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2
想人体形象.
3,强调多样统一性。
• 赫拉克利特: • 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 同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 是由斗争产生的. • < 米洛斯维纳斯>
• 亚里士多德秉烛夜视仍对其腹
部丰富细腻的起伏惊叹不已.
特指女性美。
西文中的“美”字尤其强调其视觉特征。希腊文化 中的“美本身”作为“理式”时可以凭借心灵之眼“看 见”的,而德文的“美”(schon),本意指“外 观”,与Schauen(观看、注目)和英文中的s how(显现)有密切关系。
君形者·韩非子·外储篇
•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文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
二,艺术产生的条件:
• 1、艺术品的诞生。
• 2、艺术理论的诞生。
• 3、艺术在工业生产的催生下,为了便于
传达一个明确的含义,尽可能满足迫切需 要时,艺术与美感可以分开探讨时(即批 量生产模板的出现)艺术学产生了。
三、艺术规律:
• 1、艺术创作一般规律
• 2、艺术作品构成一般规律 • 3、艺术接受一般规律
佛教的生命观 拈花一笑
• 彻悟宇宙生死 轮回之真理, 为了善之真理 提倡行善 • 喜乐 • 慈悲
佛性应从内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
“淤泥能生红莲,人心必能成佛”
• 见性成佛,直指心传;
• 不离本宗:自救自助,耕作劳碌,修持
在心,本于大孝。
• 中国心学
三,当下美术理论的三大支柱
• 历史传承下来的智慧
有关气韵——形式与生命
见不出必然的互相
因依的关系,结合成
整体之后,偶然的就
要抛开,剩下的因素
彼此之间就要见出
互相因依的关系,就
命运三女神,现藏大英博物馆
象人体各部分一样
有关艺术的形式
就词源而言。法文、英文中的美(beau,beauty)
,表面看来与中文相似,也只“美人”,然而其本源来
自拉丁语bonas(善的)和bellas(美的),并非
• 亚里斯提普斯:你知道有什么东西是美的? • 苏格拉底:我知道许多东西都是美的。 • 亚:这些美的东西彼此相似么? • 苏:不尽然,有些简直毫无相似之处。
• 亚:一个与美的东西不相似的东西怎么能是 美的? • 苏:因为一个美的赛跑者和一个美的摔跤者 不相似;就防御来说是美的矛和就速度和力 量来说是美的镖枪也不相似。
• 苏格拉底:你怎样表现出这种比例呢,是在尺寸方面,还是在重量方
面,从而以此卖出更贵的价格?因为我怒,如果你要把它们造得对每
个人合身的话,你是不会把它们造得完全一样和完全相同的。 • 皮斯提阿斯:我当然把它造得合身,否则胸甲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 苏:人的身材不是有的合比例、有的不合比例吗? • 皮:的确是这样。
对于什么有用处,就把它用在什么上, 这就美了吗? • 欧绪德谨:的确是这样。 • 苏:任何一个事物,不把它用在它对 之有用的事上,而用在别的什么事上, 它还会是美的吗? • 欧它所有用
的事来说,就是美的了?
• 欧:我以为是这样。
• • • • • • •
亚里士多德模仿的三个层次
一,艺术的成因
• 亚里士多德
• 1,材料因
• 材料是潜能(例如芽)
,经过“生长”得以实 现(形式)
2,形式因
• 事物按照一定
的秩序达到他们的
目的。
• 最终也形成一 个有效的形式。
3,创造因
• 不是抄袭自然的
外因,而是模仿 自然那样创造那 样,赋予形式于 材料。
二,模仿的艺术和
三、古罗马艺术论
古罗马人对希腊艺术的继承
• 1,古希腊人认为宇
宙是一个整体圆满
的秩序。“宇宙即
包含和谐、数量、 秩序等意.
2, 古希腊认为人体是宇宙着一大 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
• 多利安柱式比例取自
“刚强的男性”; • 伊奥尼亚柱式模仿了 “柔和的女性”. • 古希腊雕塑家<法规>: 他以头与全身1:8的比例 塑造了高贵而肃穆的理
生活发展本身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近代科学
遵循或批判的标的
母题
考古发现
二,中国前秦以来独立的美学体系
• 老子:
•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人性的第一波觉醒意识 的浪潮。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 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为恶已。
先秦图书馆长,纵观历史,形成辩证法则。
天地君亲师
• 孔子:
• 论语 • 七十从心所欲 而不逾矩
• 苏:那么,要使胸甲既对身材不合比例的人合身、同时又合比例,你
怎样做呢? • 皮:总要把它做得合身,合身的胸甲就是合比例的胸甲。 • 苏:显然,你所理解的比例不是就事物本身来说的,而是对穿胸甲的 人来说的,正如你说一面盾对于合用的人来说就是合比例的一样;而
且按照你的说法,军用外套和其他各种事物也是同样的情况。
5 • 5、历史上还有与中西方哲学三杰并行的一些哲
学家提过有关艺术的理论: •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的和谐关系就是艺术, 赫拉克里特直觉分析美是相对的。中国在先秦百 家时期提到了“君子不器”的“道器”论说。分
别从理性和以人为主体的交互关系中论争着,你
认为,它们是怎样提高了人们在美学理论上的自
觉意识的?
