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然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大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
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四、组织管理(1)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校园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2)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3)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火险隐患情况,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教育培训,防患于未燃,警钟长鸣。
(责任人:张万堂)2、发现火警苗头应立即呼救(发现者是第一责任人)并组织指挥现场救灾,报告学校安全办公室。
3、若发现重大火警时,应立即呼救、并立即拨打或托人拨打119报警电话。
(责任人:发现者)4、安全领导小组应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5、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6、在做好抢救、救援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
(责任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7、情形严重的,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一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六、季节性传染病应急预案1、班主任老师应根据季节变化组织师生开展卫生常识的学习,在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2、门卫应严控外来人员入校,特别是陌生人进校,预防传染病发生。
3、若发现如水豆之类的传染病的迹象,应迅速报医院查认。
4、在确证事实后,班主任老师应迅速联系家长,并做家长的工作。
5、发生季节性传染病,应迅速告知校安全办。
安全办根据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患季节性传染病的人员必须在完全康复后,出具医院证明,方可恢复学习工作。
七、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预案1、防范预案。
(一)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二)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后实施新的活动项目。
(三)按规定学生长跑等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做好学生防护工作。
(四)高温时段学生体育课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
2、应急预案。
(一)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二)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并给予补充水份。
(三)发生上述第一、第二条款情况立即向学校安全办报告。
(四)分析原因,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八、用电安全预案1、防范预案。
(一)组织对学生及老师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
(二)教室内严禁使用电炉、电水壶等。
(三)学生不得在教室内、寝室内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四)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五)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竞赛。
(六)定期检测宿舍区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2、应急预案。
(一)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由龙跃川切断电源,如是学生公寓由唐育全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二)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三)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四)及时向学校安全办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五)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九、教室安全预案1、防范预案。
(一)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二)学生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拦,以免发生坠楼事故。
(三)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四)要求学生在教室活动或打扫卫生时避免碰撞桌椅、多媒体、电脑。
(五)定期检查教室内各种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应急预案。
(一)遇有发生安全伤害事故,伤情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二)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伤害事故,立即向学安全办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十、预防楼梯间拥挤伤亡事故的工作预案(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
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后勤主管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导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团委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四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
团委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中午排队离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护导行政、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班老师、值班学生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班主任和任科老师要按要求亲自带领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并做好活动前安全教育与活动过程中指导、管理、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通过周一升旗仪式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1)依就近原则疏散。
(2)每天由值周教师负责学生楼梯的输送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团委协助值周教师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入楼门。
(3)疏散时体育老师配合团委的工作(4)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文明班评比和先进表彰工作结合起来。
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文明班考核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
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6、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
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外集体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交通事故、意外暴力事件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一)现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随队的各年级班主任、随队教师组成。
(二)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安全办公室报告。
(四)应急状态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
活动的各年级(班级)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加以督察和指导。
(五)参与活动的任何集体和个人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班主任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其他教师应当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二、监测与报告(一)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汇报,集体活动带队的学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安全办公室报告,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二)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
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三)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
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