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2)

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2)

高二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A. 蛋白质和核酸B. 淀粉和纤维素C. 葡萄糖和DNAD. 麦芽糖和脂肪酸【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核酸元素组成是C、H、O、N、P。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NH4+可以用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详解】A、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和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都含有N元素,A 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B错误;C、葡萄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C错误;D、麦芽糖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做这题的关键是N元素可用来合成含有N元素的物质。

2.将颤藻和水绵放在载玻片上染色后用高倍镜观察,确认丝状物是水绵的主要依据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

【详解】颤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水绵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因此,确定丝状物是水棉的主要依据是细胞核。

故选A。

3.如图细胞是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模式图,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 该细胞可能是根尖生长点细胞B. 结构①弹性较大且物质透过性小C. ②③④构成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D. 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则⑤的空间越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液泡,不能出现图示状态,A错误;结构①是细胞壁,其弹性较小且具有全透性,B错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和④液泡膜共同构成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C正确;⑤表示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内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在一定范围内,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则⑤的空间越大,D错误。

4.如图是电镜下的细胞模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A. 大肠杆菌B. 神经细胞C. 浆细胞D. 菠菜叶肉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植物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植物有细胞壁、叶绿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等。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的DNA上。

【详解】从结构上看,含有细胞核和其它的细胞器,不是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从形态上看,没有突起,不是神经细胞(有长的和短的突起),该细胞不含叶绿体,不是菠菜叶肉细胞。

观察该细胞,内质网丰富,该细胞最可能是浆细胞,可以合成分泌抗体。

故选C。

5.血压升高时,会引发降压反射,此时()A. 血管平滑肌舒张B. 心排血量增加C. 交感神经活动加强D. 血液粘滞度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详解】血压升高时,血管平滑肌舒张,使血压下降,A正确;血压升高时,会引发降压反射,使心排血量减少,B错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心跳呼吸减慢、代谢降低等,C错误;血液粘滞度的高低取决于红细胞比容、血流的切率、血管口径、温度等因素。

血液黏滞度增高、血管管径变小,都有可能加大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所以血压升高时,引发降压反射,但不会使血液粘滞度减小,D错误。

6.小萌清晰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如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他需要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A. 转动转换器B. 移动装片C. 调节粗调节器D. 调节细调节器【答案】B【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

显微镜的一般操作步骤为:①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

②对光,放置薄片标本,调节焦距。

③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调节焦距。

【详解】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可知视野被放大,而且气孔处于视野的中央,因此应移动装片,再调节物镜转换器,转到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故选B。

7.“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操作不合理的是A. 选用液体培养基B. 用涂布法接种C. 培养基高压灭菌D. 倒置培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需要观察细菌的菌落特征,因此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A错误;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微生物培养基需要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C正确;为了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培养基倒置培养,D正确。

8.某种植物体细胞DNA 数为2n,研究发现其表皮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DNA 数却可达8n 甚至32n,这些表皮细胞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虚线表示实际细胞行为,“×”表示阻断)()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DNA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A为S与G2的接点,B为G1与S的接点,C为G2与M的接点,D为M与G1的接点。

S期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若阻止细胞从S期进入G2期,DNA可能一直处于S期,进行DNA复制,使DNA含量加倍,因此表皮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DNA 数却可达8n 甚至32n。

故选A。

9.下图代表了4 个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正常男性细胞中一定具有两条X 染色体的时期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卵细胞即配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它的特点是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详解】A、该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一定含2条X染色体,A正确;B、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只含1条X染色体,B错误;C、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1条X染色体,C错误;D、该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含2条X染色体,也可能含0条X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10.如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则子一代一定患有的遗传病是()A. 红绿色盲B. 先天愚型C. 血友病D. 青少年型糖尿病【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

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先天愚型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1条21号染色体)。

【详解】图中所示为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为受精作用,可以看到卵细胞内21号染色体有2条(正常为1条),与精子结合(内含1条21号染色体),得到的受精卵中有3条21号染色体,发育成的个体为21三体综合征,也称为先天愚型。

故选B。

11.科研人员利用CRISPR/Cas9 技术敲除了猕猴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取其体细胞核又培育了多只克隆猴,用作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

以上过程没涉及的生物技术是()A. 胚胎移植B. 动物细胞培养C动物细胞融合 D. 核移植【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详解】科研人员利用CRISPR/Cas9 技术敲除了猕猴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取其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培养到早期胚胎阶段进行胚胎移植,培育出多只克隆猴。

以上过程没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

故选C。

12.将紫花、长花粉粒(EEBB)与红花、圆花粉粒(eebb)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

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 E 与e 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 e 与b 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C. E 与b 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D. e 与B 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将紫花、长花粉粒(EEBB)与红花、圆花粉粒(eebb)香豌豆杂交得到F1。

F1为紫花、长花粉粒(EeBb)。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的分离比,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是独立遗传,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了交叉互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