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顾茅庐》课件8(第1课时)

《三顾茅庐》课件8(第1课时)

标注原文
8
状元成才路
拜谒:拜访谒见。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暂停做笔记。
经世奇才:治理国家的杰出才能。
箪食壶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
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也说茅塞顿开。
9
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通读顺课文。
朗读期间可暂停慕课的播放。
10
①玄德拱立阶下——刘备恭敬地站在台阶下。
辰才同他见上面。
13
高潮( ③ ):
刘备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 分析天下大势,隆中献策。
状元成才路
结局( ④ ): 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14
选文第一段,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 三兄弟的哪些性格特点?
15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 , 故避而不敢见。兄 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语言描写
关羽:委婉、稳重
16
张飞曰: 哥哥差矣 。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 不来,我只 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语言描写
张飞:粗暴、急躁、讲义气
语言、神态描写 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飞应诺。
17
刘 备
关羽
张飞
的现 人的 或人通 事或过
烘 物事描 云 显物写 托 得,别
我,教授我治国的道理。
11
再读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 分的段意。
可暂停慕课的播放。
12
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 开端( ① ): 亮,关、张二人劝阻,刘备
用典故开导他们。
去拜访时,离诸葛亮住处还
发展( ② ): 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
7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 前文刘备已两次前往拜访诸葛亮,未见。
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 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7
跟读三遍
沔(miǎn) 璋( zhānɡ) 吴会( kuài) 拜谒( yè ) 愧赧( nǎn ) 存恤( xù ) 纶巾( ɡuān) 鹤氅( chǎnɡ 状元成才路 ) 贵胄( zhòu) 箪食壶浆( dān ) 状元成才路
4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 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 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5
观看视频
6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 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卧龙、 凤雏。”刘备打听后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 十里的隆中,住茅庐之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于 是刘备专程到隆中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关羽 委婉、稳重。
张飞 粗暴、急躁、讲义气。
20
②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以前两次
来拜见,没有见到你,已经写书信在这了,不知道先生看了没有?
③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
愚鲁而赐教。—— 男子汉大丈夫,身具治理国家的旷世之才,怎么可以碌碌
无为老死在山野林泉之中呢? 希望先生您能以天下百姓为己念,开导愚笨的
更在的
月 加对人 突比或 出之事 。下物 ,来 使衬 所托 要所 表要 现表
18
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 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 大贤耶?”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 太无礼!”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有政治抱负
19
刘备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 抱负。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三 顾 茅 庐
1
本课时目标
1.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2.积累重难点字词,疏通文意。 3.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
3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其代 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另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传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