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l练习题课件(11张PPT)精选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l练习题课件(11张PPT)精选课件


布进口就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10“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
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 么?(2分)
•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为什么会失败?(4 分)
• 1—5DBBDB
6—12CDCDB AB
• 13...⑴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2分)资产阶级维 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2分) ⑵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材料二主张不但 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6分) ⑶义和团运动;(2分)太平天国运动;(2分)义和团 运动不反抗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反抗清政府。(6分) 14.(1)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2
•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
• 8、戊戌变法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重要改革 成果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一千
三百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第一年洋
• (2)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政治(2分)。
(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2分); ②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 情(2分)。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于 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 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 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 。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 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 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与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材料三: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 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 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 清一统升庆平。 ──《拳匪纪实》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 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 运动?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
(6分)
• 14.、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 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 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 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 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 1、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 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 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2、“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 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 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 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同时规 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 的官职。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 方面?(不得摘抄原文)(2分)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的重要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证明 此观点的重要理由之一是
A.其目 的是“自强”“求富” B.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C.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D.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 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 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 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 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 回答: (1)上述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4分) (2)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不同? (6分)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 C,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 6、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 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 B.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C.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 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 此揭开了( )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D.变法维新的序幕
• 5、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 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 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 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 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 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