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管线工程主要为雨水、污水管线更换,具体数量需现场确认才能更换,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上个项目竣工图,管线开挖支护包含需要对挖深较深的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
除支护段外其他管线基坑均放坡开挖。
本工程按设计图纸基坑支护开挖深度约2.5~6.5m,宽度约1.6m~2.6m。
1.2 周边环境本工程西侧污水沿线5~10m外有综合管廊。
施工期间须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保护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场地和周边存在很多电力、电信、给水、输水等管线,施工前必须迁改到施工围5m以外,并在施工期间注意采取保护措施。
1.3 基坑安全等级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1.0。
基坑施工工期不超过1个月,施工期间支护周边20m场地围地面荷载不得大于20Kpa。
1.4 基坑支护设计1.4.1 基坑支护类型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围的土层主要为填土和淤泥,地基已在上个项目采用联合堆载真空预压处理,根据不同地段管道基坑底的地质条件埋深,需根据不同的形式采用相应的支护方式。
1 基坑开挖围存在淤泥、粉砂、粉细砂时,挖深≥2.0m则采用“拉森钢板桩+钢管撑”的支护形式。
2 基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钢管撑”形式。
加固支撑体系包括HW型钢围檩和热轧钢管撑,基坑宽度<3.5m且基坑挖深<5.0m时,撑采用热轧钢管(d=299、t=8)、围檩为HW300×300×10/15mm型钢,基坑宽度≥3.5m或基坑挖深>5.0m 时,撑采用热轧钢管(d=377、t=8)、围檩为HW400×400×13/21mm型钢。
型钢围檩与钢板桩的空隙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填实以保证受力均匀。
当开挖深度为2.5~3.5m,钢板桩长度为12m,设一道横支撑,间距4.0m;当开挖深度为3.5~5.5m时,钢板桩长度为15m,设两道横支撑,间距3.5m。
图1.5-1 2.5-3.5m钢板桩基坑开挖支护横断面图图1.5-2 3.5-5.5m钢板桩基坑开挖支护横断面图1.4.2基坑支护工程量二、雨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挖土和支护→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砖砌检查井→沟槽回填三、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放样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报监理单位复核。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检查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检查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四、管沟基坑钢板桩支护4.1 施工要求与技术保证条件4.1.1 施工要求1 支护结构施工前,详细查明场地管线和建筑物现状情况,并在有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和拍照及存证。
场地如有地下管沟及电缆、光缆等管线,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过程对周边建筑物做必要的测量观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规划用地红线的各类市政管线施工前拟拆除,未能拆除的设保护措施。
2 土方开挖宜分层分段逐步进行,每挖一层应及时施工支护横撑,严禁超挖,并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3 土方开挖及运输必须安排合理路线,禁止对支护结构造成损害。
4 基坑周边2倍基坑挖深围不能堆载土方及其它较重物品,临时道路亦应设置在基坑5.0m以外围,少于5m的应采取可靠的边坡加固防护措施。
5 支护采用的钢板桩,要求锁扣紧密、止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0,沿基坑轴线方向左右允许偏差为100mm。
钢结构焊条采用E43型,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 基坑顶部设截水沟和底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对井积水集中抽排,避免施工期间积水水浸泡基坑。
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基坑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面0.5m以下。
7 基坑土方开挖时,应先撑后挖,必须对称,均衡,分层开挖,完成管道施工后,基坑应尽快回填。
8 管顶以上0.5m至基坑顶回填原状土,但不得回填淤泥、淤泥质土、有机土等不良土,回填土方量不够时,可外运好土回填。
4.1.2 技术保证条件1 基坑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情况,结合现场条件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气候等情况,编制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技术人员等熟悉、审查图纸并做好记录,在施工中严格按专项方案要求进行;3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与降水、开挖相互协调,各工况和工序符合设计要求;4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与拆除不影响主体结构、邻近地下设施与周边建(构)筑物等的正常使用;5 支护结构施工前进行试验性施工,并评估施工工艺和各项参数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参数、工法或反馈修改设计方案;6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监测,采用信息法施工。
4.1.3 施工平面布置4.1.3.1 总体布置方案1 场地围蔽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图纸划定的区域进行施工围蔽。
临时围墙将施工现场与外界隔断,实行封闭施工。
2 场交通基坑靠道路主线侧边利用路基路面。
基坑施工时,每隔一段距离(一般30m~40m)设一人员上下通道,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基坑。
