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达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学号:1212060036 姓名:于燕
本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达州市 2008 年—2013 年的产业结构 进行分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以 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 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 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 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 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 部门, 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 原则. 二、数学模型 以为达州市为研究区域,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以 2008 年为 初始期,2013 年为末期,将达州市经济总量在 2008 年—2013 年的变 动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对其 产业结构分析。 将初期达州市的经济总规模表示为 b0, ,即 2008 年的生产总值, 将末期达州市的经济规模表示为 bt, 即 2013 年的生产总值。 以 bj,0, bj,t(j=1,2,3)分别表示达州市第 j 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 以 Bj,0,Bj,t 表示四川省在初期与末期第 j 产业部门的规模。
年为末期,将达州市经济总量在 2008 年—2013 年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 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行对其产业结构分析。 进行计算需用到的数据有四川省、 达州市 2008 年和 2013 年各三产业的生产 总值,见下表 1,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 表 1 四川省和达州市 2008 年、2013 年三产业生产总值 地区 四川 产业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8 年
12506.25 2366.15 5790.10 4350.00 603.99 185.01 245.72 173.26
2013 年
26260.73 3368.66 13472.05 9420.06 1245.41 266.48 661.87 317.06
达州
将这些数据带入模型中计算,得到偏离—份额分析的结果,见下面表 2,表 3 指标 bj0 bjt Bj0 Bjt rj Rj bj` 第一产业 185.01 266.48 2366.15 3368.66 0.44 0.42 35.00 表2 第二产业 245.72 661.87 5790.10 13472.05 1.69 1.33 113.76 第三产业 173.26 317.06 4350.00 9420.06 0.83 1.17 60.26
150.93 70.24 236.00
பைடு நூலகம்
175.07 131.70 370.33
90.14 -58.14 35.09
265.22 73.56 405.42
(二)结果分析 1、区域增长份额分量: 从表 2 中可看出,达州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区域份额分量 N 大于 0, 说明达州市的三次产业的实际经济增长均高于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水平。 达州市三 次产业的 N 值的大小顺序为: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并且第二产业远大 于第一、三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对达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2、产业结构分量 达州市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 P 均为正值,说明其三次产业部门均是四川 省的增长部门,产业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其中第二产业的值最大,为 175.07 亿 元,说明达州市第二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较大。 3、区域竞争力分量 在区域竞争力分量方面,第三产业的分量值 P3=-58.14<0,说明达州市的第 三产业在四川省为相对下降部门,为在四川省内竞争力较弱。第二产业的区域竞 争力分量较大, 说明达州市的第二产业的在四川的竞争力较强,对经济增长的的 作用大。 4、总体效果 经计算得出达州市偏离—份额分析法的 w、u、L 值为: 结果效果指数 W=0.9543, 区域竞争指数 u=1.0290, 达州市对于四川省经济的相对增长率 L=0.9820 (1)达州市总的结构效果: 达州市总的竞争分量 P=370.33, P 值较大, 但 w<1,说明夕阳部门比重过大,
表 3 达州市 2008 年—2013 年对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
Gj(经济增长总 N(区域份额分 Pj (产业结构偏离分 Dj(区域竞争力偏离 j
量) 量) 14.83 量) 63.56 分量) 3.08
PDj
第一产业
81.47
66.64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416.15 143.80 641.42
达州市第 j 产业在 2008 年—2013 年时间段的产值变化率为
������������ =
������ ������ ,������ −������ ������ ,0 ������ ������ ,0
(j=1,2,3)
四川省第 j 产业在 2008—2013 年内的产值变化率为:
������������ =
这在样在 2008—2013 年时段内达州市第 j 产业部门的增长量 Gj 可以分解为 Nj、 Pj、Dj 三个分量,表达为:
Gj=Nj+Pj+DjNj=bj'*Rj Pj=(bj,0-bj, )*Rj Dj=bj,0*(rj-Rj) Gj=bj,t-bj,0 PDj=Pj+Dj Nj 为区域份额分量,指达州市市第 j 产业,按四川省该产业的平均增长
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2)总的竞争能力 达州市的 D 值较大,u 大于 1,说明达州市有较多的部门发展迅速,竞争能力 强,地位不断上升。
(3)经济增长:达州相对于四川的经济增长率 L=0.9820<1,说明达州市的 经济增长略低于四川省的经济增长。
率增长时可以达到的增长量。
Pj 为结构偏离分量, 指由达州市各部门比重与全省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
所引起的达州市 j 部门增长相对于全省标准而产生的偏离,值越大,说明部门结 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
Dj 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指达州市第 j 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四川省 j
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别引起的偏差, 值越大, 说明达州市 j 产业的相对竞争力越大。 三、计算与结果分析 (一)代人数据进行计算 以为达州市为研究区域, 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 以 2008 年为初始期, 2013
������������ ,������ −������������ ,0 ������������ ,0
(j=1,2,3)
以四川省各产业部门所占份额按下式将达州市各产业部门规模 标准化得:
������������,
������������ ,0 ∙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