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及模具
模具设计-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及模具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9.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具的加热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交联反应需要模具有足够的温度,模温直接 影响塑件的质量与生产效率。 模温要均匀且热量损失要小 模具加热常用电热管或电热套,一般每公斤 模具要30~40W的电功率。 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板间应有隔热层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 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本 生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目的与要求: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1.了解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模具设计的不 同点。 2.了解气辅成型模具的工艺过程及设计要点。 重点和难点: 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及气辅成型模具设计要点
1.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
开模取件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2.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基本结构及特点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与热塑性塑料注射模结构基本相同:成型部分、浇注系统、 导向机构、推出机构、侧抽机构、加热及排气系统 模具要考虑加热 塑料在成型前要有足够的烘烤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7.推出机构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常用推杆推出,易于加工调整、飞边易于清 除;若用推板推出则应采用锥面配合。 型芯与型腔的配合间隙应在0.03mm,表面粗 糙度达Ra0.2μ m以下。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热压成型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原理 将塑料膜或塑料板加热到半融状态(>Tg),以压 力将其成型至与模具型腔相同的形状,冷却后经后 处理(如:裁边)即得所需产品。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过程
加热 加压成型 冷却 裁边
模具寿命低。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5.浇注系统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高温流道成型法
流道较宽较薄,加热能迅速升温,使塑料在流道中
便能产生一定的交联反应,流动性大大降低,不易
产生溢料飞边。 热固性塑料受热会降低粘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度,继续受热交联反应后
流动性大降。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5.浇注系统设计 冷流道浇注系统
流道做成单独的衬套,周围冷却T<100℃,塑 料不固化实现无流道凝料连续注射。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模具设计时要考虑充分排气
尽量减少拼缝
考虑防腐性和耐蚀性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3.注射成型适用的材料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流动性好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塑化温度范围宽
热稳定性好 快速固化性 其它要求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5.浇注系统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主流道与冷料穴 主流道直径较小:锥度为1~2° 塑料直接进入高温模具,流动性提升 减小不可重复利用的主流道凝料和固化时间 主流道末端设置较大的冷料穴:存贮喷嘴端部已固化的 塑料。
热固性塑料模具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6.成型零件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尽量不采用镶拼结构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与热塑性塑料工作尺 寸计算方法相同) 开模与抽芯(也要用到侧抽芯机构或用熔芯技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术成型复杂的内侧凹塑件)
材料、热处理和表面粗糙度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5.浇注系统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分流道
平衡式布局,使各型腔同时充满、同时固化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常采用梯形截面或圆形截面
浇口
大小适中 大浇口:可延长寿命,不利于摩擦生热和浇口去除 小浇口:利于摩擦生热、塑件美观,但浇口易磨损,
为防止滑动部分被拉毛,局部淬火表面强化
处理,硬度可达HRC54~58以上。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8.排气槽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型腔中的气体和塑料产生的挥发物要及时排 出,否则会出现麻点、凹陷、气泡等缺陷。 排气槽深度0.03~0.05mm,宽4~6mm。 排气槽深度也可达0.1~0.5mm,但在靠近模 腔边缘处留2mm不开穿,以防溢料。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粉状或粒状塑料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一定温度 专用热固性塑料注射机
一定压力
注射机喷嘴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模具加热到预定温度 模具型腔 模具浇注系统
发生交联反应 固化成型
夹持
应用 免洗餐具、冰箱內槽等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热压成型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热压成型制品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塑料成型新技术
8.1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模
4.热固性塑料注射模分型面设计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既要防止溢料(0.01mm)又要充分排气: 减小接触面积
热固性塑料模具
气辅成型模具 思考与练习
分型面上尽量减少孔穴与凹坑
分型面表面硬度和光洁度要高 开设专门的排气槽 分型面模板要有很好的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