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总论复习题整理

外科学总论复习题整理

2012-2013浙江大学医学院Hengkai Zhu外科学总论练习题[]据多份残缺外科学总论练习题合并整理而成目录单选题答案 (1)填空题答案 (3)麻醉 (7)复苏 (11)整形及显微外科 (12)休克 (13)烧伤 (19)水电酸碱平衡失调 (21)外科感染 (24)创伤 (28)围手术期处理 (31)肿瘤 (33)说明:课程网站提供下载的题库零散残缺。

同时同学手中流传有补充题库,以及综合两者而成的较为完整版题库。

然仍存在不同之处。

故我将所能拿到的题库汇总,并改善其排版,乃成此份文件。

其中我尝试调窄左侧、调宽右侧页边距,以便于书写笔记。

编辑过程难免有所疏漏,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人98ID(箫台)或邮箱(zhuhengkai@)。

单选题答案麻醉1. A2. C3. D4. E5. D6. E7. E8. B9.B-看英文名10.A11.E12.B13.B14.C15.C16.C17.B18.D19.B20.B21.C22.D23.B24.C25.D26.C27.C28.D29.C30.B31.D32.B33.C34.E35.C复苏1. A2. E3. C4. C5. D6. E7. A8. B9. B10.D11.C12.C13.C整形及显微外科1. E2. C3. B4. B5. A 休克1. C2. E3. E4. D5. E6. B7. C8. C9. B10.D 11.D12.D13.E14.C15.C16.C17.B18.C19.B20.D21.C22.B23.A24.C25.D26.C27.C28.D29.D30.C31.B32.E33.E34.A35.E36.D37.D38.B39.C40.D41.E42.B43.D44.E45.B46.A47.E48.D49.A50.D51.C52.D53.C54.C55.D56.D57.B58.E59.D烧伤1. B2. D3. B4. D5. C6. B7. D8. C9. D10.B11.A12.D13.C14.A水电酸碱平衡失调1. D2. C3. B4. B5. E6. A7. E8. D9. D10.B11.E12.E13.E14.A15.C16.E17.C18.C19.D20.C21.E22.A23.E24.E25.B26.D27.C外科感染1. A2. D3. D4. A5. D6. C7. C8.?9. E10.E11.D12.C13.D14.D15.B16.A17.D18.C19.A20.D21.C22.D23.C24.E25.D26.E27.E28.C29.E30.E31.A创伤1. D2. D3. D4. A5. C6. C7. B8. C9. C10.D11.B12.D13.E14.A15.B16.B17.E18.B19.C20.D21.D22.D23.E围手术期处理1. D2. C3. E14. C5.?6. E7.?8. E9. D10.E11.C肿瘤A型题1. E2. C3. E4. D5. E6. D7. A8. EB型题1)A2)B3)C4)D5)E 6)B7)C8)B9)E10)A填空题答案麻醉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镇静和催眠,镇痛,抑制腺体分泌,抑制不良反射。

2.麻醉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利用麻醉药使神经系统某部位受到抑制的结果。

3.根据局麻药的麻醉性能,可将局麻药归为三大类:麻醉作用弱和作用时间短,如普鲁卡因;麻醉强度和作用时间均为中等,如利多卡因;麻醉强度强而作用时间长,如丁卡因。

4.做好麻醉前准备:呼吸系统感染者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后再进行手术;高血压病人,术前应用药物使血压调节至适度范围;小儿有高热者,事先将体温降至38.5℃才为安全。

5.λ油/气愈大,吸入麻醉药强度越强;MAC愈大,吸入麻醉药强度越弱。

6.安定镇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肌肉松驰作用,对局麻药毒性反应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心动过速者,甲亢病人.高热.暑天或炎热地区,应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物,必须用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8.胃饱满又必须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者,可以考虑清醒气管内插管以主动地控制呼吸较为安全。

9.根据肌松药对神经肌肉结合部位神经冲动干扰方式的不同,分为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

10.择期手术的病人,麻醉前6h内应禁食2h内应禁水,术前血红蛋白应达80g/L以上,血浆清蛋白在30g/L以上。

11.全麻要求达到意识消失,完全镇痛,部分肌松,无不良反射复苏1.心肺骤停的初期复苏须迅速而有效,初期复苏包括: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

2.心肺复苏的后期处理主要是使心脏尽早跳动,除了继续初期复苏,还应进行必要的生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当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时,应进行电除颤。

3.脑循环完全终止3~4分钟,脑组织便有可能发生不可逆的缺氧性损伤。

4.心肺复苏可分为初期复苏,后期复苏,复苏后治疗三个阶段。

整形及显微外科开展显微外科必须具备适当放大设备,适用器械和缝线,显微外科技术训练休克1.良好的微循环,主要依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输出量和完整的外周血管阻力。

