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简介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简介


隧道设计超范鹣可行性研究。麸1989年12翼
开始,由铁专院、西南交大、北方交大和石家庄、 兰努|、长沙铁邀学院组成课题缀进行研究,予 1991年9月完成。通过这项可行性研究的论证 表明:按可靠度修订隧规结构设计部分是可行 为此本规范作了补充规定,在本规范第 6。3.8栽定预应力钢绞线的传递长度I取80d。 本规范第6.5.5条规定:“先张法结构中钢 绞线锚露长度不应小于110倍酶锶绞线直径”。 9增加支座一章 壶予85《揆规》分鳃成5本,支座部分被分 列在基本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以及本规范里, 使蔫不便,本规范吸收了国内纷资料以及以往 经验,增加了支瘢设计计算方法和详细构造要 求,并摄专刭为一章。 lO增补连续梁静活载最大竖向挠度允许僵 本规范增列了连续梁的静活载(即不计列 车竖向动力作用)所引起的最大竖向挠度应符 合下列规定:对于连续梁边跨不应超过跨度的 1/800,中闯跨不应超过跨度静1/700;并增加了 附录B“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转换后弯矩燕 分布的计算”酶规定。 (来稿日期2000—06—20)
140
格的要求,国际、国内的规范也对耐久性提出了 相应的规定,比如我国的国标GBlo一89的修 订稿、水工规范,国外的1990CEB—FIP模式规 范(混凝土结构)都有这方面的详细规定。 本规范吸收国内、外的经验,结合铁路桥梁 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 相应规定。 2.1碱骨料反应 自从兖石线189孔£一24~32 m铁路后 张梁发现碱骨料反应后,引起了国内各方面的 重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以(93)建标字 第32号文批准了南京化工学院编制的《混凝土 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所以在本规范第 3.1.2条里增加了“混凝土碱含量应符合《混凝 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的要求”的规定。 2.2碳化(低钝化)又称中性化问题 根据工务部门以及西南交大等单位的调查 研究发现钢筋混凝土梁的碳化情况较严重,而 解决碳化问题主要途径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和增加保护层厚度。因而本规范对以下条文作 了相应规定。 (1)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本规范第3.1.2 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Ⅱ级钢筋时桥 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其他结 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预应力混凝 土主要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夺・夺,夺・牵・夺・夺・啼--夺啼t夺“争・夺・夺・碡-・夺.毒,夺・夺.夺..争.砖,・夺。寺・牵-牵・夺-夺・,《*・夺・夺・夺・牵・牵-夺・碡-・.争・夺・砖-・夸・争・夺・辱-・夺・串・夺+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99)简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王振华, 雷慧锋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路桥处 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00,20(10)
表1 混凝土标号 混凝土换算强度等级 混凝士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表
100 150 2001250 300 C8
(3)为了改善封端部分与梁体混凝土的连 接,本规范6.5.21条规定“外露锚头周围应设 置钢筋网,钢筋网宜与梁体伸出钢筋连接,然后 灌筑微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5”。
(4)本规范第5.3.18条规定“梁体悬臂板 外侧下缘宜设置防止雨水流向梁腹的滴水槽 (檐)。” (5)原《规定》(TBJl06—91)对于配置冷拉 Ⅳ级钢筋允许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裂 缝宽度小于o.1 mm时,可用于严重环境腐蚀 条件下的桥梁,考虑到裂缝条件下,混凝土中性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dbzsj200010005.aspx
14
铁道标准设计
2000年10月第20卷第10期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TBl 0002.3—9 9)简介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路桥处
王振华
雷慧锋
摘要重新从行车速度的提高、混凝土梁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标号改用混凝 土强度、钢筋强度向国际单位制靠拢以及预应力结构的分类等11个方面介绍新的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3—99)。 关键词铁路桥涵
2.88
3.08
3.28
3.48
2.55×104
2.8×104
3.O×104
3.2×104
3.3×104
3.4×104 3.45×104 3.55×104
3.6×104 3.65×104
E^一.3+={≠
4钢筋强度改用国标规定的强度值表示 原GB5223—85及GB5224—85抗拉强度 同时标明旧制及国际单位制kgf/mm2(N/ mm2),比如150 kgf/mm2(1 470 N/mm2)等。 铁路桥梁原用kgf/mm2,然后用≈1:10 表示旧制与国际单位制的关系,所以96《桥规》
750
MPa及1
MPa作为预应力钢
85《桥规》的吼,一—型&{?墨堡盈一
1+九・逊(1+忌咖
o gy
筋的强度标准。本规范改用GBl499—91、 GB5223—95及GB5224—95的强度值。对公称 直径为15.2 mm的标准型钢绞线的抗拉强度 改用1
1 720
其中,————上—一一o.794≈o.8 1十行业(1+是咖
