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供电公司
新建一户一表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讨论稿)
1、总则
1.1为加快推进XXX居住区一户一表工作,规范新建住宅区配电设施的建设行为,为广大居民客户服好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新建住宅区一户一表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供有关单位执行。
1.2居住区供配电设施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用电增长的需要。
1.3 客户新申请住宅小区必须实行公司直管到户的一户一表管理,在客户申请临时基建用电时,应落实“一户一表”工程方案。
1.4 住宅小区永久供电设施必须符合供电公司的管理要求,业扩报装部门应跟踪小区建设情况,及时主动督促开发商进行正式电源建设。
2、供配电设计
2.1 负荷容量的统计
2.1.1居住区用电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1、单户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
每户8kW;单户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15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2kW;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6kW;豪华别墅按设计确定容量。
2.1.2用电负荷配置系数
(1)变压器配置系数选择取0.5。
(2)低压干线配置系数36户以上不小于0.6,36户以下按0.8计算。
(3)居住区内公建负荷容量在250kW及以下时可采用低压供电,新建变压器时一起考虑容量,仅限于为小区服务的商业、公建设施,大型商场、办公场所不包括在内。
(4)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
当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计算:办公、商业60-100W/平方米。
(5)居住区配变容量宜不大于800kVA。
2.2电能计量
(1)居民住宅应实行供电公司直管到户的一户一表计量方式。
(2)电表箱宜集中安装在楼道内,不得安装在楼外。
表箱应符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低压计量箱订货技术规范》要求。
(3)七层及以下住宅应采用以单元为单位集中方式安装。
表箱安装位置可在一楼道或负一层。
安装在负一层时应满足照明、通风、防潮等方面的要求。
(4)七层以上高层住宅可集中安装在专用电表间,电表间的设置应协商确定。
(5)表箱宜采用嵌入式方式安装,表箱下沿距楼面(地面)1.4-1.6米之间,表箱安装在户外时下沿高度在1.6米-1.8米之间,距楼面小于上述要求应采用安全防护措施。
(6)导线防护管应进入表箱内,保护导线不受损环。
(7)表箱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气安全要求,便于抄表维护,新建住宅小区不得将电表箱安装在室外。
(8)表箱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为总进线,内配单元总空气开关和分线端子排,并且留有远方抄表系统中集中采集控制器的安装位置,空气开关操作部分外露;右边部分为电度表安装部分,电度表下端加装出线断路器。
电表箱必须加铅封并留有电度表插卡孔。
3、配电设施技术标准
3.1导线及绝缘子
3.1.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GB12527、GB14049的规定,选择应满足DL/T601、SDJ206的要求。
3.1.2接户线导线截面应根据线路负荷,结合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管材热阻系数、不同土壤热阻系数及多根电缆并行敷设时等各种载流量校正系数来综合计算考虑,并适当留有裕
度,其型号统一到50mm2、70mm2和120mm2。
3.1.3 10kV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宜大于50米。
3.1.4 10kV配电线路绝缘子推荐采用复合绝缘子。
3.1.5绝缘导线剥切部位及开关、熔断器、隔离开关的带电裸露部位进行绝缘防水封闭处理。
3.1.6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推荐使用高质量冷缩电缆头。
3.1.7由架空线路与下户电缆连接沿电杆下线处电缆,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涂塑钢管加以保护,露出地面的涂塑钢管应为2.5米。
70mm2及以下电缆应采用直径为Φ75.5涂塑钢管,120mm2及以上铜芯电缆应采用直径为Φ165涂塑钢管。
3.2线路设备
3.2.1断路器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三极支柱式结构,全封闭,小型化弹簧操作机构,可手动、电动操作。
绝缘材料采用进口户外环氧树脂。
3.2.2下户线T接点设备一般情况下按如下原则选择:配电
设备容量达630kVA及以上的,在T接点安装真空断路器,配置保护。
配电设备容量在630kVA以下的,在T接点安装跌落式熔断器。
3.2.5绝缘导线接户的应在T接点负荷侧安装接地挂环。
每个T接点都应安装故障指示器。
3.3防雷和接地
3.3.1柱上开关应装设防雷装置。
开关金属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3.2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应安装避雷器。
3.3.3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相连的一端应装设避雷器。
电缆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在两端分别装设避雷器:(1)电缆线路一端与架空线相连,而线路长度小于其冲击特性长度;(2)、电缆线路两端均与架空线相连。
3.3.4为防止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发生雷击断线事故,应考虑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或避雷器。
3.4变配电部分
3.4.1公用配电变台区应根据规划,选择负荷较集中地区设置,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
3.4.2公用配电变台区原则上采用配电室。
1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应采用配电室,当地上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地下室建设配电室供电。
3.4.3配电室应为独立建筑物,所有门应向外开启,采用金属门窗,并保持良好通风。
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宜安装壁灯。
配电室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窗户应防水密封。
房顶应外突房檐,并做防水处理。
3.4.4新安装的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
3.4.5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宜采用D,yn11。
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得仅用一相或两相供电。
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40%。
3.4.6变压器经济运行容量为额定容量的30%~70%,如315kVA以上变压器正常最大负荷超过额定容量的80%以上,315kVA及以下变压器正常最大负荷超过额定容量的
70%以上,应增设变压器布点。
3.4.7配电变压器高压侧氧化锌避雷器,其接地装置与配电室接地网可靠连接。
变压器外壳与配电室接地网可靠连接。
接地网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欧姆。
3.4.8变压器低压侧至配电盘,一律采用铜芯电缆,电缆截面按照变压器容量和负荷大小确定。
配电盘出线采用铜芯电缆,其截面按实际负荷考虑,最小截面不得小于16mm2。
3.4.9配电室内配电盘面使用的接触器、空气开关必须采用20系列以上的新型产品,不得采用老系列高耗产品。
3.4.10配电室内电缆沟水泥盖板应光滑平整,盖板边缘用角铁,盖板与电缆沟及盖板间缝隙不大于3mm。
每个电气室内至少应有一块电缆盖板装设提手,便于施工。
备用盘、柜电缆口进行封堵。
3.4.11电缆沟内干净无杂物,沟内电缆放置在电缆支架上,电缆支架安装整齐,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3.4.12配电室所有铁件均应采用热镀锌。
3.4.13变压器高压接线端子和低压接线端子应采取绝缘防护处理。
3.5、无功补偿
3.5.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及“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3.5.2配电室(箱式变压器)应装设低压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容量一般按变压器总容量的7%~10%配置。
3.5.3低压电容器装置设备及导体载流部分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3.5.4配电室室内低压电容器装置一般应独立组柜装设在单独的房间内,数量较少时可设置在低压配电室内。
3.5.5安装在配电室室内的电容器组,下层电容器的低部距离地面不应小于0.2m,上层电容器的低部距离地面不宜大于2.5m。
3.5.6安装在配电室室内的电容器组柜与后墙、侧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以方便巡视人员巡视检查。
3.6 0.4kV低压线路
3.6.1低压导线应采用符合GB1179-83规定的绝缘架空导线。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线路末端电压要求,导线的最大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额定载流量。
三相供电的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中性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防止因偏相造成中性线过负荷断线,造成用户家用电器损坏。
3.6.2低压线路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布局,做到整齐美观。
一般采用放射形供电。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150米,原则上不超过250米。
3.6.3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接头处,若是铜铝连接,必须采用铜铝并沟线夹。
3.6.4低压电缆线路接头处不得采用黑胶布缠绕,必须采用防水绝缘胶带缠绕。
3.6.5接户线应采用绝缘线,铜芯线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