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朗读与语调

现代汉语朗读与语调

• (1)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2) 东方红,太阳升。
• 第一,主谓短语的短句中,谓语能常读重音。
• 他匆匆地走进来。
• 第二,偏正短语中,修饰语,包括状语或定语 通常读重音。
昨天下雨了。 第三,述宾短语中,包括介词短语,宾语通常读
重音。
我们高兴极了。
第四,中补短语中,补语通常读重音。 这不对。
• 一般把停顿放在需要强调的词语后 面。如: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重音(用·表示)
• 语句中读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 的音叫重音,或者叫作语句重音。
• 重音的特点表现在扩大音域和延续时 间上,同时增加强度,所以听起来特 别清晰,即使在耳语时也可以听清楚 重音在哪儿。
• (1)词重音 词的轻重音是指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基本轻重格 式。
第五,表示疑问、特指或活用的代词往往读重音。
• B、逻辑重音
• 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 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又叫 强调重音或感情重音。
• 逻辑重音往往是语义的焦点部分,它能 提示出话语的前提,所以逻辑重音位置 不同,就是由于前提的改变。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谁打死了老虎?)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武松怎样弄死了老虎?)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武松把老虎打得怎样了?)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武松打死了什么?)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武松打死了哪里的老虎?) • 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
• 句调共有四种形式: • (1)升调:
• 调子由平升高,句末音节语音明显上升。 一般表示疑问、反问、号召、惊讶等语 气。疑问句、感叹句可以用升调。
• 难道我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反 问) 怎么,她又回来了?(惊异)
• (2)降调 • 句子语势先平后降,句末音节说的低而
短促。
• 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祝愿、请求等 语气。陈述句子可以用降调。例如:
• 1.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主要的有两种:中重格式、重 轻格式。
• 中·重:国家 卡车 法院 音乐 治疗 东南
• 重·轻:休息 暖和 姑娘 生意 喇叭 爷爷 2.三音节词有三种格式,其中以“中轻重”和“中重轻”
两种格式为多。
• 中·轻·重:差不多 西红柿 摩托车 巧克力 星期 天
• 中·重·轻:为什么 老太太 胡萝卜 小伙子 不由 得
• 2、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主 要有三点:
• (1)朗读要用普通话;
• (2)朗读语言必须在生活语言的基础 上进行加工;
• (3)朗读应注意句中的停顿,声音的 快慢、轻重以及高低的变化。
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
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 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 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停顿。如
• 最贵的一辆七万块钱。 •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2)生理性停顿 由于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
言又止等形成的停顿叫生理性停顿。
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 “你……怎么……又来了?……不 要……为我……耽误工作!”
• (3)结构停顿(语法停顿) 由整个语句的结构形成的停顿叫结构
第七节 朗读和语调
《吕氏春秋·音初》中说的很好: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 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 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 观其志而知其德。”
一、朗读
• 所谓朗读,是清晰响亮有感情地把文字 作品念出来,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 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
• 作用:有利于加深对文字作品思想内容 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优秀 的文字作品,可以增强艺术语言表达技 巧,领悟语言的美感。朗读又是提高和 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经常朗读可以有效 地纠正方言,巩固学过的语音知识。
• 停顿
•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 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
• 停顿,一方面是出于人们生理上停下来 换气的需要,或者是句子结构上使层次 分明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 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 朗读的内容。
• “小白兔没有了兔妈妈就着急了”
• (1)区分性停顿 区分性停顿指能使意义产生变化的
• 重·轻·轻:朋友们 姑娘家 孩子们
3.另外还有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 中·轻·中·重:稀里糊涂 一举两得
• 中·轻·重·轻:知识分子 鸡毛掸子 外甥 媳妇
• (2)句重音 A、语法重音
• 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对某个句子成分重读的, 叫做语法重音。这种重音往往是自然说出的, 并不表示什么特殊的含义。
二、语 调
•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 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
• 语调和声调不同。
• 声调是音节的调子,附属于音节,功用在于区 别词义或语素义;声调由音高构成。
• 语调指贯穿于整个句子的调子,附属于句子, 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语调不 仅与音高有关,与音长、音强也有很大关系。
停顿。结构停顿可以由标点符号表示。
“要不要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些都是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这个句子里,根据句子的结构安排了三种 停顿,由点号表示出停顿的长短不同,基本情 形如下:
。〉,〉、
• (4)逻辑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表 达某种感情,对语法停顿的长短位置作改动, 这种停顿叫逻辑停顿,也叫强调停顿。
பைடு நூலகம் 基本要求:
用标准的普通话,准确,流畅,从容,自然, 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合乎分寸。
理解: 1、语音本身 2、技巧要求 3、情感要求
• 朗读的基本步骤 • 1、掌握朗读内容 • 2、确定朗读目的 • 3、分清朗读对象
• 要朗读的好,应该注意理解朗读的内容 和运用朗读的技巧。
• 1、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 我在家看书。 • (1)我在家里看书。(谁在家里看书?) • (2)我在家里看书。(你在什么地方看
书?) • (3)我在家里看书。(你在家里干吗?) • (4)我在家里看书。(你在家里看什
么?)
• 句调
•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 声调也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 是指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所 以又叫“字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