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宁市水运物流发展

济宁市水运物流发展

济宁市水运物流发展浅析
摘要:济宁要依托运河发展现代水运物流业,努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打响“运河物流”品牌,打造亿吨大港,把济宁建成辐射苏、鲁、豫、皖、冀的区域物流中心,实现济宁水运物流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关键词:水运物流;工作对策;济宁港航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济宁是随运河而兴衰的城市,济宁的发展与京杭运河息息相关,要依托运河,发展济宁的现代水运物流业。

济宁市委、市政府对于发展运河物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意见:要打响“运河物流”品牌,运河物流是一面旗帜,是一篇大文章,是济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推动力。

济宁市发展水运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通过高水平、高起点规划一批物流园区,引进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形成运河物流产业集聚区,从而打响“运河物流”品牌,加快济宁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济宁城市物流地位和竞争力,把济宁打造成现代化的物流基地。

一、济宁市港航水运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济宁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100多公里,其中三级航道153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达5600多万吨。

水运企业140余家,各类运输船舶11000多艘,其中长航营运船舶7000多艘,运力达580
多万个载重吨。

全市港航从业人员近20万人,港航水运物流及相关产业年创地区生产总值260多亿元,年上交国家规费和税收近10亿元,年完成港口吞吐量4500多万吨,货物周转量129亿吨公里,运力和运量均占山东省内河水路运输的80%以上,济宁已成为实力雄厚、名副其实的山东内河水运物流中心城市。

二、水运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发展水运物流,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航道升级改造、碍航桥梁改造、船闸建设、港口建设、进港道路和疏港航道建设等,济宁市港航基础设施项目多,涉及面广,投资大,目前面临资金缺口大,各方面关系协调难度大等诸多困难。

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问题,正在积极寻求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发展水运物流,要依托运河黄金水道,建设运河经济带。

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宁市港航局参与编制了京杭运河济宁段建设与发展的概念性规划,立足于以城区段为突破口,以运河“四带”(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建设为目标,搞好城区段运河的综合开发,推进运河经济建设进程。

将经济发展重心锁定于运河沿线,规划建设一批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区等。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服务业,使临港地区成为更具活力的商贸聚集地和经济隆起带。

(三)发展水运物流,要与南方港口合作,加强物流市场建设,积极寻求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

在济宁市港航局的大力支持下,济宁港主动加强与上海港、南京港、扬州港、常熟港等南方先进港口合作,通过与大企业、大货主、大船务公司联系,进行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巩固了济宁港内河主枢纽港地位。

目前,每年有200多万吨的钢材、密度板、大理石、粮食、化工等货物,通过济宁港发往江苏、上海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和重庆、福建、广州等沿江沿海港口。

同时,每年经济宁港进入济宁的矿石、纸浆、石粉等货物也达数百万吨。

(四)发展水运物流,要制定现代物流规划,建设运河物流园区。

目前,济宁市已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国家振兴物流业发展规划相适应,“十二五”期间将形成多个规模化、产业化的物流园区。

物流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行业之一,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济宁市将牢牢把握主动权,力争走在最前列。

(五)发展水运物流,要发展多式联运,发展集装箱运输。

济宁陆路交通发达,以京台、日东、济徐高速和104、105、327国道为骨架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同时,京沪、京九、新石铁路为北煤南运和晋煤中转提供了便利服务,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优势十分明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多式联运。

2008年8月19日,济宁至扬州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济宁港成为山东内河开展集装箱业务的第一港。

三、“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是搞好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高等级网格化水运通道,打造现代化亿吨物流大港,搞好“一站式”水运物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一)建设高等级网格化水运通道。

水运物流离不开高等级、干支相连、畅通无阻的航道,我们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强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上,坚持“先通后畅”的原则,实现干支流航道的高等级对接。

(二)建设集约化、现代化亿吨物流大港。

借助京杭运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运河物流”品牌产生的聚集效应,建设太平作业区、汶上港区和梁山港区,改建、扩建微山港区、金乡港区、鱼台港区。

到2015年,形成济宁港8大港区31个作业区,110个泊位,港口年吞吐能力达1.18亿吨,实现亿吨大港目标。

(三)搞好“一站式”水运物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济宁市正在规划建设的临港物流交易服务中心是山东省六大物流交易服务中
心之一,是交通部重点物流建设项目,该项目的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对于济宁市水运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济宁市打造“运河物流”品牌的标志性工程。

工程将涵盖煤炭交易中心、钢铁交易中心、建材交易中心、集装箱转运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船舶代理服务中心、货物代理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物流仓储服务、船员培训、船舶保险、船舶检验、海事服务、水路运政服务等诸多功能,将成为京杭运河沿岸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水运物流交易服务中心之一,为运河物流提供一个更快捷、更全面、更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济宁运河物流服务
水平,大大增强济宁作为山东省重点物流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以立体交通网络为依托,以运河黄金水道为纽带,积极实施“以河兴市”战略,狠抓港口、航道、临港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港口功能,积极打造“运河物流”品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努力把济宁港建成辐射苏、鲁、豫、皖、冀的亿吨大港、区域物流中心,实现济宁水运物流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作者简介:卢胜利(1976-),男,山东曹县人,经济师,从事港航经济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