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生活》栏目特色解析
一、改版后的《生活》栏目
1996年7月1日,杂志型的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生活》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播出。在开播初期,栏目将目标观众定位于25-45岁的受过大学教育、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城市居民。但据观众反映,节目中所引导的消费潮流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定差距,存在超前消费的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生活》渐渐将自己的目标观众由原来的白领阶层过渡到普通民众,有些节目还把镜头对准了农村的老百姓。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生活》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在经过几次改版之后,它以维护百姓的尊严和权益、全面提升生活品质为宗旨,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消费陷阱、黑幕、骗局的追踪报道,对新近发生的关乎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解疑释惑,提供权威、深入、细致的服务,并以此在众多生活服务类节目中独树一帜。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不少观众喜欢有性格的主持人。《幸运52》和《非常6+1》的主持人李咏,正是以他轻松、随意的主持风格,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朱轶,这个其貌不扬又有点胖的小伙子,也以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朱轶本是学表演的,在节目中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让观众很容易记住他所表达的内容,特别是在片头,他坏笑着、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和调侃的语气说一句“谎言重复千遍,它还是谎言啊!”让人印象深刻。在节目中,朱轶有时还会亲自出演,让观众在故事中看穿生活中的种种骗术。
三、特色之二:采用纪实性手法“讲故事”
改版后的《生活》栏目,减少了主持人出镜的次数,而把更多的镜头给了外景。栏目设置的三个小版块,都是在讲故事,但又绝不是主持人一个人讲,而是以纪实性的手法再现事情的经过,让观众像看电影一样了解事实。主持人一般只讲故事的开头,并连续提出几个疑问设置悬念,然后过渡到事情的再现。如7月26日《生活危机现场》讲述的《玫瑰血案》,片头一过,主持人从一旁走到镜头前,开始讲故事:“2005年3月5号,一个提着红色皮箱的神秘男子出现在耒阳车站。旅客们行色匆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男人的异样。安检员刘善菊在安检仪器房里认真地审视着通过的行李,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让她万分震惊的画面--一个大行李箱里有一个孩子的身形!民警迅速行动,当场抓住了箱子的主人。这个男人是谁?为什么他的行李箱里竟然装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又是谁呢?”讲到这里,画面自然切到了外景,开始重演事情的经过。在中途,主持人一般会出来串两次场,引导故事往下发展。在重现事情经过时,如有相关影像资料,节目中会尽量采用真实的画面及同期声;如果没有就请演员模拟现场情景,并会根据画面运用适当的音乐以扣人心弦。
在节目设置上,《生活》栏目也做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背景》、《消费驿站》、《百姓》到今年3月28日改版后由《生活危机现场》、《生活315》、《朱轶说计》三个版块组成。透过这些变化,我们不难看出,《生活》栏目已渐渐由向观众提供具体实用的生活、消费资讯,过渡到了以关注生命安全、关注消费安全为宗旨的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很多知识并不一定要从电视上获取。此外,由于电视信号转瞬即逝的特点,讲得太复杂了观众还不一定记得住。因此,生活服务类的节目若还是延续前几年不瘟不火的风格,势必流失大量观众群。
央视《生活》栏目特色解析
【视听天地】央视《生活》栏目特色解析
(2005-10-10 09:38:36)
柳志华 许玉琪(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 4பைடு நூலகம்007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围绕广大消费者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展开的生活服务类栏目,在各地电视台不断涌现,知名度比较高的有中央电视台的《生活》、《为您服务》、《天天饮食》,凤凰卫视《完全时尚手册》等。一些地方电视台还开设了专门的生活频道。然而,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提供服务咨询的节目,而是渴望看到引导正确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节目,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此外,《生活》栏目善于在和观众的互动中寻找节目资源,不少选题以及一些录像、录音资料也由观众提供。比如曾有一期《朱轶说计》曝光假乞丐,其画面都是由热心观众用DV悄悄跟踪拍摄的。它展现了假乞丐从身体健全的小伙子乔装成跛腿老人,讨到钱后又恢复真面目的全过程。这样的节目比一般的新闻节目还吸引人。只有常办常新,充分利用各种新的资源,不断地获取新信息,栏目才有生命力。
在节目中,主持人还多用生活化的语气来主持,如“您可能会说……”、“先别着急,看了下边的片子您就明白了”、“我们生活栏目要提醒大家的是……”等话语,好像和熟人拉家常一样,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易于接受。
四、特色之三:打造有特色的主持人以提高节目辨识度
一个有特色的主持人无疑是形成品牌栏目的重要保障。主持人是栏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一个节目最为显而易见的标志,是节目品牌的人格化身,因此,主持人往往是观众认知某个栏目的标识。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栏目命名,更能提高栏目的辨识度,让观众印象深刻,从而提升一种栏目品牌的忠诚度,像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鲁豫有约》等栏目,都是以名主持为市场号召力的。《生活》栏目新开办的小板块《朱轶说计》,也大胆地采用了这种命名方式,推出了极其另类的主持人朱轶。
《生活》栏目在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这个时段,各家电视台都拿出了足够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节目,但《生活》的收视率却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原因在于,该栏目所表现的服务性是与新闻性相结合的。生活服务类的电视节目虽然不像新闻节目那样能直接反映社会的热点事件,但却可以从中找出许多有用的资源。
《生活》栏目的三个板块都是从近期发生的和消费者生命安全、消费安全相关的新闻中寻找选题,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来挖掘选题,通过情景再现等手法,引导观众了解在自己的生命安全和消费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故事讲完后,主持人还会根据故事中的细节对观众作出提醒。如8月1日的《生活危机现场》讲述几个村民走入山洞深处因缺氧而晕倒的故事,其中就有一村民在山洞里想抽烟而打火机却点不着的画面。在结尾,主持人又一次提醒观众,到有可能缺氧的地方,如果没有供氧设备,一定要随身带个打火机。如果打火机打不着,就表示此处已经缺氧,应尽快离开。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法来提醒观众避开生活中的某些危机,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