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第一版2005-03-01 发布2005-03-15 实施目录1 总则2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3图样3.1制图3.2图样幅面尺寸3.3图样比例3.4图样上文字、符号、及代号3.5图样的画法3.6 图样标题栏、明细表、管口表、技术特性表样式及填写方法3.7 技术要求3.8 图面布局3.9图样画法规定3.10 焊缝标注3.11 零件、部件、开口及塔盘编号3.12 尺寸标注4技术文件4.1幅面4.2文字、符号和代号4.3编写方法和内容5设计文件的修改5.1修改原则5.2更改方法1 总则1.1本规定适用于设备设计文件(以下简称“设计文件”)的编制。
1.2设计文件应按每个设备、通用部件和标准部件单独成套。
1.3使用本规定时必须同时遵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各级标准的管理方法。
2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2.1设计文件的分类2.1.1图样: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管口方位图。
2.1.2技术文件:技术要求、计算书、说明书、图纸目录;。
3图样3.1 制图3.1.1 一般规定3.1.1 图纸绘制应采用CAD制图,重复利用设计文件可不按此规定。
3.1.2 制图按国家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执行,标准上无规定者,应按照通常的习惯画法表示。
3.2 图纸幅面尺寸3.2.1图纸幅面尺寸按GB/T14689-93《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执行。
基本图面为:A0、A1、A2、A3、A4,必要时,可对幅面加长或加宽。
3.2.2 单独出现的部件图图纸幅面最小采用A3,零件图图纸幅面最小采用A4。
3.3 图样比例3.3.1 图样的比例按GB/T14960《技术制图比例》执行,特殊情况可例外。
3.3.2图样应按所取的比例绘制,并在标题栏章中比例一栏填写清楚。
3.3.3 容器壁厚按比例绘制表示不清楚时,可按2.0mm或2.5mm间距绘制。
3.3.4 装配图中其它零、部件按比例绘制表示不清楚时,可适当放大比例绘制。
3.3.5 零、部件图一般按比例绘制,并在标题栏章中比例一栏填写清楚。
若未按比例绘制,应在标题栏章中比例一栏填“/”。
3.3.6 局部放大图的比例应在放大图上方表示清楚。
3.3.7 装配图及部件图中的其它视图,若未按装配图的比例绘制,则应在视图上方将比例表示出来。
3.4 图样上文字、符号及代号3.4.1文字应符合国家正式颁布的简化汉字。
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应符合国家计量发规定;3.4.2公差配合、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热处理代号及标注方法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3.4.3焊缝符号和代号按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执行;焊缝结构和符号在图形中未标注时,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采用的标准号及焊缝代号。
3.4.4管口符号采用小写英文字母,但字母中的“i、l 、o 、q”不能使用;3.4.4.1装配图中开口编号采用5号字。
当开口采用同一编号时,编号后面的脚码“-1”、“-2”……采用3.5号字。
3.4.4.2接管符号的标注应由主视图的左下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3.4.5图样上的字体大小应符合下列规定:3.4.5.1标题栏中的图名、图形中的件号和管口符号、局部放大图的序号、剖面、剖视、视图等视图代号和图形名称以及文字说明及标题(如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等)应采用5号字。
其中:件号、管口符号、局部放大土的序号及剖面、剖视、视图中的字母代号应以粗体字书写。
3.4.5.2“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技术特性表”以及明细表的表头字应采用5号字,数字和字母以及其它汉字采用3.5号字体。
3.4.5.3尺寸数字采用3号字体。
3.4.5.4计算书、图样目录、说明书等采用3.5号字。
3.5 图样的画法3.5.1 图样画法应符合GB4458.1的规定。
3.5.2 视图选择的原则:3.5.2.1在明确表示物体的前提下,使视图的数量最少。
3.5.2.2 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示物体的轮廓及棱条。
3.5.2.3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5.3不需单独绘制图样的原则每个设备、部件、零件,一般都应单独绘制图样,但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不单独绘制:3.5.3.1采用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零件、部件和外构件不单独出图,按标准中规定的“标记方式”,在材料规格表中标明规格或型号、材料和标准号。
3.5.3.2对于结构简单,尺寸、图形及其它资料已在部件图上表示清楚不需机械加工的铆焊件可不单独绘图。
3.5.3.3 尺寸符合标准的螺栓、螺母、垫片、法兰等连接件其材料虽与标准不同,也不单独出图,但在明细表中应注明规格和材料,在备注栏中注明尺寸按“XXX标准”字样。
3.5.3.4 弯管、盘管、爬梯、踏步等煨弯管件,已表达清楚的可不绘制零件图,否则应绘制零件图。
