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 大学生应征入伍管理办法(范本)

学校 大学生应征入伍管理办法(范本)

第十三条 在新兵检疫复查期间,因身体原因被退回的、因身体原因不宜继续在部队服役而中途退役的,可申请恢复学籍,继续参加专业学习,完成结业。
第五章 优抚优待
第十四条 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可在原专业或申请转入本校其他相近专业学习。因学校原因,原专业撤销的,由学校安排转入其他相近专业学习。
第十五条 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应降级编入相应班级继续修完学业。原则上本科生应累计修满八个学期,专科生应累计修满六个学期。
(一)网上报名。各院系负责对适龄大学生进行政策宣传和报名咨询服务,学生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先进行兵役登记,然后再进行征兵报名,从学校所在地入伍的,应征地应选择“XXX大学”,鼓励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应征入伍。
(二)实地报名。报名信息填写完整后,打印《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应征入伍高校学生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然后到各院系报名登记,各院系将报名信息汇总后报至国防教育教学中心。
(三)体格检查。学校协助应征报名的学生参加兵役机关组织的身体初检和体格检查。
(四)政治考核。从学校报名入伍且终检合格的学生,由学校会同兵役机关、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入伍政治考核工作;从户籍地入伍的学生,学校配合兵役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五)批准入伍。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双合格的学生,由兵役机关批准入伍,学校协助办理入伍手续,完善档案材料,并送入部队服役。
第四章 服务保障
第十一条 学生被批准入伍后,需保留学籍的,其本人或委托人持入伍通知书或应征地武装部开具的《学生应征入伍学籍保留申请表》办理学籍保留、退宿等手续。
第十二条 学费补偿、代偿、减免,入伍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将加盖应征地武装部公章 的《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原件或《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寄(送)至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后,及时向学生补偿、代偿。退役后自愿复(入)学的,到学校报到后,向学校提出学费减免申请,填写并提交《高校学生退役复学学费减免申请表》和退出现役证书复印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认定后,及时办理学费减免手续。
第九条 兵役征集的基本条 件为男性160cm以上,不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158cm以上,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其它条 件按照征兵体检标准执行。
第十条 报名程序
第二十条 毕业生入伍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学校招生就业处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第二十一条 建立退伍士兵毕业生信息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退伍复学毕业生基本情况、学业情况、就业意向等,指派专人对退伍士兵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在校内举办的各类校园招聘会,优先推荐退役士兵就业。
第十六条 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免修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直接获得学分,成绩认定为优秀;免修公共体育课,直接获得学分,成绩认定为良好;免修劳动教育、大学生第二课堂、团队拓展训练,直接获得学分,成绩认定为合格。以上免修课程也可通过重修的方式重新获得成绩。
第十七条 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部队期间如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培训或理论学习并获得通过,凭成绩证明可申请置换相应课程学分。
第十八条 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部队期间参加团级以上各类知识、文艺、体能比武等竞赛并获奖,凭相应证书可申请置换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第十九条 学分置换工作需统一于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完成,其它时间不予受理。学生按要求填写学分置换申请表,同时提供证明材料(包括证书、照片、视频等),经所在院系签署意见、学校征兵工作办公室审核、教务处审定无误后,按照学校课程置换相关规定进行置换。
(四)配合做好入伍学生的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和退役复学(入学)后学习期间的学费减免和优抚工作。
第三章 兵役登记与征集
第七条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依法进行兵役。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有参军意向的可直接参加网上应征报名(男兵、女兵)。
第八条 兵役征集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征兵时间区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征兵从2月中旬开始,3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3月1日;下半年征兵从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9月1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士兵退役时间对应其批准服现役时间。兵役征集对象为18-22周岁在校男性大学生;当年男性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超过24周岁,女性应届毕业生应征年龄不超过22周岁。
学校 大学生应征入伍管理办法
(范本)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学生征兵工作,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军入伍,强化大学生爱国精神、国家意识和时代担当,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应届毕业生以及被我校录取后保留入学资格的应征入伍的学生。
第三条 学校开展征兵工作,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助力实现强军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学校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国防教育教学中心主任副组长,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保卫处、财务处、宣传部、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 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防教育教学中心,主任由国防教育教学中心主任兼任,设联络员一人,征兵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征兵工作。
第六条 征兵办公室职责
(一)加强对征兵政策的宣传,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军入伍。
(二)做好入伍学生的报名、政审、体检等工作。
(三)配合做好入伍学生的学籍保留、退役复学和课程学分认定工作。
第二十二条 学校在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评先评优工作中,可将退伍复学学生的参军履历作为评选参考条 件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