3 施工供电本工程考虑从附近变压器连接供电源,引入点将施工用电引入施工场区并设置分配电箱,向各施工用电点供电;供电电缆在门口及穿越专区道路等套钢管埋地铺设。
同时自备一台200kW的发电机,通过电源切换箱备用于停电情况下的照明、负荷许可情况下的一些动力用电,以减少停工损失,确保施工进度。
4临边防护为保证土方开挖后基坑的作业安全及坑边行人、行车安全,使用Φ48mm的钢管搭设1.5m高的防护栏杆,中间三道水平横杆,护栏立杆每3m设置一道,埋入土层深度为0.6m,横杆用红、白相间的反光漆涂刷,栏杆上用密目式立网全封闭。
4.1.4 施工计划4.1.4.1 进度计划安排根据本工程管线部分总体计划安排,基坑支护贯穿整个施工计划,基坑支护开工时间与管线工程基本同步,于2017年3月10至2017年10月20日结束。
管道施工采用分段流水作业,钢板桩支护段按100m~150m一个作业面,钢板桩支护段每米开挖土方量约6 ~15m³,一个作业段100m,一台挖掘机需2天,施打拉森钢板桩双侧100m,需约2天。
4.1.5 材料、设备计划4.1.5.1 材料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大小确定施工材料。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材料计划见表3.2-1。
4.1.5.2 设备计划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项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施工机械,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计划见表3.2-2。
表3.2-2 主要设备投入计划表3.2-2续表主要设备投入计划五、管道开槽施工沟槽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修整边坡、清底为辅。
基坑采用明沟排水。
1、道路左侧雨、污水管道开挖桩号,地质情况,坡比等其余路段:当沟槽深度不小于3.5m时,采用分两级边坡开挖,第一级边坡高1.7—3m,坡率1:1.25—1:1.50;第二级边坡高3.0m,坡率1:1—1:1.25,两级坡之间设置2.0m宽的平台(一边各一米),坡率1:0.5—1:0.75。
当沟槽深度小于3.5m时,采用放坡开挖,开挖边坡坡率为:1:0.75—1:1.0。
2、道路右侧雨水管管道开挖参照左侧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下式计算: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B=D。
+2b1式中 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0—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下表采用;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b3—现场浇筑混凝土一侧模板的厚度(mm);b4—沟槽底部一侧排水沟的宽度(mm)。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柔性接口600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后,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 槽底以上2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如有必要两侧进行边坡支护,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不宜小于0.8m。
在电杆、变压器附近堆土时其高度要考虑到距电线的安全距离,离槽边距离不得小于1.2m,施工机具设备停放离沟槽距离不得小于0.8m。
槽底量出检验尺寸、标高,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单报请有关部门验槽。
如达到不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及时通知设计者现场处理。
注:基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区域的已埋地下管道,仔细核查相关资料并进行细致的现场确认,对现场与图纸资料有差别的如光缆、电缆等有重要影响的地下管道更应慎重对待,相关路段应进行探沟,以人工开挖为主,避免对已埋管道的破坏。
人工开挖探沟的间隔及沟深等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六、管基基础处理:根据本设计图纸的地质条件,设计排水管道大部分基础位于②-1—②-4之间粘土层。
当管基位于②-1和②-3粉质粘土层时,该土层满足管基要求,可不作处理,直接作为管基持力层。
当管基位于②-2和②-4淤泥、淤泥质粘土层时,该土层承载力较低不可直接作为管基持力层,需做处理,具体段落及处理方法按设计出具的方案进行。
七、检查井施工1)接户支管及检查井接户支管管径除注明外,雨水为d600mm,污水为d400mm;哦爱谁接户支管的坡度均为0.3%,与下游管道成》90º 夹角接入。
接户检查井均采用沉泥井。
2)除特殊段落外,雨、污排水井均采用砖砌结构,其中管径d500mm采用φ1000圆形砖砌盖板式检查井,管径d600mm-d800mm采用φ1250圆形砖砌盖板式检查井,管径d1000mm采用φ1500圆形砖砌盖板式检查井,管径大于d1000mm 采用矩形砖砌盖板式检查井(具体请参照06MS201国标检查井)。
3)本设计图纸选用06MS201国标检查井,并作出如下修改:井墙材料改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页岩砖;井基砼为C25;井基下加铺10cm厚碎石垫层。
盖板砼材料为C25。
砌筑检查井时必须砂浆饱满,砌体外壁均用1:2防水砂浆抹面至顶。
4)除注明外,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均为d300mm,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Ⅱ级),橡胶圈接口,150º砂石基础,管道基础及接口形式参见国标06MS201-1-10、23,连接管覆土厚度如小于70cm则采用C20砼满包处理。
5)雨水井口采用砖砌偏沟式雨水口,雨水口高程应比路面低1—2cm,以利收水;雨水口底高程比所连接雨水管底低20cm,以利沉泥。
(具体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8-10、11)八、管道安装本工程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管和中空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具体的施工安装如下: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道进行检查,特别是管道的接口部位,确保接口部位的完好无损。
2)在HDPE管管道被吊装到位之前,先铺黄砂,并确保管底的黄砂平整,且标高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