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克隆选择学说clonalselectionhypothesis

第2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克隆选择学说clonalselectionhypothesis


Robert Koch (1843-1910)
Emil von Behring (1845-1917)
发现细胞吞 噬作用,提 出细胞免疫 理论
提出体液免 疫理论和抗 体生成的侧 链学说
Eli Metchnikoff (1845-1916)
Paul Ehrilich (1854-1915)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实际上,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除了微生物之外的其 它物质也能引起免疫现象,过敏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如 血型不符的输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血清病等; Koch在发现了结核杆菌之后,试图用注射的方法使动物产 生免疫,但注射局部却出现了组织损伤和坏死。 以上事实揭示出两个问题: 第一, 免疫不一定仅仅由微生物引起; 第二, 免疫对机体不一定总是有利的, 也可以是有害的; 至此,经典的免疫概念被动摇了,那么,免疫究竟是机体 防御微生物侵袭的特有成分?还是机体识别“自己”和 “非己”的普遍生物学现象?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 答案。
MacFarlane Burnet(1899-1985)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克隆选择学说(clonal
selection hypothesis)的基本观点:
1.机体内存在有能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clone),其细 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recepter)。 2.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具有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与之结合 ,使该细胞系活化、增殖,并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和记忆细胞。 3.若在胚胎期,某抗原选择相应克隆接触后,该细胞系就被 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称此为禁忌克隆(forbidden clone),使机体失去针对该抗原的反应性,形成免疫耐受。解 释了天然免疫耐受现象。 4.某些克隆可发生突变,而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形成自身 免疫应答。 1960年,Burnet和Medawar获诺贝尔奖。
年代 1901 1905 1908 1912 1913 1919 1930 1951 1957 1960 1972 1977 1980 学者姓名 Behring Koch Ehrlich Metchnikoff Carrel Richet Bordet Landsteiner Theler Bovet Burnet Medawar Edelman Porter Yalow Dausset Snell Benacerraf Jerne Kohler Milstein Tonegawa Murray Thomas Doherty Zinkernagel 国家 德国 德国 德国 俄国 法国 法国 比利时 奥地利 南非 意大利 澳大利亚 英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美国 美国 丹麦 德国 阿根廷 日本 美国 美国 澳大利亚 瑞士 获奖成就 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 发现结核杆菌,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 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 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器官移植 发现过敏现象 发现补体, 建立补体结合试验 发现人红细胞血型 发明黄热病疫苗 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 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发现获得性移植免疫耐受性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 发现人白细胞抗原 发现小鼠H-2系统 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提出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Ig基因表达的遗传控制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第一例肾移植成功 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 能的独立学科。
第1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的三大生理功能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 —— 指机体排斥外源性异物的能力。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 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变残损的组 织细胞的能力,以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 —— 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 力,以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在体内生长。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近代免疫学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 20 世纪中叶—现在)
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天然和获得性免疫耐受现象、抗 体生成克隆学说、细胞克隆选择学说(clonal selection) * Burnet(1957年)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 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
免 疫 学 检 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与检验系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并掌握现代免疫的概念 2. 理解免疫的三大功能 3. 了解免疫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免疫检验在医 学检验中的应用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除税赋,免除差役 immunitas 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
免疫(immunity):是机体识别并清除“自己”和“非 己”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借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与稳定。 其结果通常对机体有利,但在某些条Biblioteka 下可对机体造成病 理损害。
鸡法氏囊及哺乳动物胸腺的免疫功能的认识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确认


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揭示
细胞因子的研究 免疫网络学说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问世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免疫转印技术、 分子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 多种病原菌被发现; * “病原菌致病”概念的提出; * 疫苗的发明; * 细胞吞噬作用的发现(细胞免疫);
* 免疫血清具有抵御病原菌的作用(体液免疫);
* 免疫化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初步认识多种免疫学现象的本质。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发现结核杆 菌;提出病 原菌致病的 概念 发现抗毒素 并治愈一名 白喉患者

免疫学发展简史
根据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 个时期: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17世纪-19世纪)
1.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中国民间) 2.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 Jenner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2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第1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和病理表现
功能名称 生理功能 病理表现 超敏反应(强) 免疫缺陷病(弱)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或病毒持续性 感染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 抗原性异物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 防止肿瘤发生、杀伤病 毒感染细胞
第二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