3.5.3.5产品中的同一零件,在不同的部件中出现时,编号不同,则该零件仅出一张图,但需列出该零件的不同编号、数量及装配图号。
3.5.3.6形状相同,结构简单零件,可在同一张图上表示清楚的且一般不超过10个变量参数,可用表格图会出,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 在图样中,必须注明共同的不变的参数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可变数用字母标注;b 表格中,必须包含件号和每个可变参数的数量等。
3.5.3.7 标准压力容器法兰可不出图,但应在装配图中表示清楚,并提出技术要求。
3.5.3.8 设备中的填料(瓷填料或金属填料)催化剂在装配图上应表示,并编号,在材料表中填写名称、规格、数量。
3.5.4 符合下列条件的应画出部件图:3.5.4.1 由于加工工艺或设计的需要,零件必须在组合后才进行机械加工的部件。
如:换热器管箱、浮头盖等。
3.5.4.2具有独立的结构,必须画部件图才能清楚地表现出装配要求、性能和用途的可拆或不可拆的部件。
如:搅拌传动装置、连轴节等。
3.5.4.3复杂的设备壳体。
3.5.4.4铸件、锻件的零件。
3.6 图样标题栏、明细表、管口表、技术特性表样式及填写方法3.6.1 标题栏3.6.1.1 标题栏样式装配图、部件图及零件图用同一的标题栏如表3-2示。
表3-23.6.1.2填写方法:标题栏名位置分上、下两行填写,设备名称较长时可分成三行。
a 装配图上行写工程名称,下行写设备名称。
b零件、部件图上不写工程名称。
一级编号的零件、部件图上行写设备名称,下行写零件、部件名称;二级编号的零件、部件图上行写部件名称,下行写零件、部件名称。
依此类推。
c 图样代号的编制详见Q/HZ G03-2003《设计文件编号规定》d 设备净重1)当设备有特殊材料(如贵重金属、触媒、瓷环)应分别标出。
如:设备净重:XXXX kg。
其中:不锈钢XXX kg;瓷环XXXX m32)设备净重量、空重量、操作重量、充水重量等均以0或5结尾。
一般大于1进5,大于6近10。
3.6.2材料明细拦3.6.2.1材料明细表样式见表3-33.6.2.2 填写方法a “代号或标准”中,对于需要出土的零部件,代号应填写零部件图号;标准件填写标准号。
b 名称栏填写零部件的名称。
零部件的名称应尽可能简短,并采用公认的术语;c 标准件应按规定的表示方法填写;d 不绘图的零件在“代号或标准栏”内填写“本图”,在“名称”栏内列出规格或实际尺寸。
如:筒体DN1000 t=10 H=2600(指内径标注时)筒体φ1020 t=10 H=2600(指外径标注时)接管φ57×3.5 L=120垫片φ1140/φ1030 t=3角钢∠50×50×5 L=120d 材料栏的填写1)填写零件的材料名称时,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标出材料的标准号或名称;2)对于国内或国外生产的标准材料,还应标出材料的名称和代号。
3)零部件重量准确到有效数字三位数,小数点后取两位。
e零件及部件编号1)所有零件、部件(包括衬里、保温层等)和外构件,无论有图、无图均需编独立的件号,不得省略。
2)图样中相同的零件或相同的部件应编同一件号。
3)直属零件与部件中的零件相同或不同部件中的零件相同时应分别编号。
4)图样中对称零件应编不同的号。
5)件号编写方法详见《设计文件编号规定》。
3.6.3 管口表3.6.3.1管口表的样式见表3-4表3-43.6.3.2 管口表的填写方法a “符号”按a、b、c、…顺序由上而下填写,对于规格、用途以及连接标准相同的管口,应编成一个号并加足码的开口。
如:a1-3b“公称尺寸”按公称直径填写。
无公称直径时,按实际内径填写(矩形填写长X宽,椭圆填写,长轴×短轴)。
c 螺纹连接的“公称尺寸”应填写通径,连接尺寸标准应填写螺纹规格。
如:M20 、R3/4 等,连接面形式栏内应填写“内螺纹”或“外螺纹”。
d 不对外连接的管口,在“连接尺寸标准”和“连接面形式”两栏内用斜细线表示。
e“连接面形式”应填写法兰连接密封面型式和管嘴螺纹,具体填写如下:光滑式、凹凸面式、榫槽式、透镜式、梯形槽式、锥管螺纹、圆柱管螺纹、普通螺纹。
3.6.4技术特性表3.6.4.1 一般容器3.6.4.2 换热容器3.6.4.3 加套容器3.6.4.4 搅拌器类:还应填写操作容积(必要时)、搅拌转数(r.p.m)、电动机功率(Kw)等。
3.6.4.5 塔器类:还应填写设计风压值(N/m2)、地震烈度。
3.6.4.6其它类型的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填写。
3.7 技术要求3.7.1 技术要求内容应包括设备(或零、部件)在制造、试验和验收时应遵循的规范会规定以及对材料、表面处理等特殊要求,以条文形式填写在图面制定的位置。
3.7.2 技术要求中选用的标准应写明标准代号、年号及标准名称。
3.7.3 技术要求内容详见WI02-07《设备图样技术要求示例》。
3.8 图面布局3.8.1 装备图布局如图5-1所示。
填写说明:(1)标题栏位置.(2)材料明细表位置。
(3)图表第一延伸区(可占用(5)区)。
(4)图表第二延伸区。
(5)文字说明区(由上向下排,当作图表延伸区时,使用(6)区)。
(6)文字说明区。
(7)技术要求位置。
(8)技术特性、管口表位置。
(9)绘图区。
当图标上方有空幅时均可作为绘图区。
3.8.2部件图布局如图5-2所示填写说明:(1)标题栏位置。
(2)材料明细表位置。
(3)图表第一延伸区(可占用(5)区)。
(4)文字说明区。
(5)绘图区。
(6)管口表位置。
3.8.3零件图布局3.8.3.1 A4图幅零件图中各图章的位置如图5-3所示。
填写说明:(1)标题栏位置;(2)材料明细表位置;(3)文字说明区;(4)绘图区。
b 其他图幅零件图中各图章的位置如图5-4所示填写说明:同“3.7.2.2”3.9图样画法规定3.9.1 装配图上一般不绘制零件或部件图。
3.9.2 零部件编号、尺寸线标注、开口编号的标注规定如下:内层注尺寸线,中间层标注零部件编号,开口编号标注在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