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校园戏剧的认识浅谈

对校园戏剧的认识浅谈

对校园戏剧的认识浅谈
大二上学期,我有幸选中了由邱老师上课的戏剧鉴赏选修课,在这样一堂课上,我对戏剧有了初步认识,而且对校园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时,我想表达一下我对校园戏剧初浅的认识。

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为主体创作、演出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校园戏剧因其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和非功利的游戏性,对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校园戏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情感体验
和交流,重视对日常生活的参悟,激发内心激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当前学生学习生活凸现规范性弱化生成性、重视理解性忽视体验性、强调社会性削弱个体性的偏失是一种矫正。

校园戏剧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

剧种形式方面,有话剧、音乐剧、戏曲、小戏小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众多眼球,使得校园戏剧的关注度一直以来都很高。

“校园话剧是中国话剧的母校。

”——常听老师说这话,的确是的。

中国话剧起源于校园话剧,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了紧跟时代、贴近现实的优良传统。

它们“诞生于校园,其实又是面向社会的”,某种程度上讲,校园戏剧活动磨砺了学生们的思想,未来的戏剧大师从这里诞生是可以期许的。

毛时安也认为,校园戏剧没有职业或专业戏剧的做作成分,很本色,演员就是学生,表现的就是他们所体验的生活、所理解的社会,不加掩饰地表现了自己对各种社会问题很有赤子之心
的想法,比如由芗涛剧社出演的小品《春运》,讲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人生选择问题,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如《一片丹心》,还有讲一些令人感动,令人震动的社会事件,如《丁香花的梦》,就向我们讲述了在汶川大地震中为保护学生而不幸身亡的优秀老师的故事,十分令人震动,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和友爱,激发了同学们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情感。

这样的例子很多,它们都体现了校园戏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情感体验和交流,重视对日常生活的参悟,激发内心激情,张扬学生的个性的特点。

校园戏剧所展示出来的丰富性,较好地反映了校园戏剧自身的活力。

校园是戏剧特别是话剧比较活跃的阵地之一,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学生们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自编自导自演,“不必有太多的功利顾虑”。

学生演戏仅是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艺术、寻找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回到了艺术的本源,其艺术追求是值得鼓励的。

不得不说,校园戏剧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反映了社会需求。

要想学会鉴赏一个戏剧,就必须积累一些经验,多看一些剧本和戏剧表演,慢慢形成对戏剧的认识。

更可以亲身感受,尝试着去上台表演,去体会戏剧表演带给你的奇特体验和快乐。

在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我学会了很多,培养了自己对校园戏剧的兴趣。

尽管这堂课即将结束,但我想我是不会终止对校园戏剧的喜爱,我会继续保持自己的这种兴趣,继续增强对戏剧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