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包括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大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 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 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绪论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我国的建筑方针和建筑发展概况;建筑的分类和分级;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和程序;建筑模数协调。

民用建筑部分(一)建筑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作用、内容和设计方法;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的设计;交通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二)建筑剖面设计房间的剖面形状;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建筑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

(三)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方法:体型组合,立面处理。

(四)民用建筑构造概论民用建筑的基本构件及其作用;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保温、防热和节能;建筑隔声;建筑防震。

(五)墙与基础构造墙的类型和设计要求;基础的类型与埋置深度;砖墙构造:砖墙材料;砖墙厚度;砖墙细部构造(勒脚与防潮、明沟与散水、窗台、门窗过梁、圈梁、构造柱);空斗墙构造;组合墙构造;砌块墙构造:砌块类型和组合;砌块墙细部构造(增加墙体整体性措施、门窗固定、保温构造);隔墙构造:骨架隔墙;块材隔墙;板材隔墙;墙面装修构造:墙面装修的作用与类型;墙面装修构造(抹灰类、贴面类、涂刷类、裱糊类、镶钉类);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地下室防潮;地下室防水。

(六)楼层和地层构造楼层和地层的作用与设计要求;楼层和地层的组成;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式楼板、梁式楼板、井式楼板、无梁楼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类型(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布置和连接构造;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地层构造:实铺地层;空铺地层;楼地面构造:楼地面的设计要求;楼地面的类型及构造(现浇类、镶铺类、卷材类、涂料类、木材类);顶棚构造:贴抹式顶棚;悬挂式顶棚;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及隔声构造:地层防潮;楼地层防水;楼层隔声;阳台与雨篷构造:阳台(形式、细部构造);雨篷。

(七)楼梯构造楼梯设计要求;楼梯组成及类型;楼梯尺度(坡度及踏步尺寸、扶手高度、净空高度);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整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板式楼梯、梁式楼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大型装配式楼梯);楼梯细部构造:踏步;栏杆(板);扶手;台阶与坡道构造:台阶;室外坡道。

(八)屋顶构造屋顶设计要求;屋顶组成和类型;屋顶的坡度平屋顶构造:平屋顶的特点及组成;平屋顶的防水(柔性防水屋面及细部构造、刚性防水屋面及细部构造、粉剂防水屋面及细部构造);屋面排水;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坡屋顶构造:坡屋顶的组成及排水;支承结构(横墙承重、屋架承重);屋面构造(平瓦屋面、波形瓦屋面);坡屋顶的顶棚构造;坡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九)门和窗构造门和窗的作用与设计要求;门和窗的类型(按材料、开启方式分);平开木窗构造:木窗的组成和一般尺寸;窗框窗扇构造和安装;平开木门构造:木门的组成与一般尺寸;门框门扇构造和安装;钢门窗构造:钢门窗的料型;钢门窗的基本形式和构造;钢窗的组合;节能门窗与构造:门窗节能的基本方法;节能窗;遮阳:遮阳的作用;窗遮阳板的基本形式。

(十)变形缝变形缝的作用、类型及要求;变形缝构造:墙体变形缝;楼地层变形缝;屋顶变形缝;基础变形缝。

(十一)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简介建筑工业化的意义和特征;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类型;大板建筑:结构体系;大板的类型与尺寸;大板的连接构造;框架轻板建筑:类型;框架轻板建筑的外墙;大模板建筑:类型;节点构造;其它民用工业化建筑:滑模工程;升板工程;盒子建筑。

工业建筑部分(十二)工业建筑设计概述工业建筑的特点、类型、任务与设计要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的构件组成与选型;起重运输设备的类型:单轨悬挂吊车;梁式吊车;桥式吊车。

(十三)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生产工艺与单层厂房平面设计的关系;厂房的平面形式及特点;柱网选择;车间平面设计与总图的关系;生活间设计:生活间的组成、位置、布置。

