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垃圾分类调查时间:2016/3/20——2016/4/10组长:周颖指导老师:王翼班级:14旅游管理2班背景:在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所有城市的有关部门都在大力宣传着垃圾分类,似乎所有人民都知道垃圾要分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现象又实施的怎样呢…正文:%垃圾分类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
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当下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使得垃圾变废为宝。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我国,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流方法是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3类进行分类的。
(一)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这类垃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油气桶、杀虫剂桶等。
(二)可回收垃圾——这类垃圾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这5大类。
(三)不可回收垃圾——也称有机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变质食品、烟头、煤渣、砖瓦陶瓷等等。
面对这三类生活垃圾,在我国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种分类垃圾箱有助于市民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概况:为了确保报告的顺利完成,我们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
成员府进芝和胡月负责问卷的发放以及数据整理;周颖和王敏负责拍照、设计问卷;组长朱晨晨负责前期的各项市场调查及最后的报告整理总结。
主要是想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情况,来完成我们的实践作业,于是我们商量一起去附近的小区街道调查一下。
1,我们对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了调查——我们对小区里面的一些居民进行了口头调查,被调查人数约30人,年龄不一。
通过我们的调查,该小区分类垃圾的实施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图表数据显示,能够经常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人只占少数,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问了很多阿姨为什么小区里有分类垃圾桶为什么不按照上面写得去分类呢,答案是他们自己也分不清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最多将一些废旧的书籍、易拉罐等东西收好,卖给收废品的。
而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人则觉得太麻烦,不愿去看哪是可回收哪是不可回收,或是说已经习惯这样扔垃圾,没有分类扔垃圾的意识。
2,公交车站调查——观察法我们又到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进行观察:我们很高兴的是很少有人随地乱扔垃圾,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但大多数人都随意将垃圾塞进了其中一个入口,极少有人注意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
一位年轻的女子,手中拿着一瓶快喝完的矿泉水在等车,远远地看到公交车来了,赶紧将瓶中的水一饮而尽,顺手塞进了垃圾桶“不可回收”的入口。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江浦街道上走几步就会有一个分类垃圾桶特别的方便,但大多形同虚设,可回收的垃圾桶内经常塞满了瓜皮果壳,而不可回收的那一个桶内,则被扔了许多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
当我们看着垃圾桶的时候一位环卫阿姨正好来清理垃圾桶,她告诉我们尽管垃圾桶上的标示很明显,但人们一般都不会特别留意分类垃圾桶上的标志,而是一扔了之,桶内的垃圾,自然就无法分类处理了。
要是再把这些垃圾分开来,自己再整理,工程太大了。
所以他们其实都是不进行分类直接把垃圾放在一起运到垃圾中转站。
3,垃圾中转站那么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又会怎么处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经好奇起来,又不辞辛苦的去了附近的一个垃圾中转站。
垃圾中转站的叔叔阿姨告诉我们大多数生活垃圾被运到中转站后,都没有“分拣”程序,而是直接将垃圾倒入设备内进行压缩。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我们把垃圾分类了,但到了中转站好像又要把各种垃圾和在一起。
垃圾分类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南京晓庄学院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的素质都很高,讲文明不会乱丢垃圾。
但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结果并不是那么乐观。
相反,有的人连垃圾都不愿意投进去,随手仍在地上。
不过当然不全是这样,这也反映的只是个别人。
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回答和之前小区居民都差不多,不是嫌麻烦就是自己也分不清。
所以,我们认为我们此次的调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算效果不是多明显,但也想由此来提醒一下广大大学生,整体提升自己的素质,不要辜负外界对大学生的期望。
活动总结:在经过我和同伴们的共同调查下,我们似乎觉得垃圾分类处理好像较难推行。
街头虽然配备了垃圾分类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区内则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而垃圾在进入中转站这最后一道“关卡”时,也能轻易“通关”。
是什么让垃圾分类如此难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1,~2,人民生活习惯难改变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大家都说,自己并没有注意过街头的垃圾桶上所写的文字,而且他们也已经习惯了随手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
没有这个习惯,一般在公交站台等着的,都是急着赶车的,垃圾在手里抓着,肯定想尽快扔出去,哪顾得了看桶上写什么字,并且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也不愿花几秒钟的时间去考虑自己手中的到底是属于哪类垃圾并放置在相应的垃圾桶里,大多都是匆匆一丢。
觉得这并没有什么。
3,垃圾分类知识不普及很多人为自己不分类扔垃圾的行为的辩解就是自己不知道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除了可以回收到回收站的报纸,金属,酒瓶之外其他的并不清楚,为了方便大多都是随便发在哪个垃圾桶内,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宣传还是做的不够到位。
