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村级财务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向经常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集体经济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行“一票否决”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1、不设立村会计的。

2、全年审计次数达不到六次的(全年以八次为准)。

3、村“两委”成员因财务问题受到责任追究的。

4、未按规定办理财务交接手续的。

5、收入不及时上缴入账的。

6、因财务问题出现上访的。

二、实行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制
每年将农村干部第四季度的工资作为财务管理考核工资,年底按照财务管理考核分数作为工资发放比例,兑现应该发放的工资。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规定,不履行职责造成财务混乱或集体资产流失的,由乡政府或乡纪检监察机构追究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村级财务管理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形式。

(一)责令改正;
(二)警告;
(三)通报批评;
(四)免(停)职处理;
(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有下列行为的,追究村支部书记(主任)、村会计责任。

(一)未按要求及时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到位,或未严格执行财务收支预算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
(三)对集体资产发包及租赁收入、应收款项、投资款项、固定资产随意减免或处置的;
(四)未按规定出借村集体资金、举债借入资金或擅自提供经济担保的;
(五)基建工程项目、大额集体资产拍卖、转让、发包及租赁项目未经民主决策或未经招投标管理而先行实施的;
(六)村干部报酬、补贴未按乡政府审批标准发放的;
(七)授意设立账外帐或小金库,公款私存或截留、侵占挪用集体资产的;
(八)村级财务和重大财务事项未按规定及时公开的;
(九)已收集体收入但不及时上缴、入账的;
(十)未按规定办理财务交接手续的。

四、实行村干部报帐承诺制
为有效防止村干部漏报、拖报、不报村级账目,达到月清月结,实行村干部报账承诺制,每个月村干部到乡报账,必须签订报账承诺书,由村支部书记、村会计公开承诺:本月所报业务已经全部报清,今后如有漏报收入按贪污论处;如有支出,由村干部自负。

五、实行支出凭证规范制
财务支出凭证必须使用经税务、财政等部门监制的正式发票(包括商品购买、公益事业建设、生活招待费等,与农户往来除外),对因特出情况无法取得正规原始发票的,必须说明事由,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共同签字方可报账。

六、重大村务决策申报审批制
重大村务包括: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完善、变更和解除;村集体资产的拍卖、
发包和处置;土地承包、宅基地和生育指标安排;“一事一议”资金收缴使用;村干部补贴发放;3000元以上生产性开支或500元以上非生产性开支;农田水利建设、修路架桥、旧村改造、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等公益事业建设;其他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等。

七、实行生活招待费限额制
每村基数每年核定为2000元,根据各村人口数(以上年度的年报数为准)每人加2元,作为该村全年生活招待费限额。

在新农村建设或富民工程建设中,雇用技术人员,确需招待的,根据工程预算、用工时限、雇用人数报乡政府审批,审批后的数额作为工程生活费,凭重大事项审批表的数额入账。

八、实行财务月公开制
每月10日是全县统一的财务公开日,村集体必须将本月发生的各项收支业务逐笔张榜公布,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村两委应及时答复,妥善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