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出口“免抵退”政策解读

增值税出口“免抵退”政策解读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税 问题五: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三、出口贸易定价
一、 成本
二、 成本 2、外贸企业的采购成本
国内费用: 包括仓贮费、包装费、国内运输费、认证费、港口费、商 检报关费、利息、经营管理费、银行费用 国外费用: 出口运费、出口保险费、佣金
问题五:“免抵退”税收政策执行的关键是什么?
产品竞争力
1、市场供求关系 2、产品技术含量 3、市场营销策略 4、市场服务能力
谢谢各位
二、出口贸易“免、抵、退”政策
“免”的含义
“免”是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出口和对外 提供劳务,免征外销环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抵”的含义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 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的含义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 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 予以退税。
增值税
出口“免抵退”政策
要开什么样的发票?
疑 惑 ?
这个价钱便宜为什么要买价钱高的? 需要什么税率的发票? 出口退税就是国家把利润让给了企业? 什么是价外税?什么是含税价?
统一的问题:增值税知识不清楚
一、增值税的基本知识
不含税单价
成本或收入
进项税或者销项税
支付或者收到的资金
税金 (进项或销项)
例2: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 内销售。该企业2018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 1、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 2、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销项税额48万元 3、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 4、上期留抵税款50万元,增值税税率16%,退税率 13%,
每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为6780元:
采购单价6000+进项税780 =6780元
假设每吨人工 及其他现金支 出2000元, 设备折旧500 元。
利润: 1500元 应退增值税: 780元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国外客户报价方案三
每吨产品出口价为10500元(0%) 销售报关价10500+销项税0 =10500元
假设每吨人工 及其他现金支 出2000元, 设备折旧500 元。
利润: 1500元
应交增值税: 520元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 现金净额
2520元 2000元
如果增值税税率由16%调整为13%, 产品价格应该如何调整呢?
每吨产品售价为11600元(税率16%)
销售单价10000+销项税1600=11600元 每吨产品售价为11300元(税率13%)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国外客户报价方案 (不免税)
每吨产品出口价为11300元(13%) 销售报关价10000+销项税1300=11300元
销售收入
销项税
客户的成本
应收货款 (客户)
每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为6780元:
采购单价6000+进项税780 =6780元
假设每吨人工 及其他现金支 出2000元, 设备折旧500 元。
1、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 税率)=2400 ×(16%-13%)=72(万元)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2400×13%=312(万元) 3、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单价10000+销项税1300=11300元 每吨产品售价为11600元(税率13%) 11600*97%=11252元(降低348)
销售单价9957.52+销项税1294.48=11252元
问题思考
问题一:该公司每销售一吨产品缴纳了多少增值税? 问题二:该公司增值税税负是多少? 问题三:增值税的承担者是谁? 问题四:原材料采购为什么要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问题五:增值税和公司收入成本有关系吗? 问题六:增值税为什么称之为“价外税”? 问题七: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1、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 税率)=2400 ×(16%-13%)=72(万元)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2400×13%=312(万元) 3、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 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48-85-50+72= -15(万元)
4、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15(万元) 5、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312-15=297(万元) 6、期末留抵税额=0
例3: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 内销售。该企业2018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 1、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 2、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销项税额48万元 3、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 4、上期留抵税款350万元,增值税税率16%,退税率 13%,
利润: 1500元 应交增值税: 520元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国外客户报价方案一
免抵退税
每吨产品出口价为11300元(0%) 销售报关价11300+销项税0 =11300元
销售收入 (客户的成本)
销项税
应收货款 (客户)
每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为6780元:
采购单价6000+进项税780 =6780元
“抵”的含义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 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抵多少呢?
1、国内销项税有多少 2、不允许抵扣的额度有多大 3、国内的进项税额有多少
重要概念:免抵税额 (尚能抵减的额度)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退”的含义
1、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 税率)=2400 ×(16%-13%)=72(万元)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2400×13%=312(万元) 3、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 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48-85-5+72= 30(万元) 4、应退税额=0 5、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312-0=312(万元) =免抵退税额 6、期末留抵税额=0
“免”的含义
“免”是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出口和对外 提供劳务,免征外销环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为什么“免”?
1、增值税是流转税,出口国外进项税抵扣的链条断了。 2、如果不免税,税额计入产品价格,势必会提高产品价格, 或者降低企业收入。
重要概念:免抵退税额 ≠退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金额 (成本或收入)
买价或售价 企业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增值税发票形式对成本影响
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普通发票
价格
税金
成本
价格 成本
每吨产品售价为11300元(税率13%) 销售单价10000+销项税1300=11300元
销售收入 (客户的成本)
销项税
应收货款 (客户)
每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为6780元: 采购单价6000+进项税780=6780元
假设每吨人工 及其他现金支 出2000元, 设备折旧500 元。
利润: 2800元 应退增值税: 780元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国外客户报价方案二
每吨产品出口价为10000元(0%) 销售报关价10000+销项税0 =10000元
销售收入 (客户的成本)
销项税
应收货款 (客户)
销售收入 (客户的成本)
销项税
应收货款 (客户)
每吨产品成本中原材料为6780元:
采购单价6000+进项税780 =6780元
假设每吨人工 及其他现金支 出2000元, 设备折旧500 元。
利润: 2000元 应退增值税: 780元
采购成本 (供应商收入)
进项税
应付货款 (供应商)
问题思考
问题一:“免抵退”税收政策和公司成本有关系吗? 问题二:“免抵退”税收政策和公司收入有关系吗? 问题三:“免抵退”税收政策对出口定价有什么影响? 问题四:“免抵退”税收政策会增加企业利润吗?
- 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48-85-350+72= -315(万元)
4、应退税额= 5、免抵税额= 6、期末留抵税额=
例3: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 内销售。该企业2018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 1、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 2、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销项税额48万元 3、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 4、上期留抵税款350万元,增值税税率16%,退税率 13%,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 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 予以退税。
退多少呢?
1、国内销项税额没有抵扣完,就不退税。 2、如果国内销项税额抵扣完了,还有进项税额,就退税, 但最多退税额为免抵退税额。
重要概念:应退税额(视情况而定) 最多不能高于“免抵退”税额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 内销售。该企业2018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 1、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 2、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销项税额48万元 3、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 4、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6%,退税率 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