2.休克发生ARDS的主要变化是肺动静脉掺杂,肺间质水肿,肺不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3.通常情况下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常表示已呈休克状态。

4.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其微循环的改变分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

5.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综合征。

6.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及组织灌流不足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他与休克发生有关的病理生理过程还包括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7.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8.通常认为收缩压<90mmHg ,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表现。

尿量<25ml/h ,尿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有急性肾衰可能。

当尿量维持在30ml/h以上时,则休克已纠正。

9.CVP 的正常值为5~10cm H2O 。

CVP<0.49kPa时,表示血容量不足;CVP>1.47kPa时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CVP>1.96kPa时提示充血性心衰10.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的正常值为0.8~2kPa,PCWP 低于正常值反映血容量不足,高见于肺循环阻力增高。

11.休克常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12.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总血量的15~20%时,即出现休克。

13.感染性休克治疗原则:在休克未纠正以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

14.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体液积存于组织间隙,导致血容量降低引起。

如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均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15.烧伤1.严重烧伤(大于50%)临床分为三期:休克期,感染期,修复期。

2.烧伤后24~48小时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份丢失到组织间.水泡内或体表外,故血容量减少。

3.严重烧伤感染败血症好发的三个时期是:早期,焦痂溶解期,恢复期。

4.50% 烧伤早期补液宜选用平衡液,血浆。

5.皮肤的游离移植,根据其切取的厚度可分为:刃厚,薄型中厚,厚型中厚,全厚等四种。

6. 6 岁儿童面部烧伤,烧伤面积应为5%。

7.目前烧伤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仍是败血症。

8.深二度烧伤愈合后多会遗留瘢痕。

9.成人大面积烧伤补液的临床观察指标为:尿量,血压及心率,神志,皮肤黏膜。

10.浅II 度烧伤指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III 度烧伤指全层皮肤烧伤。

水电酸碱平衡失调1.有一些低血钾病人在心电图检测时会出现u波。

高血钾病人在心电图检测时会出现高而尖的T波。

2.血钾过低时K+由胞内移出,与Na+.H+交换增加,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而远曲肾小管排K+减少,排H+增多。

3.最普遍应用的平衡液配方是1/3 乳酸钠溶液与2/3等渗盐水溶液。

4.高血钾病人发生心律紊乱时,首先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

5.外科临床上代谢性碱中毒最多见于幽门梗阻。

6.缺水时补液量应从三方面考虑:累计丧失量,额外丧失量,生理需要量。

7.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总治疗原则是接触病因,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纠正严重酸(碱)中毒。

8.高渗性缺水,不能口服的病人,经静脉滴注5%葡萄糖或等(低)渗氯化钠,以补充巳丧失的液体。

9.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是早期出现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10.低血钾病人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是u波出现。

11.高血钾病人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是T波尖耸。

12.单纯盐水治疗等渗性缺水易发生高氯血症。

外科感染1.外科感染的发生与致病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

2.感染实质上是微生物入侵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全身性反应如SIRS和脓毒症。

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和二重感染等。

4.破伤风预防措施除彻底清创外,尚包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注射TAT或TIG。

5.破伤风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6.厌氧菌脓毒症的致病菌以脆弱杆菌为主。

7.脓毒症的常见诱发因素有抵抗力下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局灶处理不当,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等。

8.炎症的特征性表现为红,肿,热,痛等。

9.深部真菌病确诊最为重要的方法是组织活检。

10.外科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发生率最高。

11.特异性外科感染所致疾病包括全身性外科感染.外科真菌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等。

12.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原发感染病灶.全身炎症反应和组织灌流不足。

13.外科感染通常指需要手术治疗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

因此,它常伴有局部组织损伤,并常是?感染。

14.外科感染转归局限化,肉芽组织说明人体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增强。

15.对于严重外科感染,抗生素的运用原则是静脉给药,增大剂量。

16.外科感染病灶的外科处理包括及早处理原发灶,迁徙病灶。

17.外科感染诱发全身化脓性感染时最常见的原因有:抵抗力下降,局灶处理不当,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18.由于外科感染的特点,其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几种细菌的混合。

19.外科感染的特点是指其多与创伤或手术有关.多由几种细菌引起和多有显著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20.导致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原因是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

创伤1.创伤患者体温过高,多因以下二个因素所致:感染,中枢性高热。

2.由于疼痛.精神紧张.失血.失眠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系统可出现应激性效应。

3.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感染,肾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