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2015年版“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2015年版“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1
五、人工呼吸“B”
(20分)
1、口对口人工呼吸:将纱布置于患者口部(1分),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另一手扶住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者口全罩住(5分),缓慢吹气,吹气时间1秒以上,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即可(2分)。每次吹气完毕,应放开口鼻,让气体自然逸出(2分)。
10
2、球囊-面罩通气:呼吸面罩罩住患者口鼻(2分),左手用"CE"手法固定面罩(3分),右手持简易呼吸器球囊规律挤捏球体:挤压时间大于1秒(2分),潮气量500-600ml,以能够观察到胸廓起伏为准(3分);通气频率10-12次/min。
2016年度“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一、环境评估(2分)
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1分),口述:环境安全(1分)。
2
二、识别心脏骤停,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15分)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1分),分别对双耳呼喊:喂!你怎么啦?(1分)。口述患者无意识(1分)。
3
2、判断脉搏和呼吸:检查脉搏(4分):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外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动脉搏动;同时检查呼吸(4分):看胸廓是否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检查时间为5-10秒,口述001、002、003...16分)
1、清理口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1分),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中指缠好无菌纱布伸入口内挖出污物(4分),如有活动假牙一并取出。
5
2.1仰头抬颏法:一手按压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4分),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4分)。
2.2托下颌法(用于疑有颈椎损伤者):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1分),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1分),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1分)。
10
六、按压通气比(6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3分)。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要求限制在10秒以内,即从清理口腔到完成人工呼吸的时间应不超过10秒(3分)。
6
七、评估
(5分)
评估(操作并口述):意识恢复(1分),有自主呼吸(1分),触及大动脉搏动(1分),瞳孔由大变小(1分),面色、口唇红润、皮温变暖(1分)。
10
3、大声呼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救援(2分)。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
三、胸外心脏按压“C”
(36分)
1、体位: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1分),可口述。解开患者上衣,暴露前胸(2分)。
3
2、定点(5分):方法一: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胸骨正中交界处;方法二:双侧肋弓的汇合点,向上两横指。
5
3、按压方法: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5分),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指紧扣翘起(5分),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5分)。按压深度为5-6cm(5分);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5分)。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不可倚靠在患者胸上(3分)。
5
总分
100
说明:1、以一个周期为考核要求,5个循环为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