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聘娶婚的特点
中国古代婚姻非常注重形式,婚姻必须符合形式要件,才是合法婚姻,否则便是违法婚姻并为社会所不容。
特别是周朝初期周公把婚姻纳入礼制轨道后,奠定了聘娶婚的基础。
经过以后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聘娶婚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婚姻制度才最后确定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广泛采用的标准结婚方式, 又是法定的结婚方式。
中国古代聘娶婚的法定程序是六礼,所谓“六礼”,便是聘娶婚中的嫁娶程序,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我国古代社会婚姻的目的是“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因此,中国古代聘娶婚的特点,一是重卜,二是重媒,三是重父母之命,即常人所说的:八字相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一、重卜
婚姻是中国古人人生的大事,“卜若不吉,便止婚”,对“天作之合”、“姻缘天定”十分重视。
《仪礼·士昏礼》:“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
”说明了在确定婚约前,需要占卜而问天意。
男家问得女子的生辰八字后,就问卜算卦,或上宗庙求决于祖先神灵,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求问如两姓结合是凶是吉,如果卜算不吉,便终止婚姻,另择一家。
如果卜算得吉兆,则请媒人通知女方,确定婚约。
如《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段诗充分表明了年轻姑娘对情郎的期盼,希望占卜无凶,上天帮助,得以与意中人成婚的心情。
也说明了,占卜在婚姻是否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重媒
周礼规定“男不亲求,女不亲许”。
婚姻大事,一般是男方主动请媒人提亲。
媒人是双方家长意志的代理人,为男女双方的婚事奔走。
《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周礼》中定了一个媒官:媒氏,媒氏掌管民众的婚姻。
凡男女自(出生三月)取名以上的,都要记录他们出生的年月日和姓名。
使男子年满三十而娶妻,女子年满二十而出嫁。
以官方名义保证男子三十之前娶妻,女子二十之前嫁人。
《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这句诗表明男女间只有通过媒人传言,才能相互知道姓名。
官媒后来被民间媒婆所代替,但在聘娶婚程序里,离不开媒婆这个角色,如《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说明要娶妻没有媒人不行,反复强调了媒人在婚娶中的重要作用;如《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句诗揭示了男子求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良媒。
从以上诗经篇章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聘娶婚制度中,媒人起着重要作用,男女间如果没有媒人介绍,是不能婚嫁的。
这也反映了中国农业社会人与人,特别是男女之间相互隔绝的一种文化背景。
三、重父母之命
《礼记》一再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中国社会婚姻的缔结要从家族利益出发,必须由家长决定、主持和操办,子女作为婚姻当事人完全丧失婚姻自主权。
如《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说明男女双方成婚前必告知父母,由父母同意、认可。
父母之命是当时人们婚姻活动普遍遵守的准则,如果违反了这一准则则视为不合礼、不合法的,是得不到家庭、家族和社会他人所认可的。
如《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认为,舜帝因担心婚后无子嗣,不敢先告诉父母就娶妻,但君子体谅舜帝的心情,没告父母也等于告诉了。
这句话说明父母之命的重要性,因为在古代社会婚姻大事是“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
参考材料:
要点例句的译解
1、重卜
《仪礼士昏礼》:“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
”
译文:在下既已接受先生之命,要回去卜问于神灵,冒昧请问令女的名字。
《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译文: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
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
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2、重媒
《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
译文:媒氏掌管民众的婚姻。
凡男女自(出生三月)取名以上的,都要记录他们出生的年月日和姓名。
使男子年满三十而娶妻,女子年满二十而出嫁。
《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
郑玄注解:见媒往来传婚姻之言,乃相知姓名。
《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
译文:想去砍柴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倒。
想要娶妻怎么办?没有媒人娶不到。
《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译文:“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
3、重父母之命
《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
译文:想种大麻怎么办?修垄挖沟勤翻土。
想要娶妻怎么办?必须事先告父母。
《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孟子说,不孝顺的事有三种,没有子孙后代是最为严重的。
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担心没有子孙,因此君子认为他没有禀告如同禀告过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