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do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do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30503)一、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二、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或基本经验、基本规律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成果。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理论体系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及其最新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源” 、“流”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比较研究的最新动态。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作用,当代中国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新课题,特别是回答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三、学习年限(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 4 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 1 年毕业。

学习年限为 3~7 年。

(二)要求前 2 个学期修满规定学分,此后时间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与答辩工作。

四、筛选、分流(一)博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具体办法参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二)中期考核于第 3 学期初,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由院部有关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教研室有关负责人组成。

(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完成情况、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综合考试等。

(四)考试方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笔试采取开卷方式。

(五)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21 学分,其中:(一)必修课1.学位公共课 2 门,共 4 学分:(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

(2)专业外语, 2 学分。

2.学位专业课 2 门,共 4 学分:(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2 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 2 学分。

3.前沿讲座, 5 学分。

前沿讲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博士研究生本人在讨论班上作专题综述(不少于 5 次);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学术讲座(不少于15 次)。

前沿讲座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前沿讲座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二)选修课(至少选 4 门), 8 学分。

1.学校面向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计2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2 学分。

3.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 2 学分。

4.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2 学分。

5.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学分。

6.当代资本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2 学分。

7.当代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2 学分。

8.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2 学分。

9.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 学分。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专题研究, 2 学分。

1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专题研究, 2 学分。

12.科技哲学专题研究, 2 学分。

13.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潮, 2 学分。

1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 2 学分。

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研究, 2 学分。

16.科学社会主义学研究, 2 学分。

17.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研究, 2 学分。

18.第一外国语, 3 学分。

(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选修英语为第二外国语)。

(三)补修课凡是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考生,以及其他需要适当补课的考生,必须补修 1 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课,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记学分。

六、学位论文(一)基本要求1.学习期间,在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两篇CSSCI 期刊收载的论文, CSSCI 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 CSSCI 集刊两篇折抵一篇,成果要求中所指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类文章。

2.学位论文不得少于8 万字。

3.学位论文至少要用 2 年的时间完成;最长不得超过 4 年。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1.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于第 2 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2.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前沿性、创新性、可行性。

3.博士研究生应于第3 学期初,中期考核之前提交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合格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于每年10 月份组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三)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 3—5 个月,博士研究生要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的顺利进展。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生在申请学位答辩前 3 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全面报告学位论文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五)全面审查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创新性。

2.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做到:选题新颖,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优美,文风朴实;富有原创性。

3.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征求指导教师、其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格式,装订成册。

4.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迟不晚于答辩当年的 3 月底),向研究生秘书提交25 份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的论文。

5.研究生秘书在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后,送交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匿名评审;研究生及其导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专家学者的看法。

6.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未通过专家评审,按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实践环节(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实践环节采取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两种方式。

(二)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堂讲课、专题讲座。

(三)社会调研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参加学术论文、访问有关专家学者、搜集科研材料等。

(四)各实践环节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

附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总学学授课单位考试学期时数分或教师方式必学位公共课DP1209001D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业外语1 36 2周向军、徐艳玲、考试费利群等2 54 2 朱贵昌等考试周向军、徐艳玲、修学位专业课课公共选修课选修专业课选修课D0*******C08009002D0*******DP0891011CP0891021DP1209002D0*******D0*******D0*******D0*******D0*******C08009003D0*******D0*******D0*******D0*******D0*******D0*******D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前沿讲座第一外国语第二外国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前沿问题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科学社会主义学研究1 54 2费利群等考试1 54 2周向军、徐艳玲、考试费利群等2-6 40 5 考查1 40 3 外国语学院考试3 54 2 外国语学院考试1 362 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2 36 2 周向军、车美萍等考试2 36 2徐艳玲、周向军、考试胡和勤、赵蕾等2 36 2 徐艳玲等考试2 36 2 傅永军、徐艳玲等考试2 36 2徐艳玲等考试2 36 2费利群等考试2 36 2 周向军等考试2 36 2 何中华等考试2 36 2 周向军等考试2 36 2 周向军、高奇等考试2 36 2 费利群、刘雅静等考试2 36 2 周向军等考试2 36 2 徐艳玲等考试补修课D0*******马克思主义学1540周向军等考试附件二阅读文献和主要参考书目(中文部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列宁选集》( 1—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4.《毛泽东文集》(1—8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1993 年版。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9.《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0.《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1.《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2.周向军著:《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毛泽东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3.周向军等著:《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 年版。

14.周向军等著:《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年版。

15.周向军等著:《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6.刘陆鹏著:《制度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7.樊瑞平等著:《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8.徐艳玲著:《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与社会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19.徐艳玲著:《整合发展:当代中国发展新视角》,济南出版社 1998 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