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14]Richard A.Turpen.New Internal Control guidance:What You Need to Know Now[J].NONPROFIT WORLD,2010(02).
[15]李连华.内部控制学[M].厦门:厦门出版社,2007.
[16]刘卫,唐振华.投资与筹资核算岗位实用技能与技巧[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05).
国内:
代表我国内部控制领域发展的主要有学术界和会计审计职业管理机构的研究报告。1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条——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而制定的程序。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做了拓展,它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并且更好的服务于法律的规章制度。2005年6月,我国财政部批准由财政部联合证券会和国资委,积极研究制定一套完整公认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7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并于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三份征求意见稿。这些基本规范的出台,科学地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内部控制框架。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监管效益、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有利于保障资本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在我国的学术界领域,赵冬梅、霍全平(2003)讨论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需求的问题中,提出了采取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设计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企业进行资产控制、效益控制和风险控制等。罗莉(2005)在研究如何构建学习型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运用了系统科学的理论构建学习型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学习型内部控制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灵活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针对不同的控制采取不同的策略。马敬民、谢振莲(2010)在研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提出了以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内部控制,即首先应当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第一要务,改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组织模式,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机制。
[4]Orenstein,Edith.COSO’s New Guidance for Monitoring Internal Control[J].Financial Executive.2009(01).
[5]赵冬梅,霍全平.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02).
[6]罗莉.学习型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5(12).
研究目标: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设计科学合理、重点突出、便于操作的业务流程,同时还要有针对关键控制点以及主要风险来源的内控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外出现的比较有名的内控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其中,美国的COSO较为全面的阐述了一套完整的内控框架。美国的COSO成立的最初动机是为响应全美反欺诈财务报告国家委员会(NCFR)关于“成立专门机构,创建统一的内部控制定义和评价标准”这一建议。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论。1994年发布对外报告补充报告中增加了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2004年9月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此项报告中最大的突破就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的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近日COSO启动了一项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进行回顾和修订的项目,使内部控制框架和相关评估工具之间更加关联,从而使全球各类组织可以更好地设计、执行和评估自与筹资内部控制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一直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萧条,大量企业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导致很多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如何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资金活动中的投资与筹资环节由于资金数额往来较大,最容易出现差错与舞弊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薄弱环节,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也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资金活动体现出来。由于影响企业资金活动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很广、不确定性很强,企业资金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面临的困难很大。因此,加强和改进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11]贺志贞.企业内部控制设计[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1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与学术部.COSO启动修订控制整合框架项目[J].中国内部审计,2011(01).
[13]Chris Jeffrey.Internal Control at Private Companies and Nonprofits[J].THE CPA JOURNAL,2008(09).
3.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与学术部.COSO启动修订控制整合框架项目[J].中国内部审计,2011(01).
[2]杨清香.COSO报告的演进与启示[J].财会月刊(综合),2007(08).
[3]边力辉,冯静静.COSO报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11(05).
[7]马敬民,谢振莲.以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内部控制设计[J].财务与会计,2010(02).
[8]李普玲,任芳丽.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理论框架[J].管理观察,2009(05).
[9]骆淑萍. 浅谈现代企业内控设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10]黄义和.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问题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