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五花山

小学语文五花山

五花山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摘录并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1.说说你所见到过的山是怎样的(高大的,绿绿的,雄伟的,险峻的……)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浏览一座非常美丽奇妙的山,它叫五花山。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浏览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位置?名字的由来?长什么样?)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黑龙江的伊春市的五花山去看看吧, 那里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这就是:五花山。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3)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展示你们的朗读。

2.交流:五花山是座怎样的山?你用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印象吗?三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练习扩词。

2.同桌相互检查读字、记字。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Túsèrǎn lǜshútòu yīcù涂色染绿熟透一簇jùchǎng róng máo mùbù剧场绒毛幕布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黄”,注意横画较长,竖画较短。

“紫”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上短下长。

“透”书写时注意内部偏右上些,但不能远离外框。

四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比看谁读得流利。

1.在课堂上以疑导学。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句质疑、提问,然后共同梳理问题,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2.感悟重点段落五花山的秋天时,文章中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把秋天的五彩缤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是以“你喜欢什么颜色,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后,我想是不是每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样才不会显得呆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朗读,体会文本语言之美。

2.在朗读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五花山颜色丰富之美。

3.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初步明白适当运用比喻、联想的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投影。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五花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五颜六色)2.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五花山的五颜六色?二细读课文,感受美丽(一)字词引入句子篇章1.冒嫩嫩的(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嫩字?什么东西可以说是嫩嫩的?(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春天的句子:春天的山是绿色的,可那绿色浅浅的。

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嘴角上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文中说什么是嫩嫩的?芽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嫩嫩的”“冒”感受芽儿的鲜嫩可爱,不知不觉地探出了脑袋)春天的五花山有怎样的色彩?板书:浅绿嫩黄(3)指导朗读:这冒出来的芽会说话呢!它是怎么出来的(抓住“冒”体会)这让你感觉(舒服,精神焕发……)就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吧.(轻轻地,温柔的)2.涂染(1)提示:染读第三声。

涂是什么意思?(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夏天的句子: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可那绿色是浓浓的。

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色蜡笔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如果说春天是浅浅的绿,那夏天的绿应该是怎么样的?板书:浓浓的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浓浓的绿?雨点儿真的能被染绿吗?(3)指导朗读(绿的气势逼人)(4)师总结:不管是春天浅浅的绿,还是夏天浓浓的绿,都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3.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熟透紫绒幕布(1)提示: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熟是一个多音字,在口语中念(shóu),在这里念(shú)。

紫绒幕布这个词语的确很难读,因为它由好几部分组成。

意思是紫色的,用绒布做成的布帘。

(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秋天的句子:秋天的山那,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

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地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就像剧场里的紫绒幕布;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样翠绿。

秋天的山就是这样五颜六色,金黄,火红,翠绿……人们给这座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3)秋天的五花山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二)细读秋色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秋天五花山颜色的词语,选择最喜欢的一种描写颜色的句子仔细读一读。

2.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一: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了。

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东西的颜色是金黄色?看到金黄色,就想到了——(阳光)作者用到了联想。

引读:不是一丝一缕,而是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这,明媚、耀眼,让我们感到了无比的温暖与舒适。

带上我们的联想读一读,这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有的树林——齐读。

(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美丽的景色。

)预设二: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地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东西的颜色是杏黄色?看到杏黄色,就想到了——(丰收)作者用到了联想。

引读(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丰收的喜悦。

)预设三: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它的美?作者为什么要把树林比作火苗呢?引读:(1)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2)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把树林比作火苗,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感受到生命的活力)(3)(火红的颜色)有道理,颜色像火苗,火红色的会是什么树呢?老师想到了一句诗,你想到了吗?(出示:“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古代诗人杜牧的眼中火红的树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美丽啊!)读——(4)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山上火红的树叶,它的颜色是那么热艳丽,这时,风一吹,树林随风摇曳,跳起舞来,它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预设四: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就像剧场里的紫绒幕布。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它的美?作者为什么要把树林比作紫绒幕布呢?指导朗读:(1)紫红紫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颜色浓烈。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2)紫红紫红——叠词,一个紫红还不够,两个紫红颜色更加浓烈。

