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1)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1)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蜡炬成灰C.灯泡发光D.滴水成冰2.(3分)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C.工业用水重复使用D.燃放鞭炮,增添气氛3.(3分)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4.(3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混合物B.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C.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5.(3分)为防止家中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某同学家中的燃气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同学家中的燃气是()A.天然气B.煤气(CO、H2、CH4等)C.沼气D.液化石油气(C3H8、C4H10等)6.(3分)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不要立即开灯B.打开排气扇C.关掉进气总阀门D.打开门窗通风7.(3分)除去CO2中混有少量CO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另一个容器中8.(3分)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B.C.D.9.(3分)“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A.金B.铜C.铁D.锡10.(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11.(3分)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2.(3分)根据如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13.(3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和稀盐酸能反应,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H2↑B.Cu 和AgNO3溶液能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有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14.(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7gC.反应中的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8D.该反应可能是碳和氧气充分反应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5.(10分)某电缆厂用生产电缆的剩余铜屑生产CuSO4.同学们想出了以下三种办法:①铜屑直接加入稀硫酸中;②铜屑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③铜屑加入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加热,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1)通过化学学习,小刚认为上述三种方法中第种(填序号)方法的原理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2)小强认为第种(填序号)方法不是最佳选择,他的理由是.(3)若小明选用第③种方法进行计算,求:生产20t CuSO4所需Cu的质量.16.(10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炭氧氮铁铜元素符号H C O N Fe Cu(1)表格中还有一种元素的名称有误,请写出其正确的名称.(2)请写出含有两种元素的阳离子(填离子符号).(3)若某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是.(4)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该气体的化学式可能是.(5)请举出一种温室气体(填化学式).(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由上表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2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①A的化学式为.②反应Ⅱ的实验现象是.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④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17.(10分)下列A~H是初中化学的8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的注意事项有(任写一条).(2)如图B所示,所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会(填“偏大”、“不变”、“偏小”).(3)C实验的目的是.(4)D实验的名称是,指出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5)E实验后天平不能平衡的原因是;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6)F实验的现象是.(7)G实验要验证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着火点,还需要在图上做怎样的添加?.(8)H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18.(9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紫色石蕊纸花、火柴、棉花及如图1所示仪器:(1)若补充一种仪器(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如图2).①写出实验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②连接图2框中A和B装置可用来测量CO2气体的体积,请将A装置中的导管(一长一短)补画完整.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明显影响(填“有”或“没有”).③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是.19.(1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及分析.(1)点燃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图1甲装置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完毕,应先将导管移离液面,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原因又是.(2)C+2CuO2Cu+CO2↑,C将CuO还原成Cu,故C作还原剂.①先分析,再归纳:反应前后,还原剂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②根据你所得的规律,判断Zn+H2SO4═ZnSO4+H2↑,还原剂是.(3)联想到单质碳的其他化学性质,小组同学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现象结论】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证明同学们判断正确.【实验反思】①考虑到有CO生成,上述实验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是.②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一:C+CuO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生成物,和反应物又发生了新的反应,产生了CO.请你从选择其中一个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反应原理.(4)小组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成分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I:只有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Ⅲ:猜想Ⅳ:若猜想Ⅱ成立.小组同学想测量该残留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了10g固体样品,采用图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准备实验.(已知: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混合物,可用吸收水和CO2)【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实验步骤】a.在A、B、C、D四个装置中放入相应的物质,并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20gb.先连接A、B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滴加H2O2溶液c.稍后再连接C、D,加热B装置d.当药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加入H2O2溶液e.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冷却到室温,再次称量C的质量为22.2g【数据计算】求得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请在如图4所示框中简要写出计算过程.【问题讨论】①D装置的作用是.②在实验步骤b、c中,先连接A、B装置加入H2O2溶液,后连接C、D加热B装置的目的是.③在实验步骤d中,停止加热,继续加入H2O2溶液目的是.④实验完成后,教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B装置中反应完全,C装置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之间(填两个装置的代号)加入一装置,就能得到较准确结果,该装置的作用是,请你判断原测得结果将(填“偏大”、“不变”、“偏小”).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2.C;3.D;4.D;5.D;6.B;7.C;8.B;9.C;10.A;11.BC;12.A;13.A;14.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15.①;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②;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16.碳;NH4+;H2O;CH4;CO2;Fe2O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CuSO4=FeSO4+Cu;作燃料等;17.装置气密性要好;偏大;探究水的组成元素;过滤;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了烧杯;守恒;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添加少量红磷;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18.酒精灯;2KMnO4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H2O+CO2↑;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19.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防止氧气进入试管把铜氧化;升高;Zn;没有处理尾气;CuO+C Cu+CO↑,或CO2+C2CO;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除铜外,还含有木炭和氧化铜;9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中;利用氧气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C装置产生干扰;利用产生的氧气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中;A、B;吸收水蒸气;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