(十四)单层厂房剖面设计生产工艺与剖面设计的关系;厂房各部分高度与标高的确定;屋面排水对剖面的影响;天然采光;自然通风。

(十五)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

(十六)单层厂房体型和立面设计影响厂房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单层厂房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十七)单层厂房外墙和门窗构造外墙构造:砖墙;块材墙;板材墙其它类型板材墙(波形板、压型钢板);开敞式外墙。

单层厂房门窗构造:厂房侧窗(侧窗类型,钢侧窗);厂房大门(大门类型和尺寸,平开钢木大门构造,平开钢大门构造,推拉门构造)。

(十八)单层厂房屋顶构造厂房屋顶构造的特点;屋顶类型;厂房屋顶排水及防水构造;厂房屋顶保温与隔热构造;屋顶细部构造;(十九)单层厂房天窗构造天窗的组成(天窗架、天窗扇、天窗檐口天窗侧板、天窗端壁);矩形通风天窗构造;井式天窗;平天窗。

(二十)多层厂房多层厂房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多层厂房平面设计:平面形式;柱网布置;多层厂房定位轴线布置;楼梯、电梯和生活辅助用房;多层厂房剖面设计:厂房层数的确定;层高与宽度的确定。

四、大纲说明(一)大纲的适用范围本大纲主要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要求编制的,但也可用于土建类的其它各专业,如:城镇建设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筑管理工程等专业。

适用于远程教育类学制三年的学生。

(二)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方法1.电视讲授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形象化教学要求的特点。

主讲教师需在“少而精”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方法,阐明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并运用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幻灯、挂图、模型、实景录像等)进行教学,发挥电视教学优越性,弥补远距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

2.自学自学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电视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通过自学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定的作业与课程设计。

3.面授辅导辅导教师应辅导学生系统地、有重点地掌握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次要内容,为今后该知识领域的扩大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用直观教学补充电视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切实掌握。

4.课程作业课程作业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作业份量和内容建议见“课程作业份量和内容建议表”。

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讲授和各次作业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一次设计。

是全面总结本课程的有效手段,时间集中在期末两整周内进行。

由于时间短,只能完成一个设计且以构造设计为主。

可以结合第一次课程作业的设计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使学生能在自己所作的建筑初步设计基础上继续完成该建筑的扩初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份量及内容建议见“课程设计题目、份量及”表。

根据学生组成情况利用本课程自学时间,可组织学生对已完成的建筑和正在施工的建筑进行参观教学,增强感性认识。

参观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次作业设计之前。

(三)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深度民用建筑部分:1. 通过概念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对建筑的分类、分级、建筑设计程序和依据作了一般了解。

2. 民用建筑设计部分的重点是建筑空间及其组合的原理和方法,对建筑的体型和立面处理作一般了解。

通过作业使学生了解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 民用建筑构造部分的重点章节是墙体、楼梯和屋顶,其中楼梯设计是难点。

通过作业初步掌握典型墙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及常用屋顶的构造作法。

4.通过民用建筑工业化的学习,了解各种工业化建筑的一般发展状况。

工业建筑部分:1. 单层厂房设计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剖面设计和定位轴线的划分。

通过理论教学,了解建筑与生产工艺的配合协调,以及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通过作业正确划分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对立面及内部空间处理等问题有所了解。

2. 单层厂房构造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屋面、天窗及外墙,对最常用的构造作法作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构造作法:通过剖面、屋面及天窗构造作业,较深入地了解有代表性的构造处理方式,并引导学生使用标准图和通用图。

3.了解一般多层厂房设计及构造的原理和方法。

(四)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课程互相联系配合,避免重复遗漏,为此:1.“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课程在土建专业制图部分系统绘制房屋的平、立、剖面及建筑构造节点图等方向,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与“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结构”课程:本课程只涉及承重结构类型,而不涉及承重结构设计。

3.与“建筑施工”课程:本课程重点为建筑构造处理,而不涉及施工方法。

4.与“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本课程在基础部分只介绍一般基础形式,重点为地下室构造防水、防潮。

(五)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