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 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
足的因素。 不断扩大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历史回响·工业革命之悟】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 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 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材料四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 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 士河也不例外……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 [2019·攀枝花]据下列图框中的内容,判断出现这一现象的 原因( ) (英国)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 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A.工》 B.工人运动的推动 D.农民阶级的推动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
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 蒸汽机的改进。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三 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1850年,英国工业资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 占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 半,煤炭占2/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 成品的主要供应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 的市场。
动力的人是( D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斯蒂芬森
D.瓦特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2019·齐齐哈尔]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
厂厂主,1785 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
最可能是因为( B )
A.珍妮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5.[2019·雅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 年)中以别针生产 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 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 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 18 个单 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B ) A.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材料三、四分别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什么影响? 材料三: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材料四:工业革命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 意发明的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 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 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工作经验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是科学理论发展的结果 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C 2A
5 B 9D
1B
6 D 10 见习题 2 C
5C 6A
3D 7D
3C
7 见习题
4B 8D
4A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大国崛起·英国》中写道:“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 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 好的次的我们都要。’‘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 们大有可为……’这条信息告诉我们,棉织品的市场需求 极其巨大,因此工业革命从□□□开始是不足为奇的。”“□ □□”应该是( C ) A.蒸汽机 B.运输业 C.纺织业 D.重工业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 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完成。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 争……英国通过殖民侵略,不仅用夺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 济,也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和材料四内容之间的联系。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 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 争。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A.一本书
B.一个人
C.一机器
D.一宣言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由“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 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了资本 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可知,题干中“它”指的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业生 产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C是改良蒸 汽机,符合题意。 【答案】C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2019·营口]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
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
明者是( D )
A.富尔顿
B.瓦特
C.凯伊
D.斯蒂芬森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8.[2019·新疆]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铁 路时代开始于( D ) A.珍妮机的发明 B.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C.飞机试飞成功 D.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万事俱备·工业革命之源】 材料一
威廉和玛丽加冕 手工工场
殖民公司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前 提和条件。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海外贸易、殖民 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 术知识;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 地。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导致下图中1800—1870年英国煤 产量(单位:万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A.殖民侵略与扩张政策的推行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推广 C.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飞梭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中,1785年以后,人们利用瓦特改进后的蒸汽机提供的动力 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促进 了英国煤炭产量的急剧增加。殖民侵略与扩张政策的推行不 是煤炭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珍妮纺纱机、飞梭利用的动力 是人力。 【答案】C
【点拨】抓住材料中“183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 值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提 高了生产效率,使袜子产量增加,故出现了题中的现象。 【答案】A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5.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 机的作用是( )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由“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 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可以看出,近代的机器是人们 为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而产生的。B符合题意。 【答案】B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是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的 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 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 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面四个 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一枝独秀·工业革命之花】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材料二中的图一、二、三反映了工业革命中的哪些发明? 说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发明者或改进者。 发明:珍妮机、蒸汽机、蒸汽机车。发明者或改进者:哈 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图二所示的动力机械所用能源是什么?对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能源:煤。意义: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6.[2019·随州]《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 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 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 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 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①用机械力取代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出现了大机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④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
新
A.②③④
B.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