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当溶液浓度(如清水)< 根毛细胞液浓度,根就吸收水分;
当溶液浓度(如浓盐水)> 根毛细胞液浓度,根就失去水分。
4)导管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17、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了解)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脂肪、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必需
的“第七类营养素”。
18、鉴定食物成分的方法(理解)
1)呼吸作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体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
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2)潮湿的小麦种子堆放时间久了会感觉到暖和,是因为种子呼吸作用时释放出了能量。
3)新疆的瓜果特别香甜。因为新疆地区夏天昼夜温差大,白天时间长,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理解)
1)在口腔中,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少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最终被
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用;夜间短,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区
光(白天被人体吸收。
22、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方法
1)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有甜味。这是因为口腔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少部分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2)探究实验
试管 注入 编号 浆糊
加入
震荡 37 度水中 冷却后 恒温 加碘液
现象
1 2 毫升 清水 2 毫升 震荡 10min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 平衡。 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了解)
食物
实验方法
现象
营养成分
馒头
滴加碘液
变蓝
淀粉
鸡蛋清 加开水(高温) 变成絮状(凝固) 蛋白质
花生种子 在白纸上挤压 在纸的留下“油斑” 脂肪
19、营养合理的食谱的构成(应用)
科学的食谱既要包括主食和荤素搭配,又要注意热量的合理分配(早:30%、中:40%、晚:30%)。
20、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
1、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 生物表现出的生命现象。如除病毒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需摄入营养物质;能进 行呼吸与排泄;能生长和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等。 2、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理解)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理解) 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与收镜。 2)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量越少;反之,亦真。 5、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应用) 1)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3)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因素都要相同。 6、某些生物生存的环境中温度、水分、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了解)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温度能影响生物的的生存。 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土 壤、温度、湿度等。 7、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理解) 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和共生 关系等。种内关系有斗争关系、种内互助关系等。 8、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空 气、水、土壤、温度、湿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 于消费者,部分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 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9、生态系统类型(了解) 湿地、森林、海洋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热带雨林有“地球 之肺”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理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惟一家园。 11、保护生物圈(理解) 1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理解)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 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 滴 变蓝色
2 2 毫升 唾液 2 毫升 震荡 10min
2 滴 不变色
23、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
食物链的一般特点: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②位于食物链中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
常是植食性动物。③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24、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理解) 25、呼吸作用(理解)
2019 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2.试题类型:试卷包括选择题(70%)和非选择题(30%)两部分,。
3.试题难度:试题包括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比例大致为 8∶2。
4.内容比例:试题内容实验占分约 15%。 考试内容及要求
14、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理解)
15、根的结构及功能
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4 部分。
16、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理解)
1)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和含钾的无机盐。
2)根吸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3)根能否吸收水分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