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必须掌握的技能发明人能够自己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是最理想的。
但是,绝大多数发明人没有非常深入地研究过专利理论,也没有丰富的文件撰写经验,很难写出有质量的专利文件。
有缺陷的专利在转让和维权时很可能遇到麻烦,甚至有可能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严格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格式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是最起码的常识,无需赘述。
这里概括了几种写文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果您都具备,那就可以大胆地自写专利申请文件了;如果您暂时还不具备这些能力,自写专利文件要慎重。
下面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一、必须掌握举一反三的发明创造方法,还要有很高的发明技巧;二、准确区别《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是最起码的常识,必须能够熟练地精确描述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三、准确理解《专利法》意义上的“上位”概念,并且能够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发挥自如;四、熟练掌握说明书支持权利要求的各种方法;五、精通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法,能熟练引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举一反三地发挥,还要掌握有章法的渐退技术;六、要有很强的触类旁通能力,创作灵感要丰富,还要有很强的文字(描述技术特征)能力。
要撰写出高水平的专利申请文件,以上六种技能缺一不可,自写专利申请文件的发明朋友务必慎重,即使委托专利代理人也一定要和代理人有良好的配合。
由于掌握以上这六种技能需要很多年时间,一般的发明人似乎没必要花这些时间。
文件撰写经验不足的发明人申请专利时,请有经验的人帮忙或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是明智的。
发明创造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如同下棋,仅仅知道规则是不够的,会下棋的人很多,但水平高的人不多。
只有通过六种技能的综合发挥,才可能让我们的发明创造得到发挥,甚至能让那些创造性不明显的技术成为优秀的发明创造。
如何正确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如何正确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对专利权人状告专利代理人的个案评析文/ 北京德权律师事务所张诗琼律师摘要:专利事务所与专利权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专利权人的合同目的是仅获取专利权,还是包括专利侵权后应得到的有效保护?这是与专利权人的权利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专利代理人应审慎处理的问题。
具体言之,即专利代理人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要求范围与专利保护的关系,即如何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让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适当,既不过宽,也不过窄,使专利权人的利益最大化。
本案是国内首件因专利代理事务所不称职的代理行为而引发的索赔案件,具有典型意义,案发后,引起专利代理界广泛关注。
案情回放某基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费水福发明了“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1994年3月委托原贵州航空工业专利事务所(简称专利所)代理申请专利。
1995年1月获实用新型专利权。
1996年初,市场即发现与本专利类似的产品,费水福于1997年专程去深圳调查,发现多家港资企业也在销售类似产品。
经收集证据后,费水福请求深圳知识产权局给予行政处理,结果被驳回,理由是:“被控两种产品均未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费水福经咨询专业代理机构后才明白:专利代理人在撰写本案权利要求时,把所有附加技术特征(即非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写成了必要技术特征,使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缩到最低限度,导致“侵权者”规避了该专利而未侵权。
但该后果是两种可能性造成的:1、专利权人未要求做专利检索,也没有支付做专利检索的费用(1994年,国内还几乎没有免费的网上检索),所以,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的划界是代理人“估计”的结果,代理人由于担心权利要求范围太宽不会获得专利权,故将附加技术特征写成了必要技术特征(本案专利是实用新型,代理人的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所以第一种可能性极小)。
2、代理人确实水平有限,不清楚权利要求范围的宽窄对专利侵权的影响。
费水福了解到,目前,国内专利申请文件是专利代理人撰写,他们的专业范围(特别是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较少涉及到专利侵权,并且缺乏对法律的系统学习和熟练操作,所以部分代理人不清楚权利要求范围的宽窄对侵权认定的影响;而专利侵权案件大多数由律师代理,律师却缺乏技术知识和专利代理的相关知识,所以,做专利侵权案件也不是一般普通律师可以胜任的。
费水福反复考虑后,认为是专利代理人的不称职代理行为影响了专利权人的利益,遂于2004年,向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贵州某基地第一设计所、贵州某基地赔偿专利损失。
贵阳市中院认为,专利事务所与费水福订立的专利代理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为有效合同,签约后,该所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已实际全面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即代理费水福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完成了代理行为。
判决驳回原告费水福的诉讼请求。
费水福不服一审判决,遂于2004年7月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费水福向高院诉称:1、按(专利代理委托书)“代理办理名称为《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的发明创造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在专利有效期内的全部专利事宜”的约定,专利事务除了为委托人代理申请专利以外,还要承担“在专利权有效期内的全部事宜”。
原审法院认定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已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的结论与《专利代理条例》第25条的规定相悖;2、本专利的发明核心就是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而专利代理人却把“弹簧爪式链爪输送机构”在权利要求书中写成是本专利的发明核心,将权利要求书不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合并写成一条,把所有附加技术特征(即非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写成必要技术特征,使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导致本专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失去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和意义,专利事务所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省高院认为,费水福与专利事务所签订的《专利代理委托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予认定合法有效。