更活跃。到)从杯中升起的挥发性气味。精神是生活和
力量的源泉,没有了它,物质就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 精神渗入物质当中,而自身确是非物质的。
• 太阳神
• 酒神
• 能量的不
同来源
•
西方许多神秘主义者反观自身,发现呼吸是
体内精神的依据。呼吸是非物质的,或者说,至
少它处于物质和非物质世界的边界线上。它具有 内在的运动和节奏,是人类生命和活力的源泉。 • 在许多语言里,表示精神和呼吸用的是一个词: 梵语,Prana;希腊语,penuma;希伯来语,
ruach;拉丁语,spiritus。
有关气韵
• 许多神秘主义者反观自身,发现呼吸是体内精神 的依据。呼吸是非物质的,或者说,至少它处于 物质和非物质世界的边界线上。它具有内在的运 动和节奏,是人类生命和活力的源泉。
• 在许多语言里,表示精神和呼吸用的是一个词:
梵语,Prana;希腊语,penuma;希伯来语,
• 4、艺术发展一般规律
四、艺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1、艺术与哲学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 2、艺术与美学是交叉关系
• 3、艺术与部门艺术学、地域艺术学是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 4、艺术学与思维科学、心理科学等相 邻科学是相互结合的关系
第二章、艺术与美
•
历史上有关美的讨论比有关艺
术的讨论要早上两千年。艺术与美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
蘧然周也。
•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 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
谓物化。
庄周梦蝶
• 知鱼之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 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 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亚:那么,粪筐能说是美的吗? • 苏:当然,一面金盾都是丑的,如果龚筐适用而 金盾不适用。
• 亚:你是否说,同一事物既是美的又是丑的?
• 苏:当然,而且同一事物也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 是恶的,例如对饥饿的人是好的,对发烧的病人 却是坏的。再如就赛跑来说是美的而就摔跤来说 却是丑的,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任何一件东 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 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 是丑的。
体现在对形式的追求上,还体现在
内心和行为的追求上。
一,西方美术理论的发端
西方美术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 繁盛的古希腊贸易及海上传播运输业,使得 建立起了后来居上,超越了古埃及、古波斯 等帝国文明,人们崇尚辩论,形成了诡辩论 派,同时还建立了相对的民主体制。
什么是美?
苏格拉底
• 有关美及美的现象讨论 • 什么是美,难道感觉 不美的东西它不美吗? • 美是难的。 • 美是合适关系。 • 归纳法
现实的关系
• 诗人的职责不在描 述已经发生的事, 而在描述可能发生 的事,是按照可然
律或必然率可能的
事。
三种的创作方法
• 诗人既然是一种模仿者
• 1,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
• 2,照事物人们所说所想的样
子去模仿。 • 3,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 模仿。
三,有机整体观
• 零散的东西不免具
有偶然性,彼此之间
美术鉴赏与批评2
——艺术与美的问题
观看记录片《大自然的建筑师》
1、这种动物的行为叫做艺术吗?
• 2、你认为人类的艺术还具有哪些特点呢? • 3、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谁?
第一节、艺术的概念
一、艺术的本性:
• 1、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体现人类自 由适应生活的行为和成果。 • 2、艺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直接 的联系。 • 3、艺术还包含人类生活、情感、观 念等思维方式。
•
•
• •
苏格拉底:你知道我们需要眼睛干什么吗? 克里托布卢:知道啊,那是为了看。 苏:这样的话,我的眼睛比你的美。 克:为什么呢? 苏:因为你的眼睛只能平视,而我的眼睛 能针视,它们是凸出来的。 克:按照你的说法,灯的眼睛比其他动物 的要好了? 苏:当然,因为对视力而言它们有极好的 眼睛。 克:那好,谁的鼻子更美呢,是你的还是 我的? 苏:我想是我的。和果神给我们鼻子仅仅 是为了嗅的话:你的弄孔朝下,而我的弄 孔朝上,因而它们能够嗅到来自四面八方 的气味。 克:扁平的鼻子何以比笔直的弄子更美呢? 苏:那是因为它不遮挡视觉,而使眼睛立 即看到怒看的.而高弄子仿佛恶作剧似的, 用一道屏障隔开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