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作业

美术鉴赏作业

梵高和他的星空
大多数人认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知道梵高这位画家,大都是从他的向日葵开始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不否认向日葵这幅画对我的深刻印象,但梵高的作品中,最让我喜欢和产生亲近感的一幅油画则是星空,先不用专业术语(大多也就百度而来的东西),再没看画作评论之前,我也确实不是很懂这属于哪个风格,亦或者是哪种类型。

也不以懂画人的身份吹嘘,事实也确实不是。

星空给我的感觉就像童年时期的那些梦,天马行空,张扬且富有个性。

在有一些美术鉴赏学习之前,我对国外的油画,特别是那些犹如小孩涂鸦一样的油画,对于其价值是不太认同的,可能对艺术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为什么那些粗犷线条或者是歪曲难看的拼图一样的作画会值那么多,直至我知道了那些画家的生平,画作大致的创作历程之后,我才对它们有了新的认识。

就像光听名字一样,你不知道这人怎么样,就永远也不了解这名字背后的人及其意义的。

既然是赏析,就少不了对作者的介绍,这也是对画作更深认识的必要手段。

这是从百度上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之后,有序无序地整理下来的,梵高全名文森特﹒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出生在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

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实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

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话,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

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

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

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尔兹河畔因疯病发作开枪自杀身亡。

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自己的耳朵,割耳后的自画像就创作于那时。

1861年,梵高画了人生第一幅素描——《猫》,但在母亲的夸奖中顺手撕毁了。

在住进圣雷米精神病院的一个月后,创作了他最著名的画之一《星空》。

如此一来,当一个画家的生平经历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待他的作品就能结合着去赏析了。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事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解释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

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

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

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手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情感,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应,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大篇幅地描述了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当然都应该是为解析星空做铺垫的。

一个个呈漩涡流动的星辰,敏感而不稳定。

几近骚动的线条,刺目的换色或耀眼的红色在激情的指挥下恣意舞动,就连生长于大地的扁柏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向激流涌动的蓝天,这简直是一篇激情的汪洋。

房龙在《西方美术简史》中是这么评价的,梵高的激情远比高更来得激烈与外向,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

星空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不羁、张扬的色调给了星空下的我们追逐梦想的动力,这些正是年轻时代的我们所应拥有并且保持下去的,看画多给了我对画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的启迪。

这或许就是艺术的背面吧。

————————百度百科梵高人物简介————————百度词汇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