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活动总结
校园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对校园心理剧的科学理解和严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在学生当中是否能真正
发挥校园心理剧应有的作用。
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相关活动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校园心理剧活动总结(1)
xx年4月26日,我经济系团总支心理健康教育部在本月份的示范性团组织生活
中带来的话剧《我的大学生活》让大家反思了另一个自我,学会了不要在迷茫中迷失
自我,让大家明白了一时的失败不要紧,只要坚定目标,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终会
走向成功!现将本次活动的工作情况作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活动概况:
1,前期准备:选取贴近生活,密切关系大学生活的剧本《我的大学生活》。
确定心理剧演出的演员及角色。
制作相应的道具,找符合故事情节的背景音乐,每天准时
排练确保节目的成功演出。
2,活动形式:在四月份的示范性团组织生活暨会审三四和会电一二三四的联谊活动中演出。
二,活动成就: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有所作为,对人生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努力获得
自己的人生价值,别人的生活纵然五光十色,但自己的命运始终有自己掌控。
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在大学这个亚社会里,
我们应该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适应,才能更好的走出学校适应复杂的社会。
挫折和失败只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应该勇往直前。
三,活动不足
此次活动是我们部门第一次举办的,虽然很顺利但也出现一些不足现象。
演员们
多多少少都有些紧张,没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演员在台上缺少与观众的互动
交流,望下次能演出自己的风采。
四,未来展望
因为承办活动的班级都是经济系的,所以在此期间体现了我们心理健康教育部的
工作宗旨和作用,让同学们对我们部门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
好的服务同学们。
在此活动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种生动具体,贴近生活
的活动可以大力提倡。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此次成功演出,为5.25
的心理剧竞赛提供了模板,预祝5.25活动的成功。
以上是我部门对心理剧表演活动的总结。
对于活动中暴露的缺点,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校园心理剧活动总结(2)
校园心理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对校园心理剧的科学理解和严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在学生当中是否能真正
发挥校园心理剧应有的作用。
这次很有幸能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的全国心
理剧201X年的年会,收获颇丰,更进一步的走进校园心理剧。
认真观看了7节心理剧表演,我感受很多,在心理剧走向专业化路途中我们还需
要更多努力,更多思考。
心理剧并不是戏剧或舞台表演,而是团体心理治疗(辅导)方
法之一。
在心理剧中,来访者通过扮演某些角色,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事件,体验过
去事件对现在的影响,体验解决同一事件的其他应对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团体
成员的互动,所有参与者的情绪得以宣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并能够认知到与尝试
新的更加有效的应对方式。
怎样才能有效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我总结台湾赖念华博士专题讲座,思考了以
下几点:
(一)不要只注重舞台效果,更要注重其心理作用
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效果固然重要,但不能过于在意舞台效果,而置其心理作用于
不顾,否则会失去校园心理剧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感动,而是让人
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改变。
作为校园心理剧,也许你演得很形象,很生动,也
许让人看了也落泪,这些有意义,但它并不是心理剧排演的真正目的。
校园心理剧的
排演必须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参与排演者内心的感悟和体验,二是观众的感悟和
体验,特别是让他们看到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它
不是剧,而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
要想实现其心理作用,必须做到让剧
情深刻再现学生问题,前提是对学生的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是对心理问题
的引导和解决让人清楚明了。
当然,这并不等于不要舞台效果,而是要在注重舞台效
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校园心理剧对学生内在发展和成长的作用。
舞台效果再好,如
果没有内在意义,也只能是徒有其表,无可用之处。
(二)不要过于苛求专业内涵,需要关注的是它的现实意义
很多人对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内涵不甚了解,将校园心理剧理解成了心理治疗领
域当中的心理剧。
有些学校在心存困惑的过程中开始了编演校园心理剧的尝试,结果
发现,想要把它有效开展起来很难,而且越来越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
关键问题是,
校园心理剧和以往心理治疗领域当中的心理剧确实不是一回事。
虽然对它的理解最初
是来源于后者,但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却要摆脱原有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发挥校园心
理剧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面对的是普遍性问题,而原来心理治疗当中的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问题;校园心理剧强调的是使学生学会应对方式,而后者则更加关注患者心理障碍的解除。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它来达成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健全发展,
而不是它的专业内涵到底是什么。
(三)不要过分注重问题表现,而需要强化相关策略引导
提及校园心理剧,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反映学生当中存在的
普遍问题,却没有把重点落到如何解决问题上。
结果导致了校园心理剧只是表达学生
问题或心声的一种途径,并没有使人受到启发,没有使人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相应的
问题,最大限度的也就是宣泄一下情绪,寻求一下共鸣和理解。
这样的校园心理剧的
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其原因是看到的是已经知道的,想知道的却看不到。
所以,要想
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重点需要考虑的不是问题表现,而是告诉
观众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说教,要注重方式的具体和
实用,注意实践操作性。
(四)不能只关注专门途径的操作,更应该注意它在其他途径中的渗透和融合
校园心理剧有效开展的最佳形式是将其融于其他途径,即将它作为一种服务于其
他途径的形式而存在。
把它作为一种促进其他教育活动的方式,不但能够很好地促进
其他教育活动,更能使校园心理剧这种形式富有生机地渗透于各种途径之中。
(五)不要过于关注个别性问题,更应重视普遍性问题
因为个别性问题的严重程度更能引起人们关注,有的学校在进行心理剧排演的过
程中过于突出个别性问题。
如果校园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它将以较
大的资源付出得到较小的收获,因为需要它的不是大多数学生。
校园心理不同于个别
咨询,也不同于小组咨询,它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要让每一名生活在
校园中的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受益。
(六)不要过于倾向消极性问题的应对,多考虑发展性问题的引导
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想到问题。
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更应是一种发展性教育。
对于发展性问题的关注,是现在校园心理剧的一个盲区。
赖念华博士说:校园心理剧必须是基于学生寻求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需要,从这个角度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