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够繁殖,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真核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C.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系统2.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A.在细胞核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B.在粗面内质网上大量合成蛋白质C.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在射线照射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3. 下列关于一些常见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都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B.采用射线处理的方法可诱发肺炎双球菌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蓝藻的细胞分裂过程需要中心体的参与4. 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B.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C.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D.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该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5.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核膜但不一定具有中心体B.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含有遗传物质但遗传信息不一定都储存在DNA中6. 下列有关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C、H、O、N、Fe、Cu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磷脂分子仅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C.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PD.酶和ATP都含有N,但酶一定不含有P7. 某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含有Mg2+、K+、Ca2+、Fe3+,其浓度都是0.1 mol·L-1,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剩余最多的是( ) A.Fe3+B.Mg2+C.K+D.Ca2+8.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脂肪酸与吲哚乙酸的元素组成相同B.RNA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C.与糖类相比,脂肪中C的比率较高,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9.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和RNA的必须成分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无机盐与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无关D.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要的原料,同时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10. 水稻可从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A.蛋白质和核酸B.淀粉和纤维素C.葡萄糖和DNA D.麦芽糖和脂肪酸1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
气味分子可与GPCRs结合进而产生嗅觉,多种激素可与相应GPCRs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PCRs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通过GPCRs的作用,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细胞中合成GPCRs需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D.GPCRs可接受多种形式的信号,故没有特异性12. 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
如图所示,HSP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肽键的形成B.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C.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13. 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 C,一种是PrP 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朊病毒蛋白PrP C PrP SC项目空间结构螺旋为主折叠为主溶解度高低致病性不致病致病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两种朊病毒蛋白的()A.溶解度不同B.空间结构不同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D.氨基酸的数目不同14. 下图示为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1位甲氨酸被切除,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被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
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增加一个B.经加工,比原多肽链增加了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此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D.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2个水分子15.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16.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存在由氢键连接而成的碱基对B.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对头部排列形成双分子层C.淀粉和糖原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单体种类不同D.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单体连接方式不同17. 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②表示水解,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C.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D.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18. 甲图中①-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19. 如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的四种大分子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c的种类61种,只含三个碱基,分子量比b小得多B.b、c、d的合成离不开化合物a,这四种大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合成场所相同C.b、c、d三种化合物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器中D.a、b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化合物,四种相同的化合物20. 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D.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图示过程减弱,脂肪分解增加21. 下图是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功能③表示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22.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①是糖蛋白B.②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①有关D.温度会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23.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24.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部分膜蛋白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载体的种类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25. 一位生物学家把200个细胞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得到表中所示数据。
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时间(d) 1 2 3 4 10 30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79 78 77 74 67 65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81 62 20 0 0 0A.表中细胞无核部分4 d后全部死亡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B.对比表中实验数据,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C.无核部分没有立即死亡是因为其中含有部分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D.细胞有核部分每天有少量死亡一定是细胞凋亡所致26. 人进食后,下列哪一项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多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C.细胞核中的DNA加快复制27. 下表是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不同膜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核膜其他粗面滑面外膜内膜甲2351677320.2 少量乙5601104170.7 少量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D.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不同28. 研究发现某些致癌物质可能造成溶酶体膜的伤害,使其内部的酶游离出来,造成DNA分子的损伤,引起细胞癌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释放的酶损伤DNA,可使原癌基因等发生突变B.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溶酶体,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C.溶酶体膜的选择透过性能防止其中水解酶的异常释放D.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能合成水解酶执行其功能29. 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30. 如图中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图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甲型突变体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D.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3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32.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33. 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A.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34. 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