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815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815


毛公鼎
通高53.8厘米,重 34.7公斤。清道光年陕 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 王时(828~782B.C.) 的一件重器,是金文的 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 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 在鼎上,有32行,共497 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 中最长的一篇。
春 秋
莲鹤方壶
高122cm 宽54cm 重64kg
春秋战国时期
夏代---早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 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胎器薄, 纹样简单。
商代中、后期的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 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西周时期的青铜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 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 史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风格纤巧、清新,普遍采 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用“鼎祚”表示国运:成语“折足覆觫”,意 思是鼎足折断,食物从鼎中倒了出来,比喻执 政者力不胜任,以至败坏国事。
《周易》有鼎挂和革挂:“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由此产生的“鼎新”、“鼎革” “鼎新革故”等词语,意思是破除旧的,建 立新的,可以用于改朝换代,也可用于朝 政的重大改革。
“鼎鼎”的叠音词,有盛大的意思, 如“鼎鼎大名”。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讨论:鼎有什么样的功能?
炊煮器 ——礼器 实用物品——祭祀用品
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 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
钟鸣鼎食 人声鼎沸 力能杠鼎 折足覆觫 问鼎 观鼎 定鼎 迁鼎
尝鼎一脔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鼎鼎大名 鼎新革故 移鼎 窃鼎
A
R
T
APPRECIATION
ART APPRECIASTE IR ON I E S
美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系列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 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单元 辉煌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 金。它比人类最早使用的金 属——红铜(纯铜),熔点低, 硬度高。
失蜡法: 青铜器铸造工艺之
一。出现于春秋时期。 即将易熔化的黄蜡
制成蜡模,用细泥浆 多次浇淋,并涂上耐 火材料 使之硬化,做 成铸型。经烘烤后黄 蜡熔化流出,形成型 腔,用以浇注铜液。
《虎牛形祭案》是云南省古代滇
国墓葬出土的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 用于祭祀的青铜器。
案作牛形,背有沿,形成盘状,
便于安放祭品。为保持器物的稳定性, 牛尾处设计了一只咬住牛尾的小虎。 牛的腹下横一头小牛,别有一番生活 情趣。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成语“尝鼎一脔”,意即尝一块肉
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
根据部分而知全体。
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 “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 音嘈杂,如“人声鼎沸”。
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 能使用的,贵族进食,“钟鸣鼎食”,排 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 一个侧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 “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 互相制约。
青铜铸鼎,分量当然很重,故用 “力能杠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马迁 笔下的项羽。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 便用“一言九鼎”形容。
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权的象征, 夏商周朝代沿袭,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 宝,在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里。因 此,后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权;“迁鼎” 表示迁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窃鼎” 表示夺取政权。
充分 理解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 政治经济紧密结合的,艺术的进步是随着社会进步而 推动的。以艺术作品并非孤立存为话题,写出自己的 学习体会。
分铸法:
青铜器铸造工艺之 一。铸造比较复杂的青铜 器,往往先铸耳、足、环 等附件,后铸器身;或先 铸器身,然后将附件嵌在 主体范中,灌注铜液,使 器身和附件熔铸在一起。 也有先将主体和附件分别 铸好,然后再用合金焊接, 这种做法称分铸法。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楚庄王向王孙满询 问起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夺取周朝天下 之意,所以用“问鼎”、“观鼎”表示图谋王位。
夏代---早商时期 商代中、后期
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早商作品 胎器薄,纹样简单。
商代尊神重 鬼,崇拜祖先, 那时的青铜器充 满了神秘、威慑 的特征,体现了 商代奴隶主贵族 的无上权威。
虎食人卣
商代
高36cm
饕餮纹样
tāo tiè
饕餮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
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饕餮纹饰
龙虎尊
商后期 高50·5cm
人面蛇身卣 商后期
西 周 时 期 作 品 西周中期以后,饕餮纹、夔纹等 逐渐为窃曲纹、重环纹、波纹等所代替。 重要作品,多铸有铭文,为我们 了解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牛与虎都是滇民族青铜文化中常
见的母题,故此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
人面纹方鼎
商后期 高38·5cm
虎牛祭盘 战国 高43cm 长76cm
战国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高31.6cm,口径10.9cm 腹颈21.5cm,重3.54kg。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①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都安邑。设军队、监狱等国 家机器,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②开始使用铜器。农业生产用耒、耜、石刀、蚌镰等,掌 握原始灌溉技术。③夏桀暴虐无道。奴隶怠工、逃亡、暴动,反抗奴隶主。④约公元前16世 纪,商汤打败夏桀,夏亡。
欣赏不同时期的青铜作品,谈自己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活 泼 清 新
威 严 庄 重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活动建议一
随着社会的变化,鼎的制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试 找出下面一组青铜器在形外形与图案上的变化,结合所 学的历史知识,说出你的理由。
试总结 青铜器发展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
夏代---早商时期 商代中、后期 西周时期
你知道我国商代有哪些著名的青铜作品?
中国的青铜器铸造始于 夏代,商代和周代是它的鼎 盛时期,春秋战国有所发展。
四羊方尊
是我国现存商后 期中最大的方尊, 高58·3cm,重近 34.5公斤,
1938年出土于 湖南宁乡县黄村 月山铺转耳仑的 山腰上。
现藏于北京 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方鼎(商)
讨论:鼎有什么样的功能?
相关主题