酷而冰冷的数据,让人遽然惶恐之余不免黯然感叹,如果连生命之源都惨遭污染,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自保?面对滚滚污水,我们怎么活?什么是地下水污染?简单地说,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朝着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物复杂多样,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种: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综合污染物。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 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1]。
类似地,地下水污染物也可以划分为工业污染物、农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
(一)工业污染物。
工业污染物主要可以概括为工业三废,即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渣。
(1)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部门数不胜数。
典型的有:石油化工有机工业,纺织业、造纸业、金属冶炼加工业、饮料食品医药制造业等。
(2)工业废气:为什么工业废气也会污染地下水?这主要和水循环有关。
工业废气进入大气后,污染物质变成凝结核,被污染的雨水或是直接渗入地下或是汇聚成地表径流进入水循环中,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3)工业废渣:主要是钢铁煤炭工业中的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等。
这些废渣,要么天然堆放要么埋入地下,若是再遇上隔水性差的地层,经过风吹雨淋,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便大举进军水体和土壤。
其中部分随降水直接入渗,部分则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并下渗,从而对地下水形成面状和线状污染。
(二)农业污染物。
农业活动(如使用农药、化肥等)已成为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极其严重。
目前世界化学农药产量激增、种类多,然而事实上,被施用的化学农药中有效消除虫害的仅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都扩散转移到水体、粮食和土壤中去了。
英国地质勘测部门和水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施用化肥与含水层中的硝酸盐之间有着无可争辩的联系,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严重威胁着地下水水质。
此外,污水灌溉也对地下水产生了极大的污染。
污水灌溉农田,使大面积地下水遭受污染。
华北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石家庄市污水灌溉区位于东明渠和洨河两岸,年排放的污水量为3.04亿立方米,灌溉总面积438.8平方千米。
邯郸地区污灌面积为637平方千米,年引灌污水量1.13亿立方米,被引灌的污水中含有铵氮、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及重金属等多种有害有毒物质[2]。
(三)生活污染物。
粪便和洗涤污水是主要的人类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中既含有大量有机物,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以及各种无机盐类。
生活污染物导致的污染主要包含病原物污染、需氧有机物污染、富营养化污染、酸碱盐污染和地下水硬度升高。
(1)病原物污染:广泛存在于城市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垃圾堆放污水当中。
这其中,垃圾堆放产生的污水尤其需要关注。
据统计,我国每年累计产生垃圾达720亿吨,占地约5.4亿平方米,并以每年占地约3 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3]。
由于病原生物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和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因此这种污染解决相当困难。
(2)需氧有机物污染:这类有机物直接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会被消耗,污染物在缺氧条件下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
(3)富营养化污染: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会不仅影响水体的水质,还会降低水的透明度,遮挡阳光,威胁水生植物的生长。
它还可能使溶解氧处于过饱和状态,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4)酸碱盐污染:酸、碱污染使水体酸碱度发生变化,破坏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
酸与碱往往同时进入同一水体,中和之后可产生某些盐类,从而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5)地下水硬度升高:高硬水,尤其是永久硬度高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难喝,喝多了还会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腹泻等不良身体反应,甚至导致孕畜流产。
对高硬度水进行加热,还会影响水壶、锅炉寿命,并产生结垢,易造成爆炸等。
我们的地下水污染为什么会严重到这个地步?我们不是有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吗?我们不是有环保局吗?或许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国地下水污染如此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两部保护水环境的基本大法。
它们虽然都将地下水保护纳入了水污染防治的范畴,但仅仅提出了地下水保护的一般原则,既没有明确责任划分也缺乏相关具体细则和配套的法律法规,流于表面口号形式而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黑心企业大肆违法排污。
一些化工、造纸等企业通过挖渗坑、渗井等方式逃避监管偷排大量污水废水进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除挖渗坑、渗井偷排外,有的企业还用高压泵将污水注入地下,南方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
这种排污方式,犹如向人体打毒针,将对地下水造成点对点的、直接的污染。
这一系列断子绝孙的无耻行径,贻害无穷。
因此,针对黑心企业地下排污的恶劣行径,即便是人民法院以投毒罪论处也算是从宽处理了。
此外,环保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
面对地下排污的恶行,持有尚方宝剑的监管部门,非但没有做出该有的强硬行动,反而一次次用“化骨绵掌”极力掩盖事实真相。
对此我们不经置疑:这些无良企业如此瞒天过海、道德沦丧,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企业如何排污,环保、安监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难道没看出猫腻?民众频频举报,媒体屡屡曝光,监管者咋就没去看看?是否当了睁眼瞎?在这个地下水污染步步紧逼的时刻,我们不能退缩,必须本着对人民和民族、历史和未来负责任的原则,果断坚决采取措施,向地下水污染宣战。
第一,大力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地下水污染的严峻形势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在各地方政府有关地下水监管的法规中,要明确政府各部门等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划分,并建立与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相协调的相关机制,使地下水的各项保护工作得到具体落实,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证。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
此举标志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这一措施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是有利的。
第二,大力促进监管部门履行职责。
再严格的制度,写在纸上等于零。
面对污染恶行,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
但现实中,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能秉持人民和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甚至和不法企业互相勾结,暗通款曲。
一方面信誓旦旦“严惩”、“拉网排查”,一方面却在通知企业“做好应对媒体(暗访)的准备”。
这种局面的改变既有赖于国家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也需要建立更加严苛的问责制度和惩处制度。
第三,大力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性措施。
例如,减少污染物的措施有: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向地下排放;利用高效、低毒农药,减轻农药污染等。
防止污水入渗的措施有:认真选择废料堆放地,修建防渗建筑物;保持下水道的封闭性;堵塞和截流已污染水体的扩散;合理布局的措施有:排污量大的工矿企业要远离地面水体和地下水补给区;深埋处理要仔细研究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污灌只适合于包气带厚、透水性差的土层,并严格控制定额。
此外,还应该通过设置戒严带、限制带和监视带等卫生防护带保护饮用水源地。
第四,强调企业责任和公众参与。
企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因此,企业应加强法律遵守和道德自律,坚决做到不向地下直接排放污水废水,加大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强污水处理和废水利用等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实施。
公众也需要增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自觉维护自身及社会利益,勇于揭发违法企业,督促政府部门履行监管和查处责任。
只有公民自觉行动起来,去调查取证,向媒体和政府提供线索,才能让不法企业遭受制裁,才能让监管部门免于尸位素餐。
喝上清洁的水,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当它被侵犯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扞卫。
面对迫在眉睫的地下水污染危机,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建设, 加强地下水污染的资金和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