费水福按约定向专利事务所支付了代理费,履行了合同义务。
专利事务所接受委托后,撰写了包括权利要求书在内的申报《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专利所必备的文件,经费水福本人审看认可后,按程序代为进行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证书,从而履行了“代为办理名称为《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的发明创造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义务。
专利事务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书是否存在使专利保护范围缩小和应否对费水福进行赔偿问题,因本案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专利代理委托书》并未就专利代理人代理如何撰写专利申报文件进行约定,其提交的申报文件也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而使费水福获得了专利,故费水福的上述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能成立。
高院还认为,对于其他两被告,即设计所和贵航公司,两者与费水福之间无民事法律关系,两者虽与专利中心有一定的组织联系,鉴于专利中心在本案中依法不承担赔偿责任及专利中心自身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费水福对设计所和贵航共同承担民事责任的上诉主张,不予支持,费水福终审败诉。
案例评析一、专利事务所与专利权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专利权人的合同目的及专利事务所合同义务的确定:(一)专利权人的合同目的本案,专利申请的目的是一、二审法院认为的“获得专利权”?还是费水福认为的“专利得到有效保护”?抑或上述两目的都有?在专利的三种类型中,发明需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只需初步审查合格即可获得专利权,即主要审查专利申请文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权利要求主题是否属于不授权内容(如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等,一般说来,只要是对专利法稍有研究的人士都可以撰写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申请文件并会获得授权,但如想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权后得到有效的保护,却是非专业人士莫属。
现在,国内的普遍现实是:专利申请人不明白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授权后的专利保护的关系,以为只要得到了专利权,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专利事务所也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可日后一旦指控实施者侵权,才发现实施者规避了自己的专利保护范围,即实施者的产品去掉或改变了其独立权利要求的某些本应不是必要技术特征的“必要技术特征”;或者实施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权人的专利“无效”。
这两种结果是出乎专利权人意料的,经过侵权诉讼后,专利权人才清楚,在开始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时候,如专利代理人的专业水准较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所以,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为了专利授权后的有效保护,而不仅仅只是获得专利权那一纸证书。
如果专利授权后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是“垃圾专利”,我们又落入了“为专利而专利”的怪圈。
所以,有责任心、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利代理人应让专利申请人明白个中究竟,特别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拿到专利证书太容易了,但如何撰写申请文件才能使专利权得到有效保护却是应该谨慎考虑的问题。
(二)专利代理人的合同义务省高院在二审判决中认为:费水福与专利事务所签订的《专利代理委托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予认定合法有效。
费水福按约定向专利事务所支付了代理费,履行了合同义务。
专利事务所接受委托后,撰写了包括权利要求书在内的申报专利所必备的文件,经费水福本人审看认可后,按程序代为进行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证书,从而履行了“代为办理名称为《组合式直型全自动焊锡装置》的发明创造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义务。
但专利申请人委托专利事务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专利权,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专利被授权后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
所以,专利事务所的合同义务应包括“为使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和专利被授权后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而正确撰写专利文件”,该义务应是专利代理人的“合同”义务,是专利代理人经过专业考试才能上岗的“专业性”水平和较高收费决定的。
遗憾的是,省高院在二审判决中却认定,因本案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专利代理委托书》并未就专利代理人代理如何撰写专利申报文件进行约定,其提交的申请文件也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而使费水福获得了专利,故费水福的上述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能成立。
省高院对合同义务的理解过于机械。
试想,专利申请人怎么会与专利代理事务所约定如何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申请人如果知道怎么撰写,他还会求助于专业人士吗?另外,省高院对专利申请人委托专利事务所的目的理解也比较片面,以为获得专利权,专利事务所即实现了专利申请人的合同目的,其实获得专利权只是形式,专利授权后的保护才是实质;同时,省高院对专利代理人应如何撰写宽窄适度的权利要求了解也不够深入。
本案,专利代理人应为获得专利权和专利授权后的有效保护正确撰写申请文件,本案部分事实未查清,直接导致了判决有误。
二、专利代理人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要求与专利保护的关系(一)必要技术特征与附加技术特征的正确区分本案原告费水福提出:本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违反常规,专利代理人在权利要求书中把所有附加技术特征(即非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写成必要技术特征,使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导致该专利实施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失去了申请专利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