4,没有完善的分类管理体系除却以上两点,我们还觉得我国对分类垃圾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也是垃圾分类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
如果仅仅想凭借环卫工人的力量来进行垃圾分类,显然不太现实。
但如果在人们和环卫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垃圾分类。
而这样,也会使得垃圾分类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回到中转站后,又会难以分类处理,最终只能是“分了又合”。
个人总结:(周颖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材料取之于自然界。
因经济的发展而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垃圾问题,从而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不平衡;而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
垃圾问题不仅会导致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会破坏了自然系统内的平衡关系,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
垃圾问题引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破坏了人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
但在此次实践中很明显的得出在我国人民垃圾分类意识十分的薄弱。
而日本我们的邻国,他们每年的12月份,居民们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
在“年历”的下方注有说明:每一种颜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注:在日本每天只能扔规定的垃圾)“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都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
有了这张“年历”,在这一年里,人们都要按照“年历”的规定日期来扔不同的垃圾。
如果哪天你垃圾分类错误了,那么你的垃圾将无法收回,还会被退到你那,并带有一份警告书。
他们的所有垃圾几乎所有市民都可以按要求自觉分类。
可以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做到了“极致”。
我国如果想和日本一样把分类垃圾做到极致,首先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时常将垃圾制造出来的新产品展现在人们眼前,强调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使得垃圾变废为宝。
学校加大“垃圾分类”的教育力度,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社区,街道也可以常常张贴一些分类垃圾的知识,宣传海报。
举办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比赛活动,从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有关政府也应该成立相关的法律条文,处罚不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人。
而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人,社区,街道也应该给相应的奖励,做到有赏又罚。
不仅这样我们也应该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教会大家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离,让大家生活在到处都在强调垃圾分类的环境之下,不断地渲染,从而做到习惯成自然。
其次,我觉得我们还应在设备上加强。
除了在街道要处放置垃圾分类的设施,还要在每家口放置分类垃圾桶,并且这种垃圾桶要分类多一点,并附有提示,提醒人们每个垃圾桶应该放哪种垃圾。
(下图,参考日本垃圾箱)设有各种类型垃圾的垃圾回收车,回收车也要分类仔细,而垃圾回收人员要严格地将“已分类垃圾”再分类。
最后要建立不同的垃圾回收站,不同的垃圾将分到不同的垃圾回收站。
让每一道工序都可以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分好类。
经过这次调查,让我们小组的成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具体做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且让我们认识到当今进行垃圾分类的不足,引发了我们对此的思考。
从而约束我们自己的行为。
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会紧密结合等问题,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个人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改善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多的垃圾。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明白了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达使人们可以满足需求,例如购物。
需求是得到满足可是现在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驳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产生的原因基本是生活垃圾。
通过这次的活动也让我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垃圾分类,例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
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
而在我国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我国的垃圾有很多,可是本次调查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或者是嫌麻烦而不愿意去进行按垃圾分类。
垃圾有利用价值,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做到可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第一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城市更美好;第二点: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很多不易降解,会使土地收到严重侵蚀,去掉可回收垃圾和不易分解的垃圾,垃圾数量可减少50%以上;第三点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土壤中有废塑料会引起农作物的低产量。
根据以上情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更生入我心。
在我国的垃圾桶上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
下面的知识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得到了深刻的了解。
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
在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