3501400}4501500 550}600 C13 |C18Ic23 C28 c33|C38|C4卡48 C53lC58
本规范取强度等级为整数,则混凝土强度 等级与混凝土标号的关系、极限强度及弹性模 量如表2所示。
表2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及弹性模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换算的混凝土标号(R) 轴心抗压/MPa ^一O.07R 轴心抗拉/MPa
王克家
摘要阐述新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l0003--99)结构设计采用概率极限
状态方法的前期科研蔗作,介绍新隧规结构设计部分的主要修订内容、结构极限状态
设计法的建立和表述,以及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和稳定可靠指标的计算,以利新隧规
的实施。
关键谒越道
结构规范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计规范改革的有效途径。鉴予隧道支护结构所 处翡环境条件复杂,荷载和抗力不瞬确,作用褫 理与地面结构不尽相同,按可撵性理论改规难 度很大,在薪隧规修订前,铁遵部建设蔫善立题 组织开展了以缩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修订铁路
(2)本规范第6.5.3条规定,预应力钢筋或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o002.3—99)简介——王振华等
15
管道表面与结构表面之间的保护层厚度,结构 顶面和侧面布管管道直径大小一律不应小于
45
化速度加速,用于严重环境腐蚀条件下,难以保 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本规范规定,在严 重环境腐蚀条件下,不得采用允许开裂的预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简介
根据铁道部铁建函[1997]54号文要求,对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85)(以下简称85 《桥规》)第五、六、十一章(含1996年局部修订 版TBJ2—96,以下简称96《桥规》)进行修改, 经过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阶段,1999年 10月25日铁道部以铁建设[1999]139号文批 准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3—99)(以下简称本 规范),自2000年2月1日起执行。 本规范的修改内容主要介绍如下。 1适应行车速度的提高必须提高横向刚度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
D窖y
MPa及1
900
860
MPa两种,而不再用
所以,%一o.8(e。。E。+o.8咒孚k・靠) TB儿06—91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750及1
MPa。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新隧规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倪光斌等
17
新隧规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 傀光斌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浣轿隧处
新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t0003一 99),铁道部穗以铁建涵[19991157号文批准发 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自1999年9月1日起施 行。这本新隧规采用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使 隧道工程结构设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了便 子薪隧规的实蘸,褒对隧遭结构设计这一鬟大 变更作如下介绍。 1蓑隧规修订麓静科磅工份 工程结构设计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是 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结构设 另外根据国外研究结果,在开裂截面上,由 于存在管道与钢丝、钢绞线之间的擦伤,据疲劳 试验资料,疲劳强度会降低。鉴于国内尚无开裂 截面麴预应力筋疲势试验资料,无法定量给迄 折减系数,因此本规范仅定性地提出对于开裂 截嚣,钢丝、镣绞线酶应力擦容许馕应适受折 减,以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设计中可根据具体 情况参照有关资料确定。 8补充规定了预应力钢绞线的传递长度及传 力链弱长度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采用赢线 配筋,为解决簏支梁上翼缘拉应力过大问题,采 用塑料套管篼缘的办法,在端部以及绝缘处应 力为零,逐渐增大到郎,在计算虑传力锚 固长度。85《桥规》对此未作规定,根据以徒试 验结莱采焉应力传递长度为70d,传力锚霹长 度为lOOd(d为钢绞线直径)。 万方数据
C40。
km/h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桥涵钢筋
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这是本规 范与85及96《桥规》最不同之处。因此在本规 范编制时曾经考虑是否提出关于横向振幅以及 自振频率方面的规定,但考虑到铁道部已列题 组织专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规范只能 在构造上予以加强。 (1)本规范在第4.1.3条规定:“梁截面尺 寸和构造应保证梁体具有合理的横向刚度”。 (2)本规范在第5.3.12条里规定:“分片式 T梁必须设置横隔板”。 (3)本规范在第6.5.20条规定:“横隔板连 接应保证梁的整体性”。 2提高混凝土梁耐久性的措施 近年来,工务部门对混凝土梁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研究,对混凝土梁耐久性问题提出了严 万方数据
力混凝土结构。
mm,取消了“当管道直径等于或小于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