这一大片密密的紫红树林像密不透风的大幕布一般,让人感到深沉、厚实。

指名读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五: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样翠绿。

翠绿——写出松柏不畏严寒。

能读出坚定的语气吗?朗读展示:(1)这种“翠绿”的颜色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和春天、夏天绿比较一下,那时到处是绿的,而这绿色在秋天的山上就显得格外特别和显眼啊!读——(2)(松柏不畏严寒、)读出坚定。

(3)这不怕秋霜(勇敢、坚强)的松树像什么?请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同学来读一读。

3.比赛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引导学生试着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4.如此多的颜色,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进行概括?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5.如此令人陶醉,读第五自然段,揭示五花山的名字由来。

6.拓展延伸作者及其家乡的五花山。

三展开想象拓展创新1.五花山拥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和色彩,粗心的作者忘记写上冬天,你能替作者写写冬天的五花山景象吗?2.面对四季风景各异的五花山,浏览于其间的你,想说什么呢?想怎样赞一赞这眼前的景呢?板书学生用到的好词四课堂小结五花山的宜人景致让我们流连忘返,希望五花山的美留在你的心里,生活中处处点点的美也伴随你的周围。

1.文中描写“五花山”秋季景致的段落,抓住妥帖、形象表现树林颜色的词汇,采用“联想”手法将“五花山”五颜六色的树林写得灵动多姿。

教学本课应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着重指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阅读和品读的方法,开展自主文本阅读、感悟并尝试自主学习。

2.在读完春夏秋的段落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冬日美景,填补课文中一年四季中的空白。

在欣赏了几张冬日的五花山后,在一定程度上提起了学生的情绪,紧接着就让学生说。

在感悟秋日美景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并在写冬日美景时,将这个方法用上,加上联想的写作手法,文章的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10 五花山春天浅绿嫩黄夏天浓绿秋天五颜六色冬天白雪皑皑美不胜收1.看拼音,写词语。

Zui jiao(嘴角) nong nong(浓浓) hao xiang(好像)Huo miao(火苗) zi hong(紫红)2.比一比,再组词。

涂(涂色) 杨(杨树) 满(丰满) 喜(喜欢)除(除法) 场(广场) 落(落叶) 黄(黄色)3.课文分别写了、、三个季节的五华山的景色。

4.春天的山是色,夏天的山是色,秋天的山都有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等颜色,请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秋天的山的颜色五颜六色。

再写几个这样的成语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色彩缤纷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光十色5.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6.这篇课文是按季节顺序来写的,赞美了五花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五花山黑龙江伊春是中国最主要的林木产区之一,山中的红松、落叶松、桦树、枫树等各种树木,到了秋天会呈现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白、黄、红、紫,晕染在蓝天之下,分外艳丽,而这种美丽的景色,就被称作五花山。

五花山本来特指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千里林海的一种秋景,即,每年九月中下旬,随着天气转凉,冷空气袭击,树叶开始变色,各种深浅不同的绿、白、黄、红、紫色开始呈现,五花山渐渐形成。

其实黑龙江及附近各省气温接近,秋季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有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地方也能观赏到五花山美景的。

若想见到如诗如画的五花山,需必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茂密的森林,一个是适宜的天气,没有山,没有树,没有林,不管天气如何变换,也不会成为五花山。

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没有森林,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林区,森林旅游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靠森林旅游发展的产业就会枯萎、凋谢。

二黑龙江"十一"推出旅游线之一每年十一黄金周前后,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是欣赏五花山景观的好时机。

为此黑龙江省特别推出了五大"五花山"风光长廊、十五大"五花山"最佳观赏点、十大"五花山"经典旅游线,引领广大旅游爱好者追逐迷人的"五花山色",到大自然中放松心情,强身健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